攻错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中国青年  作者:杨真真  页数:22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他们的DNA都来自中国,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其他中国人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  他们有着怎样的教育背景、研究环境和自身素质?  他们成长、成才、成功的逻辑和奥秘是什么?  如何培养中国自己的杰出人才?  温家宝总理讲过一席语重心长的话:“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为全社会高度关注。

作者简介

  杨真真,四川武胜人。70年代出生,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书为职,自由撰稿。现从事图书出版发行的文化传媒业,兼诗中国文学网官方管理员,《诗中国》杂志执行总编。在全国各级教育类和纯文。

书籍目录

杨振宁——改变中国人自卑的心理一、吊起胃口学数学二、特别的西南联大之特别生活三、影响重大的5次投师四、普林斯顿:学术研究的黄金期五、改变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李政道——物理是我的生活方式一、战火中的求学路二、“神童博士”的诺奖路三、物理是我的生活方式四、科学与艺术联姻五、一片冰心在玉壶丁肇中——坚持做你认为正确的事一、时间是最浪费不起的二、与实验物理结缘三、不要迷信权威四、坚持做你认为正确的事五、好奇是最根本的动力六、我只做一件事七、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八、有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应该是中国人的李远哲——我的不同在于坚持了理想一、从小学到大学:三个最重要的时段二、从台湾到美国:两个很成功的挑战三、从哈佛实验室到诺奖领奖台:一个最前沿的研究四、从美国到台湾:一场令人深思的教育改革朱棣文——从黑羊到黑马一、学术世家的黑羊二、动不动手是一种文化差异三、爱上做饭和运动四、不把人脑当容器五、兴趣和信任赶走黑羊的阴影六、贝尔实验室的创新气候与合作文化七、捕获原子的人八、与学生共同成长九、对学习全新的事物充满兴趣十、美国政坛的黑马十一、激光冷却实验给中国的特别思考十二、与《文汇报》记者的两次谈话崔琦——听见那隐约的召唤一、他们在我心里二、勤学少年在香港三、奥古斯塔纳学院的奇才四、芝加哥大学最能与导师共苦的学生五、贝尔实验室走出又一位诺奖得主六、普林斯顿大学的儒雅学者七、一言难尽家乡情钱永健——寻找最本真愉悦的人一、科学之家的快乐顽童二、总是接受最神秘的挑战三、醉心于漂亮的色彩四、癌症研究可能是终极挑战五、我像被汽车大灯照到的一只鹿六、两个专访与中国DNA高锟——我很庆幸一直走在理想的路上一、求学途中二、光纤之路三、出掌中大四、潮平岸阔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四、不把人脑当容器  当哥哥朱筑文快上小学时,朱棣文父母作出一个重大决策,举家从熟悉的美国中部密苏里州搬到陌生的纽约长岛。迁居的决定因素是公共教育系统的质量。学业在朱家不仅仅是被强调,简直就是存在的理由。这里有学费不低但是教学非常好的公立学校,所以即使只有两家华人在这里居住,父母却认为,这是很适合他们一家居住的地方。对三个儿子来说,有一个能受到良好教育的环境,这是最重要的。  “将来无论从事哪一行,一定要学好英文及数学,因为这两者都是基本工具。”朱棣文的父母经常告诫孩子们,不要崇尚金钱和权力,他们最常对孩子说的是:“最崇高的事业之一,是成为一名学者。”  显然,这是一个十分重视子女教育的家庭,但父母并不强加自己的愿望给孩子,孩子也能够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使朱棣文得以发展自己在动手制作方面的能力;也得以发展自己劳动、运动等方面广泛的兴趣;同时他得以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考。  朱棣文学习上的特点是爱钻研,却不能使各科成绩都处在一个高水平上。因为大部分课程作业在朱棣文看来,根本不是什么智慧之旅,简直就是令人生厌的杂事。只有面对几门有些特别的功课时,沉闷才被打破,他的心才愉悦起来。几何学是使他感到兴奋的课程,因为几何学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以一种清晰的合乎逻辑的步骤去思考。从少数几个符合直觉的假定开始,可以推导出非同一般的结论。他每天沉浸在假设与证明中,把这当做一大快事。英语也是他比较有兴趣的学科,老师要求要多阅读,于是他便兴致勃勃地阅读由同一作者写的很多书。  这种我们普遍认为不大好的偏科行为,朱棣文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呢?他在《我是怎样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一文中说:我出生在一个有成就学者辈出的家族里,年轻时的我在这个家族中只能算是一只“黑羊”。我在学校里相当努力,但与我的哥哥相比,却显得十分平庸。因为他曾创造了我们所在学校的最高累积分的纪录,而我虽然花了不少气力,但从提高成绩的角度看,我的学习方法不是很有效。有时,我的兴趣会聚焦于学校的某一门课程上,并且特别投入。在我的母亲看来,我的努力只是花在了一些不重要的细节上,这不是分配学习时间的好办法。但是,从后来发展的情况来看,吃透细节和聚焦某一课程的能力,使我受益匪浅。  ……

编辑推荐

  无可否认,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揭晓总会掀起一阵波澜。而2009年,这阵波澜在中国大陆的回响则更加悠长。10月6日产生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高锟榜上有名,至此,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这或许能让华人再次扬眉吐气,但人们热议的焦点却是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而分析这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却叫人不得不对我国内地的教育制度进行反思。  八位诺贝尔奖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 、钱永健、高锟——他们的DNA都来自中国,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其他中国人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他们有着怎样的教育背景、研究环境和自身素质?他们成长、成才、成功的逻辑和奥秘是什么?如何培养中国自己的杰出人才?温家宝总理讲过一席语重心长的话:“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在参阅大量书报及网上文献资料,尤其是科学家的访谈、演讲、自传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考虑的重心是他们各自的教育和研究环境对其成长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科学上的成就,更包括他们科研素质和人格魅力的形成;并力求把这种成长逻辑与我国现在教育和用人机制下人才的成长进行比照,以期引起读者自觉的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攻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