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耘山,周燕 页数:428
Tag标签:无
前言
跨越时空的追问——毛泽民远赴莫斯科的真实使命一1959年8月29日,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母亲毛远志说要带我和妹妹去中南海春藕斋看电影。奇怪的是,她让妹妹穿上最漂亮的连衣裙和红皮鞋,还为我从头到脚精心地收拾了一番。当时,父亲在中南海工作,去那里看场电影是件平常事,本不用这么隆重。直到进入丰泽园颐年堂,我才知道,原来我们要参加李敏姨妈的婚礼。主持婚礼的正是我们日夜想念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那天,毛主席很高兴,谈笑风生地与母亲说了一阵很难听懂的家乡话。他还摸摸妹妹的头、拍拍我的肩膀,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整个下午,我就像在梦中度过的,嗓子像被什么东西噎住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睁大眼睛看着毛主席。婚礼结束前,毛主席与宾客们在院子里合影留念。他热情地招呼我和妹妹紧靠在他的身前。从那张珍贵的照片上看,我站得笔直,端正得就像是毛主席身边的一名小卫兵。后来,听李敏姨妈说,那天参加婚礼的客人是由她和姨父孔令华提名、毛主席做主定下来的。毛主席特别关照她:“泽民二叔的女儿—你们的远志姐姐,是一定要请的。”那时,我还是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懵懵懂懂的,只知道母亲姓毛,是湖南韶山人,可能是毛主席的什么亲戚。但真正搞清母亲与毛泽东一家究竟是什么血缘关系,还是在1965年春天。那年,空军飞行部队在北京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招考飞行员,我报了名。“选飞”的条件非常严格。我连续通过了好几道体检关。就在最后填写政审表时,却把我难住了。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一栏,不仅要填写在世的直系亲人,还要写明祖宗三代。母亲为人处世一直很低调,甚至还隐姓埋名。对外交往时,她自称“阮志”。在儿女面前,她也很少谈论毛家的事。就连我们兄妹和毛主席在一起的照片,也被她锁在柜子里,不拿给我们看。她是担心我们因是毛主席的亲戚而产生优越感。但这次我要考飞行员,如实地填写政审表是对组织负责的大事。母亲和父亲认真商量后,由父亲郑重地为我填写了这份政审表。表里有一栏清晰地写着—外祖父,毛泽民,中共党员,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牺牲;外祖母,王淑兰,中共党员,1964年7月6日在湖南病逝。当一名飞行员的梦想最终与我擦肩而过,但我却由此知道了母亲毛远志的血缘脉络。从此,我倍加努力,一言一行都要为毛主席争光,为毛家的烈士们争气。1968年,我应征入伍,并主动要求到野战军的步兵连队锻炼,经历了从战士到班、排、连、营各个军阶,参加过城市“支左”、围湖垦荒、战备施工、军事集训、野营拉练、战备值班等诸项军事行动,还特别经历了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1979年,我所在的部队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每当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在自己身边英勇地倒下,一种不可言状的慷慨和悲壮在我心中升腾着,仿佛我也站在了毛家先辈的战斗行列中。一种强烈的欲望冲击着我的心灵:如果,我能活着回家,我一定要更多地了解外公毛泽民,这辈子要活个明明白白,否则在战场上“光荣”了,连自己的列祖列宗都不了解,那该多遗憾啊!1983年秋天,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指挥参谋班毕业了。在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之前,恰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为陈潭秋、毛泽民、杜重远、林基路烈士牺牲40周年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便随父母一起来到乌鲁木齐。这次纪念活动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那些当年曾被盛世才关进监狱的、仍在新疆工作的老同志都去了,还有他们的家属。大家从早到晚都在谈论当年在新疆经历的事情,谈他们在狱中的斗争,谈回到延安的喜悦心情。我们通过瞻仰毛泽民烈士故居,参观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祭扫烈士陵园,特别是查看了新疆自治区档案馆、烈士陵园纪念馆珍藏的档案资料和《新疆烈士传》,才真正了解了毛泽民在新疆的工作,才知道他是怎样被捕的,他的牺牲又是何等壮烈。我们甚至得知,江西赣南有个铁山垅,毛泽民在中央苏区担任国家银行行长时,还兼任过中华钨矿公司总经理。真没想到,我的外祖父毛泽民还做了那么多鲜为人知的事情!长期以来,我的母亲毛远志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父亲毛泽民,她的心一直浸在泪水之中。母亲出生前,她的父亲便跟随毛泽东参加革命,到处奔波,出生后,也很少见到。对父亲,她脑海中只有依稀的印象。16岁时,她被父亲召唤到延安参加革命,而那时,父亲自己却已离开延安去了新疆。在8年的漫长岁月里,她日日想、夜夜盼,最后等来的却是父亲牺牲的噩耗。这次,一到乌鲁木齐,母亲触景生情,十分动情。当她踏过“毛泽民烈士故居”的门槛时,迎面看见一个坐着烧水壶的灶台。她停住了脚步,泪流满面,说:“爸爸,在您生前,女儿没能亲自给您做一次饭、烧一杯茶……”此情此景,感动了周围所有的人。这一年,母亲已经61岁了,对她来说,来新疆的机会实在难得。纪念活动结束后,母亲又在乌鲁木齐停留了三周。她与我父亲一起抄写了许多有关毛泽民的档案资料。从那时起,我们一家两代人就在母亲的带领下,开始了艰辛的寻踪之旅。我们沿着毛泽民的足迹,从老家韶山,一路追寻他从事革命工作的许多地方,长沙、安源、广州、上海、武汉、天津、闽西、瑞金、遵义、陕甘宁、新疆……经过20多年的寻踪、搜集和考证,逐步梳理出毛泽民革命之路的奋斗历程。那时,我还是一名现役军人,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潜心研究外祖父毛泽民。直到2000年,一位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的朋友非常热心地提示我:毛泽民是我党金融工作的老前辈,可称得上是新中国银行业的“开山鼻祖”了,作为后人,你应该为毛泽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朋友一席话对我触动很大。我第一次开始认真地为毛泽民做事。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我利用工作间隙,一口气跑了天津、湖北、上海、广东、湖南、江西、福建、贵州、陕西、新疆等10多个省市,把毛泽民战斗生活过的地方走了一遍,寻找资料,拍摄照片,寻访知情者。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和机关的大力支持下,2002年底,由中国人民银行署名、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部反映毛泽民革命生涯的大型彩色画册《毛泽民》终于问世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深入地思考了一些问题:毛泽民是我党红色经济的重要开创者,是我党早期红色理财专家,这一点已毋庸置疑。但作为毛泽东的亲二弟、中共早期党员,毛泽民在党内重大斗争中的政治立场到底怎样?难道他就是一个埋头拉车的“老黄牛”?我们曾听到过这样的议论:在王明“左”倾路线统治期间,毛泽东与他的小弟毛泽覃两人都挨整,为什么毛泽民会相安无事呢?有人甚至怀疑,毛泽民与大哥毛泽东是不是持有不同政见。对此,我们所听到的、所能找到的反驳意见,只有他当时的大嫂贺子珍的一句话:“如果连泽民都整了,红军还要不要吃饭?!”显然,这句话并不能打消人们的疑虑。二2004年8月初,《作家文摘》转摘了作家卢弘撰写的《李德曾对在华错误做过检查》一文。其中披露了一个重要情况:1939年12月底,毛泽民参加共产国际监委会召开的审查和处理李德问题的会议,并在会上有发言。文中引用了李德《中国纪事》一书中的两段话:12月,我应邀同中共代表进行了几天交谈,其中除周恩来外,还有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毛泽民把许多罪名无理地归咎于我……周恩来坐在一旁,像是“原告”。后来我多次听说,周恩来和毛泽民受了毛泽东的委托,要在莫斯科把我当做“人民的敌人”开除出党,如有可能还要把我消灭。过去,我们只知道毛泽民曾在1939年夏天去莫斯科学习和养病,并不清楚他参加了这样的批判李德的斗争。真没有想到,毛泽民的革命经历还与我党一段重要历史有联系。我的精神为之一振!《李德曾对在华错误做过检查》一文的作者卢弘,曾经是《解放军报》的记者,就住在北京。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没想到知情人竟在眼前!我设法找到了卢弘的住处,很快拜访了他。眼前的卢弘是一位年逾古稀的离休干部。他个头不高,圆圆的脸泛着红光。他的言谈很风趣,还常常助以手势,仿佛他本人就在故事的情节之中。在交谈中,我得知,卢弘是一位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的军旅画家,曾在军内外报刊、书刊中发表过大量的美术作品。“文革”初期,因为他发表在《解放军报》的一幅大批判漫画,便成了“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反革命分子”。后来,在“批林批孔”高潮中,卢弘把重走长征路当成“避风港”,他与《解放军报》的几位摄影记者一起去旅行写生。一路上,他画了许多画,收集了许多材料,一个与党中央领导层一起走完长征全程的、唯一的外国人—李德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发现,如果没有李德,很可能就没有这次长征。从那时起,卢弘便对李德产生了特别的兴趣。卢弘的岳父伍修权将军,是当年李德身边的俄文翻译,又与博古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目睹耳闻了李德在中央苏区、在长征路上几乎所有的活动。这使卢弘有获得第一手材料的机会。与卢弘交谈,我最渴望的还是更多地了解有关毛泽民发言的情况。卢弘却眯着眼睛,十分谦逊地说:“我知道的也就是书上写的那些。”说着,他从书柜中取出一本他的著作《“洋钦差”李德外传》送给我。当我翻开《“洋钦差”李德外传》,认真寻找书中有关毛泽民的内容时,却感到很不满足。李德对毛泽民的态度如此耿耿于怀,那么,毛泽民在发言中都说了些什么呢?书上对此却未展开,只写他讲了一连串后来大家都知道的数字。如,因为当时临时中央的“左”倾错误,白区损失百分之百、苏区损失百分之九十以上,比李立三路线时的损失还大,等等。为此,我曾请教过卢弘老师:“毛泽民在批判会上的发言就讲了这些?”卢弘非常爽快地回答说:“那是我推测的!你想,我当年研究李德,什么资料都没有,全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对于毛泽民更是一无所知。我想,毛泽民是搞经济的,整天拨拉算盘珠,对数字最感兴趣,我就把这段‘关键词’用在了他身上。刘亚楼是带兵打仗的,火气大,我就给他安排了‘发火’、‘炮轰’等内容。”闻听此言,我不禁笑出声来。卢弘兼有画家和作家的双重身份,他的文字中带有画家的想象与洒脱,画中又蕴含着文人的豪放与沧桑。我非常感谢卢弘老师——经过他艰苦的文学劳动,不遗余力地从尘封的历史中,把这个给中国革命和中国工农红军带来巨大损失的“洋钦差”挖掘出来,使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增添了更加曲折而浓重的色彩,也使毛泽民在莫斯科的点滴活动线索浮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说,卢弘的文章为我出示了路标——去莫斯科,寻找毛泽民的足迹,揭示尘封历史背后的真相!
内容概要
过去,人们知道,毛泽民是在毛泽东的指引下走上革命之路的,人们还知道,毛泽民是红色政府的“大管家”,是党的财政、经济工作的开创者。但是,本书通过共产国际档案,揭开了两人兄弟关系中,鲜为人知的许多谜题:
毛泽民1939年去莫斯科治病背后,有什么更神秘的使命吗?
毛泽民在毛泽东和王明的斗争中,起过什么样的作用?
毛泽民在党的历次路线斗争中,政治立场如何?
为什么他能在在七大召开前五年,就在莫斯科提出反对王明做七大组织报告?
毛家兄弟各自的家庭生活,尤其毛泽民的三次婚姻结局如何?
毛泽民有没有受哥哥嘱托劝说贺子珍不要去苏联?
毛岸英和毛远志姐弟有怎样特殊的感情?毛泽民牺牲后,小远新如何被留在中南海?
…………
通过“革命”(政治)和“爱”(家庭)两个部分,本书一层一层揭开了莫斯科解密档案背后,有关毛泽东和毛泽民兄弟之间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史料解读、档案披露、细节描写……诸多看点,图文配合,继《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之后,新推出第二部党史类图书。
作者简介
作者之一:耘山
1949年生于江西南昌。曾就读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四中,解放军军事学院。从军近二十年,参加过边境作战。十多年来,寻踪外公毛泽民烈士的革命足迹,从湖南韶山、安源路矿、中央苏区,到陕北、新疆,直至俄罗斯,搜集、整理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档案资料。曾参与策划画册《毛泽民》和长篇传记文学《寻踪毛泽民》的出版发行工作,参与策划并组织四集文献纪录片《毛泽民》的拍摄工作。
作者之二:周燕
1950年生于北京,曾就读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师大女附中,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专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从文十余年,著有《寻踪毛泽民》(合著),执笔整理《黄河恋红河情》、《政要专机的绝密飞行》,主编《开国将帅和他们的儿女》等长篇传记著作。发表《红旗渠之谜与杨贵的磨难人生》《彭德怀的八万言书手稿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张震上将离休后》《志拓天疆王希季》《朱德、刘少奇中南海里的好邻居》《任弼时的妻子和儿女》《聚焦董必武后人》等百余篇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作品。
书籍目录
序 跨?时空的追问—毛泽民远赴莫斯科的真实使命
上卷·革命 使命之谜
第一章 使命之谜
共产国际、中共与新疆军阀盛世才三角关系中的毛泽民
刚到莫斯科,共产国际为何着急要见毛泽民?
狭隘多疑的盛世才与中共驻新疆代表邓发的恩恩怨怨
绝密件披露中共驻新疆代表易人事件中毛泽民的作用
附图一 来自莫斯科的共产国际解密档案
第二章 使命之谜
搭建中共与共产国际信息桥梁的毛泽民
柳克斯饭店,毛泽民为毛泽东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叫好
共产国际对博古、李德的态度让毛泽民大吃一惊
毛泽民在莫斯科受到非同一般的礼遇
附图二 来自莫斯科的共产国际解密档案
第三章 使命之谜
从档案看毛泽民在中共党内斗争中的政治立场
季米特洛夫通过毛泽民间接了解中国党内情况
从报告看毛泽民的政治立场以及对“左”、右倾路线的认识
毛泽民揭发米夫、王明等人欺骗共产国际的谎言
毛泽民对王明路线的批判比延安整风早了三年
附图三 来自莫斯科的共产国际解密档案
第四章 使命之谜
?在共产国际监委会上炮轰李德的毛泽民
周恩来来到莫斯科,将代表中共向共产国际起诉李德
清算会上,红二师政委刘亚楼向李德开了第一炮
总供给部长杨至成指着李德的鼻子怒斥他不可一世
毛泽民有备而来,历数李德排斥毛泽东正确领导的错误与罪恶
马特维洛夫揭出李德老底,2多年后李德对毛泽民仍耿耿于怀
附图四 来自莫斯科的共产国际解密档案
第五章 使命之谜
扳倒王明!毛泽东向莫斯科派出一支“特别梯队”
刘亚楼、林彪、毛泽民联名写出一份有关党?错误问题的报告
当王明与毛泽东分庭抗礼时,毛泽民被留在了新疆,刘亚楼去了莫斯科
共产国际失去对王明的信任,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在莫斯科呼之欲出
共产国际迫切了解毛泽东,毛泽民为兄长代填履历表
毛泽民参加共产国际高层会议,反对由王明作中共七大组织报告
附图五 来自莫斯科的共产国际解密档案
第六章 使命之谜
憧憬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的毛泽民
归期临近,毛泽民热切希望了解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口气向苏维埃农业现代化和商业政策提出五十多个问号
以苏联经验尝试新疆经济改革与基层民主普选制
附图六 来自莫斯科的共产国际解密档案
中卷·革命 兄弟之道
下卷·爱 革命者亦深情
后记 莫斯科归来的思考—兄弟加战友,革命何妨爱
附 毛泽民生平大事年表
附 毛祖人(毛泽东曾祖父)后裔简表
文作霖(毛泽东外曾祖父)后裔简表
附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959年8月29日,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母亲毛远志说要带我和妹妹去中南海春藕斋看电影。奇怪的是,她让妹妹穿上最漂亮的连衣裙和红皮鞋,还为我从头到脚精心地收拾了一番。当时,父亲在中南海工作,去那里看场电影是件平常事,本不用这么隆重。直到进入丰泽园颐年堂,我才知道,原来我们要参加李敏姨妈的婚礼。主持婚礼的正是我们日夜想念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那天,毛主席很高兴,谈笑风生地与母亲说了一阵很难听懂的家乡话。他还摸摸妹妹的头、拍拍我的肩膀,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整个下午,我就像在梦中度过的,嗓子像被什么东西噎住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睁大眼睛看着毛主席。婚礼结束前,毛主席与宾客们在院子里合影留念。他热情地招呼我和妹妹紧靠在他的身前。从那张珍贵的照片上看,我站得笔直,端正得就像是毛主席身边的一名小卫兵。后来,听李敏姨妈说,那天参加婚礼的客人是由她和姨父孔令华提名、毛主席做主定下来的。毛主席特别关照她:“泽民二叔的女儿-你们的远志姐姐,是一定要请的。”那时,我还是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懵懵懂懂的,只知道母亲姓毛,是湖南韶山人,可能是毛主席的什么亲戚。但真正搞清母亲与毛泽东一家究竟是什么血缘关系,还是在1965年春天。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党史研究专家陈晋,看过本书后说:“毛泽民这次去莫斯科,在某种程度上讲,他是担负着相当特殊的角色。在这个时候,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务实的、党的经济战线上的领导人,还是一位思想相当成熟,而且达到很高层面的革命家。”
编辑推荐
《革命与爱:毛泽东毛泽民兄弟关系》是一本很有分量和深度的书,以档案为素材写的一本书,有很多新的档案、历史事件细节的披露。全书约40万字,配图300与幅,很多珍贵档案、照片首次披露。已通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审核。 自共产国际档案解密后,本书作者之一、毛泽民的外孙耘山,数次远赴俄罗斯,寻找毛泽民1939年在莫斯科治病期间留下的大量档案。这些新发现,不仅勾连起那段时期中共党内毛泽东与王明“左”倾路线斗争的诸多关节点,也更新了对毛泽东、毛泽民兄弟关系的描述。内中缘由,远比人们以往了解的更曲折、更复杂、更丰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