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陈冠任 页数:32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陈布雷(1890—1948年),名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畏垒。生予浙江省慈溪县(现属余姚市),才华出众.20多岁就在报界享有盛誉,抗战时期,陈布雷用如椽之笔,霹出了多篇激扬民族志气的文章,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很受关注而颇有争议的人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迷津唤不醒,就做布雷鸣 一、激进与反叛,要做“布雷鸣” 二、因为才高过主编,被炒了鱿鱼 三、回乡八年,经历曲折人生 四、经过一番周折,又回到醉心的新闻报界 五、蒋介石送了他一张照片第二章 跟在老蒋的麾下效力 一、蒋介石问:“这书生不愿当官?” 二、没想到一上任,就随蒋介石下了野 三、游山玩水,拒绝跟蒋介石出国 四、“布雷”和“畏垒”消失,与主子同声一气 五、为蒋介石创造“孙中山正统”鼓与吹 六、升了官,又借机神化蒋介石第三章 当官全由蒋氏做主 一、女做官,其实就是为主子做说客 二、升官,也是帮主子的忙 三、辞官,还是为主子着想 ……第四章 亲侍在蒋介石身边第五章 在抗日的烽火中第六章 在反共与亲党的矛盾中第七章 对蒋氏忠心耿耿第八章 彻低对蒋家王朝失去信心
章节摘录
陈布雷,名训恩,字彦及,1890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一个茶商之家。 慈溪县位于东海之滨,属于宁波府,因后汉儒生董黯“母慈子孝”的事迹成为一个有名的地方。慈溪县本叫句章。县城南边有一条小溪流,叫大隐溪。儒生董黯有个显赫的祖上——东汉大儒董仲舒,董黯就是这个大名鼎鼎的董大儒的六世孙。这董黯读书半辈子,学问与祖上相比差十万八千里,久久不能成名,也没人知他。这时他老母亲的脖子病痛久治不愈,于是董黯由儒生变孝子,放弃学业,躲在这溪边服侍老母,常在溪中汲水给老母用。老母心疼弱不禁风的儿子手无束鸡之力,临溪搭起茅屋而居,于是“母慈子孝”的事迹传闻乡里。可是,这样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到了一班儒家文人的嘴里,就被吹上了天,董黯被捧为事母至孝的大孝子,传入朝廷,汉和帝为此下诏旌彰。这董黯既已出名,依然朝夕侍母尽孝,大孝子声名远播,连他汲水奉母的小溪也一下子声名大噪,乡里人将大隐溪改为“慈溪”,意为“子孝母慈”的溪水。一曲慈溪水,千秋孝子名。几百年后,到了唐代开元二十六年,为纪念董黯弘扬孝道,句章县令便改句章为慈溪,从此,句章县便成慈溪县了。 岁月流逝,这慈溪县除了董大孝子外就再也没出过什么名人了,但小小慈溪却是江浙重地,到了清代又开始出名了。首先是鸦片战争中,朱贵将军父子率几百清兵与英军激战,在此地光荣牺牲。太平天国时,英国洋枪队头子华尔率常胜军从上海乘铁甲轮沿着慈溪城南的姚江而上,进攻慈溪县城,结果被太平军枪击重伤后身亡。小小慈溪让连大清皇帝都害怕的洋人震惊了。慈溪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孝道又洋溢血性的地方。 1890年12月26日,陈布雷就出生在慈溪县的西乡官桥。 这年3月,权欲熏心的慈禧太后被迫归政,大清王朝历史上倒数第二位皇帝光绪亲政,垂死的清王朝回光返照。西乡官桥陈家在乱世中步人兴旺之时。 官桥离慈溪县城二十几里,水陆便利,有支河入姚江,舟船可以直达慈溪城。慈溪城又濒临杭州湾,有水道直达宁波,距杭州也不远,隔海还与大上海相望,是浙东沿海贸易和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由于受风气影响,这里家家户户行贩坐贾,形成实力雄厚的浙东商帮。受这种强劲的经商之风影响,西乡的陈姓人家大都弃农经商,不少人发了财。但陈布雷的祖宗却是标准的耕读之家传人,对经商无动于衷,直到他的祖父陈克介时,才开始打破传统,投身商海。结果,他一读书人行商就比其他没文化的农民强得多。他往来于浙赣间贩卖茶叶,生意越做越好,赚钱后,又在慈溪城经营钱庄和典当,钱越赚越多。陈克介老了时,回想祖宗“亦耕亦读”的家训,一天翻然醒悟,重新回到了西乡官桥,买田置产,督耕兴学,把一半家业在江西办义庄、义学,救济、扶助族中孤贫人家,陈家子弟也全被他组织起来读书,以求仕途。 陈克介有三个儿子,陈布雷的父亲陈依仁为老三,他读书后科举不成,像父亲一样经营茶业。陈布雷是他的长子。陈布雷出生时,因为二伯父早死,膝下无子,他出继二伯父为后,但二婶子没隔几个月也病逝了,于是,陈布雷又回了亲生父母家。由于祖父营商成功,陈家在官桥渐成望族。陈布雷5岁,他的父亲就对其进行启蒙教育,授识方块字,到年底,他每日能认识30字。第二年,陈依仁的大哥之子陈训正在陈家老屋西边的仓屋读书,陈布雷便跟着堂哥读书。陈训正,字屺怀,长布雷18岁,陈布雷称他为大哥。他每天早晨挟着书包入学,到午后四五点钟才放学。 陈布雷8岁那年,因为陈训正常常外出,陈依仁于是请了自己的同学——慈溪南乡官路沿的徐二沆先生坐馆课读。陈家子孙读书甚多,中举出秀才的却没有。 1901年10月,陈依仁叫陈布雷应童子试。 陈布雷心中不愿,说:“父亲,朝廷不是已下诏废科举了吗?” “朝廷已诏复科举,你可准备一下,跟我到县城应试。” 陈布雷跟着父亲到了慈城试场应试,因为心中不愿应试,草草答完试卷。发榜时,为第151名。陈依仁知道后大怒,骂道:“应试的一百五十一人,你竟然背榜。让你读书,你竟然居全县童子之末,辱我门楣呀!” “我愿意再试第二场。”陈布雷也有点气恼。 “算了,回家吧!”陈依仁不许。到了家里,母亲也不高兴。陈布雷这时有点着急了,心想:“不雪此耻,何以对父母?”过了一段时间,府试时间到了,陈布雷要求到宁波应府试。陈依仁说:“再去再背个末榜来,更加出丑。” 陈布雷再也说不出话了。这时候他二姐问道:“你这次应试有把握吗?” “把握不敢说,但一定不会背末榜!” 二姐找母亲讲情,母亲再向父亲说,陈依仁勉强答应:“让他试一试吧!” 11月,陈布雷跟着父亲乘船赴宁波。府试一共考了五场,第一场试《四书》义,陈布雷考了第十一名;第二场为史论,这是陈布雷的拿手好戏,考了第一名;第三场为史论、策问各一篇,考了第四名;第四场为策问时务,考了第二名。第五场试《五经》义,考完第二日发榜,陈布雷名列第一。这时陈依仁喜笑颜开。 在此期间,堂哥陈训正也参加了科举。几个月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陈家终于爆出大新闻:陈屺怀中了大清举人。 堂兄中举之后,陈布雷读书更加努力了,这时的他除一笔好毛笔字外,文章也颇为出众,大有乃兄的才华。陈依仁也大有为陈家再培养一个举人的打算,可是眼见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废除科举的呼声越来越高,陈依仁立即把陈布雷与三子从官桥送到慈溪县中学习新学。 可是四月初六日,家里的老用人急急来到学校叫陈布雷兄弟俩,说:“老夫人病得很重,快快回家。”陈布雷和三弟走路回家,过了皇桥时,天色昏暗,下起了瓢泼大雨,把兄弟俩淋得落汤鸡似的。陈布雷心知不祥,冒雨急走,到了官桥村庄,碰到族人问道:“母亲的病情如何?” 族人回答说:“已经去世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