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王仲方 页数:189
Tag标签:无
前言
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掀起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大潮。巨浪翻滚,激起多少风流少年涌向延安。当年我16岁,是浙江民众教育实验学校二年级的学生,于1937年12月12日到了延安。 这是一批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青少年。10岁受到“九一八”事变的唤醒,14岁受到“一二·九”运动的启蒙。还是嘴上无毛的孩子,一下子长大成人了,唱着《毕业歌》和《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勇敢地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直接投向抗日救国的战线。 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形成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战线是广泛的,容纳了除汉奸以外的全国各阶层各民族的人民,同时也出现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阵营,都在号召抗日。爱国的青少年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个阵营。当时国民党大,共产党小;国民党强,共产党弱;国民党近在身边,共产党远在陕北。何去何从?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能草率。这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不能犹豫。这是一个勇敢的问题,不能懦弱。
内容概要
《延安风情画:一个“三八式”老人的情思》主要内容包括:沸腾的古城、课堂风光、延安的“海德公园”、窑洞——我们的摇篮、饿其体肤,其味无穷、延安式的恋爱和结婚、浓郁的文化生活、马海德大夫的处方、天天歌声荡漾和旖旎的延河。
作者简介
王仲方,1921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日军政大学、泽东青干校、延安民族学院教员,华北局社会部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罗瑞卿部长政治秘书。青海省委常委兼省委秘书长,省委政法领导小组组长。“文革”中受林彪集团迫害,被关进监狱五年多。“四人帮”垮台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主任,国家对外文委副主任,中国法学会会长。中共十三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书籍目录
序言:我心中的延安一 沸腾的古城二 课堂风光三 延安的“海德公园”四 窑洞——我们的摇篮五 饿其体肤,其味无穷六 延安式的恋爱和结婚七 浓郁的文化生活八 马海德大夫的处方九 天天歌声荡漾十 旖旎的延河十一 延安人的脾气十二 日本飞机来轰炸十三 活跃的大贬沟十四 天生我才必有用十五 第一次分配工作——学速记十六 苦读是最大的乐趣十七 关山阻隔亲情在十八 改造身心的生产运动十九 统一思想的整风运动二十 喜欢群星灿烂,不喜过火斗争二十一 布尔什维克二十二 荒谬的抢救运动结束语:走出熔炉的“三八式”附录:我革命人生的奠基石/史洛明后记
章节摘录
唱到“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怎么来担承呢?“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我们的作风,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就是要这样学习和工作,学好本领,“来把敌寇驱逐到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抗大学生是什么人?歌曲最后一句回答:“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这首抗大校歌代表了我们抗大全体学员的心声,我从1937年一直唱到现在2009年,它是我人生的起点,我把它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当做我人生的三部曲。我永远不忘记自己是中国伟大时代的一个值得骄傲的人。 延安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歌,比如陕北公学的校歌,“这儿是我们祖先发祥之地”;鲁迅艺术文学院校歌,“我们要继承鲁迅的革命传统,沿着鲁迅开辟的道路”;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的校歌,“生在英雄的时代,站在人民的旗下”;女子大学的校歌,“女大是我们的母亲”。各所学校的校歌都各有特色。不过,我还是认为抗大校歌最好,最激励人。1938年是青年聚集延安的高峰,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延安颂》应运而出。我觉得《延安颂》虽好,也传到了现在,但是学生味浓,歌词文雅了一些,尚未充分表达延安精神。这首歌的伟大之处在于最后一句:“啊,延安,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历史已经证明,延安确实是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而郑律成谱的这首歌曲,也已经流芳到今天,直到永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