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纪事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孙犁  页数:49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    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现代著名作家。河北安平人。1927年他开始文学创作,1938年秉笔从戎,投身冀中人民的抗日战争。1945年发表短篇小说名作《荷花淀》,新中国成立后发表长篇小说名作《风云初记》、中篇名作《铁木前传》,以及《自洋淀纪事》等多种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集。他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绘出了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画卷。他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后成为新中国的一位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并被认作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 
孙犁的作品追求一种清馨质朴的美的韵致。他的小说具有浓郁清丽的诗意笔触以及精巧别致的构思,含蓄凝练.清新明快,有“诗体小说”之称。他所塑造的丰满灵动的农村女性形象尤其令人难忘。他的散文极富抒情味和人情味,语言简洁朴实,思想深湛.意味隽永。

书籍目录

一天的工作邢兰战士芦苇女人们(三篇)“懒马”的故事走出以后琴和箫丈夫老胡的事黄敏儿第一个洞山里的春天杀楼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村落战麦收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碑钟“藏”嘱 咐新安游记纪念光荣种谷的人浇 园蒿儿梁村歌上篇  互助组下篇  复查以后采蒲台石猴——平分杂记吴召儿山地回忆秋千小胜儿正 月看护——在天津中西女中讲的少年革命故事女保管——平分杂记婚姻识字班投宿她从天津来游击区生活一星期平原景色抗日村长洞村外守翻口人民的生活情绪回来的路上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三烈士事略并后记塔记——蠡县抗战烈士塔碑记纪念党的生日王凤岗坑杀抗属相片天灯张秋阁张金花纺织组曹蜜田和李素忍“帅府”巡礼小陈村访刘法文渔民的生活织席记采蒲台的苇安新看卖席记一别十年同口镇访问抗属光复唐官屯之战随感王香菊香菊的母亲诉苦翻心新生的天津人民的狂欢两天日记学习节约小刘庄团 结宿舍挂甲寺渡口慰问保育厂 景保卫站在祖国的光荣岗位上——向天津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致敬杨国元访 旧婚俗家庭齐满花妇女的路刘桂兰青春的热力一天日记津沽路上有感积肥和择菜某村旧事烈士陵园铁木前传编后说明再版附记重版后记二○○○年版编校后记新版《白洋淀纪事》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你身体好些的时候,多教我认几个字吧,我要给她们讲讲卫生课。”不多几天,她这讲习班就成立起来,每天晚上,有十几个青年妇女集在老四屋里,对刘兰讲的问题发生很大的兴趣。刘兰告诉她们,她们生病的根源就在她们都是用一块脏布包上灰土当做月经带,用过了,就塞到茅房里,下次再用,一用二三年。刘兰告诉她们要把布洗净,放在干净地方……“你看刘兰多干净!”妇女都笑着说,“我们向你学习!”从此,我看见这些妇女们,每天都洗洗手脸,有的并且学着我们的样子,在棉袄和皮衣里衬上一件单褂。我觉得刘兰把文化带给了这小小的山庄,它立刻就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并给她们的后代造福。有空,刘兰就帮她们到地里去收庄稼,她有时带回一些野韭菜、野葱、野蒜,包莜面饺子,改善我的伙食;有时带回一些玉蜀黍秸,叫我当甜棒吃,好补充我身体里缺少的糖分。有一次,她不知道从哪里捉来几条小沙鱼。这样高的山上能有小鱼,已经新鲜;叫老四看见了,活像看见蛇一样,无论如何不叫我吃,她说那会把我毒死,更不叫在她家锅里来煮。不久就下了大雪,我们都穿上了新棉衣,刘兰要在我的和她的袄领上缝上一个白衬领。她坐在炕上缝着,笑着说她还是头一次穿这样里表三新的棉袄裤,母亲一辈子也没享过这个福。叫她看来,八路军的生活好多了,这山庄上谁也没有我们这一套棉衣。下了大雪,消息闭塞。我写了一封信,和大队上联系,叫刘兰交给村长,派一个人送到区上去。刘兰回来说,这样大雪,村长派不动人,要等踏开道了才能送去。我的伤口正因为下雪发痛,一听就火了,我说:“你再去把村长叫来,我教育教育他!”刘兰说:“下了这样大雪,连街上都不好走,山路上,雪能埋了人;这里人们穿着又少,人家是有困难!”“有困难就得克服!”我大声说,“我们就没困难过?我们跑到这山顶顶上来,挨饿受冻为的谁呀?”“你说为的谁呀?”刘兰冷笑着,“挨饿受冻?我们每天两顿饱饭,一天要烧六十斤毛柴,是谁供给的呀?”“你怎么了?”我欠起身来,“是我领导你,还是你领导我?”

后记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抗日战争时期,孙犁是一个农村的知识青年,但是抗日战争改变了他的命运。晚年,在回忆他的生活和文学的路时,曾说:“生活在青年人的面前,总是要展开新的局面的。伟大的抗日战争爆发了,写作竞出乎意料地成为我后半生的主要职业。”(《文字生涯》)1938年春,在家乡他正式参加抗日队伍,1939年春,被调到冀西山区工作,他说“在这一地区,随着征战的路,开始了我的文学的路”(《在阜平》)。又说,“那时的写作,真正是一种尽情纵意、得心应手,既没有干涉,也没有限制,更没有私心杂念的,非常愉快的工作。这是初生之犊,又遇到了好的时候:大敌当前,事业方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文字生涯》)对他的成名作、代表作《荷花淀》,他自豪地宣称:“可以自信,我在写作这篇作品时的思想、感情,和我所处的时代,或人民对作者的要求,不会有任何不符拍节之处,完全是一致的。”(《关于(荷花淀)的写作》)我们认为:他的这番话,绝不仅仅是对他自己说的,而是对他们那一代人都是适用的。他们的创作是应运而生的,是“合为时而著”,是“文以纪实”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创作是紧跟时代的,唱出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是为抗日救国的政治而作的。所以,1981年,当他的文集出版,他自撰的序文中,充满自信、自豪,而不无骄傲地说:“现在证明,不管经过多少风雨,多少关山,这些作品,以原有的姿容,以完整的队列,顺利地通过了几十年历史的严峻检阅。”在为《张志民小说选序》一文中,又说:“这些作品,是朴实的,含有作家的激情和理想。作家对人民是忠诚的,是谦虚的,是知道一尺布、一升米来之不易,是知道天高地厚的。因此,可以断言:这些作品将被历史所容受、记录,也会被今天的生活所承认、证实。”同样,这也是对他自己的作品说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昧,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茅盾他是把他的思想性、倾向性,或者说共产党人的党性,深深地包容在优美之中了,或者说是融化在优美之中了。可以说他是把真善美不露痕迹地融合为一了。  ——魏巍尽管中国文学百家,状若天穹星空,但是在杂色斑斑的文苑里,永远闪耀着独特梦幻之光的星座,只有孙犁一个。  ——从维熙孙犁先生对当代文学语言的不凡贡献,他那高尚、清明的文学品貌对几辈作家的直接影响,从未经过“炒作”,却定会长久不衰地渗透在我的文学生活中。  ——铁凝孙犁在中国文坛上是独特的。他的文字从年轻到晚年都会堂皇行世。他曾经影响过几代文学青年。……我更坚信,孙犁这个名字是不朽的,他留下的丰厚遗产将永存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宝库。  ——贾平凹

编辑推荐

《白洋淀纪事》:孙犁说,“随着征战的路,开始了我的文学的路”。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了白洋淀地区、冀中和晋察冀边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生活。1945年发表小说《荷花淀》,蜚声文坛。抗战时期及其后,他创作了一系列描写白洋淀地区人民生活、战斗的小说、散文、诗歌等,富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958年出版了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深受读者喜爱,影响深远。五十多年来,有许多文学青年学习孙犁、追随孙犁,开始文学创作,后来传媒将这一现象界定为白洋淀(或荷花淀)文学流派。《白洋淀纪事》2000年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今版增入《铁木前传》,为新编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白洋淀纪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3条)

 
 

  •   书很好。
    这个是新版,照旧版增加了《铁木前传》。有买孙犁作品的注意,不要买重了。
  •   能够全面了解孙犁的作品,是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的良师,应该读的,必须读的!
  •   初次看到孙犁是在课本上的白洋淀,读的很有感觉,这本书也是,内容很多,很给力。
  •   很期待看孙犁的作品。
  •   这本书好厚好厚好厚哦!比我想象的要厚很多,质量不错。
    还没开始看哦。不过我相信孙犁的文笔。
  •   这本书很厚,里面的内容有很精彩的也有个人认为挺乏味的。孙犁真的是个大师,用笔,真实地记录了这么长的一段历史,但是,个人认为,其中未免也太夸大中共了
  •   喜欢孙犁的文笔
  •   书面显旧,书页和内容却都保存很良好。
    可以肯定此书前主和前前主买了后没翻过太多次。

    书还是不错的。就是有头没尾了点。112篇散文里有两三篇写得都很不错。

    事件本身很让人感动,语言太含蓄了!需要时间体味。

    不愧大家之作。
  •   不错,孩子很喜欢,比看一些泡沫小说强多了
  •   这本书文笔清新,有一种向上的力量,值得一看!
  •   相见恨晚,书的内容没的说。简洁,学习到了语言运用之美
  •   有深厚的大地为底蕴,这样的文字读起来也是倍感亲切的
  •   九成新,好懒总算是淘到了,有比没有强
  •   非常著名的一本书,很有影响力,作者的文笔也非常不错。
  •   印刷等很好
  •   初二的孩子,正好学到了里面的一篇课文,让他读一下吧!
  •   初中时读过的,再次读来已然那么亲切,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的味道,买来珍藏,将来给宝宝读~
  •   大师就是大师,短篇就是个活生生的人物,看看现在,都是生么玩意
  •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没有收到书
  •   是正版,包装很好,再现当年的往事。
  •   好书,写得太好了,一直很喜欢这位作者。
  •   书的质量很好,就是书的封面有一点损伤,还是很满意的
  •   好厚一本得数
  •   很好,老师推荐的书,孩子也很喜欢,谢谢
  •   书很好,发货快,书面有点脏
  •   就一个字 送货就是快 第二天就到了
  •   让人神往
  •   不错!只有当当网才能买到这本书!
  •   我是9月4日20点下的单,当时写(9月5日)可送达,请在1小时52分钟内下单并选择“普通快递送货上门”,可是直到9月10日才到济南,11日才送到,并且我共订购7本书,只是简单的扔到了纸箱里,没有任何包装,有两本书书皮折得很严重。信誉太差。。。。。。
  •   这本书要看个人喜好
  •   这个书真是物美价廉,质量很好的没的说
  •   刚拿到,简单地翻阅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   但是我很期待啊~~~
  •   好看,很精美
  •   很好的书籍啊,女儿正在看
  •   是正版,值得推荐
  •   是帮孩子买的,他很喜欢。
  •   很厚的一本~是老师推荐的比读书~。
  •   尽管买
  •   文笔优美,不愧为文坛大家
  •   很值得一买的好书,干净、素净、沉静、心净。
  •   给女儿买的,还没看,外包装不错
  •   无论是包装还是内容都不错 买吧
  •   书刚到,纸张质量不错。内容还没细读,是老师要求买的必读书。
  •   very good for re*****
  •   孩子很喜欢,内容很多,很给力
  •   短小,精悍,属于精品图书,值得看看
  •   孙犁文学,代表作《荷花淀》美不胜收,就像大自然一样淳朴而又美丽
  •   孙犁是以前读书就很喜欢的作者,一直想看他书来着,这本是散文,可以看了一半……
  •   500来页,太厚了,再说是胶装的,应该分上下册了。喜欢孙犁的作品。
  •   书太旧了啊一点都不像新书这可不像话。但内容还是非常好的,好作家,好文章。
  •   帮同事买给孩子的,书不错,印刷包装都很好。
  •   很美,是那种古典美,虽然写的是现代的事,用的是现代的话
  •   还不错 纸张质量还好
  •   孩子一直要买,可买了还没来得及看呢
  •   为孩子买的,内容不错,可以看看。
  •   还行吧 老师要我们买的
  •   此书前半部分就是《白洋淀纪事》初版的再版,已经成为读者心目中的经典,不知编辑为何狗尾续貂,把作者本人都羞于提及的应酬之作捆绑在一起——这些应酬之作是作者当报社编辑之后的政治表态,毫无文学价值。
  •   冲着荷花淀去的,其他的都不咋的
  •   内容优美,但是书的质量不很好会有点掉渣
  •   写的不错,但封面不好看
  •   品读战争的暖光
  •       孙犁的一部分作品写得很美,有一种淡淡的诗意。但是《白洋淀纪事》里的大部分作品,几乎是没有技巧可言的,只是平实地记录他想要说的故事。但是很奇怪,你并不会厌倦,只会一直看下去,看了一篇又一篇。他写抗战,写土改,对象都是平凡的人,他们纺纱织布,砍苇织席,种植粮食,在丰足和贫瘠的年代里生活,简单而知足。特别是故事里的女性,显得特别的美好。看的时候你可能会混淆其中的人物,但是看完后心里会形成一个明晰的形象,那就是冀中平原上普通农民的形象。因为这种生活离我们很遥远,这种简单的人性之美渐渐绝迹,所以显得格外的珍贵。据说孙犁晚年面对社会体制和道德的土崩瓦解,精神上很苦闷很痛苦,他的精神家园,始终在农村,在他年轻时战斗过的冀中平原上。
        
        小时候学校组织去电影院看的电影《烈火金刚》,偶尔CCTV6还会重放。我很喜欢这片子,每次重放都会看一段。现在看,会觉得战斗场面拍得很假,主角们冲锋在前的打法完全是找死。但是这片子故事曲折,人物生动,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又不同于《举起手来》这种哄小孩的弱智电影,与孙犁作品有共通之处。抗战八年,也许就是这点坚持和天真,让一个个普通人,加入到游击队,加入到护送伤员、传递情报、掩护通讯员的冒险中来。这片子的音乐是赵季平做的,大气磅礴又有民族特色,也非常好听。
        
        我在音乐欣赏课上,给学生听红歌,看彭 丽 媛的mtv《十送红军》,音乐很美,画面也非常精美,虽然是给孩子们欣赏的,自己也在一边被感动了。我想那些送别红军的人,都是战士的亲人,有的是母亲,有的是姊妹,有的是妻子。那漫长的转战,绝大多数的人都死在路上了。这些人后来可能再也没有得到亲人的消息。等来的,或许只是几担梁和烈属军属的锦旗。这样想着,这歌就显得特别的凄凉,好像一场无望的守候。
        
        我一直以为像孙犁、赵树理这样“根正苗红”的作家,应该可以躲过黑色十年的浩劫,万万没有想到,搜了一下资料,不仅孙犁被批斗、下放干校,赵树理更是被折磨致死。历史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它正在逐渐远去并最终被忘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