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高春明 页数:29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服饰艺术是最能代表中国不同民族的审美风格及地域风情的艺术门类,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对中国历代服饰艺术的历史和精华做了最集中的展示。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导言,简明介绍了中国历代服饰的发展史、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第二章为正文,以服饰形制门类为序,分为首服篇、上衣篇、下裳篇、足衣篇、发式篇、妆容篇、饰物篇、工艺篇、纹样篇共九部分。在每个门类下又按历史滑革编排,详尽地展示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与艺术风格。本书第三部分为附录,收录了图片索引以及中国历史年代表。 该书将学术性与鉴赏性完美结合,文字论述系统而清晰,600余幅精美彩图更能给读者提供形象的参考和审美的愉悦。本书不仅是服饰专业研究者必不可少的经典资料,而且能为服饰设计者提供图案设计、色彩搭配、风格溯源等方而的实用参考,同时也是文化艺术爱好者们不容错过的精美鉴赏图典。
作者简介
高春明先生,中国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艺术家》杂志主编。自-976年起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为中国最著名的服饰艺术研究者之一。其个人编撰出版的学术专著有《中国服饰五千年》、《中国历代服饰》、《中华元素图典》、《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等二十余部。其中大部分著作被翻译成英、德、法、日、俄、韩等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并荣获过美国传统书展优异奖、德国莱比锡全世界最佳书籍奖等。此外,他还主编有《上海艺术史》、《中国分类美术全集》等著作。
高春明先生还策划过“中国历代服饰展”、“中国传统服饰珍品展”、“二十世纪初叶上海服饰展”、“百年旗袍展”等大型服饰文物展览,在中国、美国、法国等地展出后获得了广泛好评。
书籍目录
导言 中国服饰艺术的历史画卷 服饰艺术从荒蛮中走出 垂衣裳而天下治 礼崩乐坏后衣冠制度的重建 飘逸洒脱的魏晋风度 帝国雄风中服饰魅力的彰显 程朱理学影响下的服饰变异 民族服饰的交流与融合 礼制回归下的服饰文化复兴 繁缛庞杂的服饰体系 激越飞扬的服饰个性第一章 首服篇 冕 弁 冠 巾 幞头 帽 抹额 笠 面衣第二章 上衣篇 深衣 袍 衫 襦 半臂 亵衣 霞帔 披肩第三章 下裳篇 裳 裙 裤第四章 足衣篇 履 舄 屐 靴 袜第五章 发式篇 披发 辫发 垂髻 高髻 角羁 莆鬓第六章 妆容篇 妆粉 胭脂 黛眉 面靥 额黄 点唇第七章 饰物篇 发饰 耳饰 颈饰 手饰 带饰 佩饰第八章 工艺篇 纺织 染色 刺绣 裁剪 缝纫第九章 纹样篇 龙蟒 凤凰 珍禽 瑞兽 花卉 虫鱼 人物 几何 寓意图片索引中国历史年表
章节摘录
插图:裙中国早期妇女的裙子,一般被制作成一片,穿时由前绕后,于背后交叠。裙子和襦袄相配合,是中国服制中最为基本的一种形式,与袍衫等服兼容并蓄。从公元前后开始,流行了十几个世纪的历代女裙形制繁复,款式丰富,无论在设计、配色还是装饰上,都颇具特色。妇人下体穿裙,是汉代以后流行起来的一种风习。在汉代留存的文物资料中可看到大量穿着裙子的妇女形象。如河南密县汉墓壁画所绘妇女,上身穿着短襦,下体即穿着一条长裙,襦袖宽广,裙腰系带,与汉乐府中“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的说法相吻合。汉代妇女的裙子实物,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还有发现。马王堆出土的女裙,以四幅单层素绢拼成,整条裙子不用纹饰,也无缘边。史书中记载的“无缘裙”,指的就是这种裙式。东汉时期宫廷女子还喜欢在裙子上施以折裥。微风吹来裙裾飘飘,宛若仙人,流传出宫廷后,民间竞相效仿,成为一时风尚。隋唐五代贵族妇女的裙围以宽博为尚,尤其在唐代,大多数妇女的裙子,都集六幅布帛而成。为和宽大的裙围相适应,古代妇女的裙子往往被做得很长,为了增加裙子的长度,她们采取了各种手段,如将裙腰上提,或束在胸间,或束至腋下,裙子的下摆则垂至地面,走起路来裙裾扫地。这一时期妇女的裙饰也很有特点。如安乐公主用百鸟之羽制作了一条“百鸟裙”,裙子颜色会随着光线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华美异常,名噪一时。各阶层妇女趋之如鹜,纷纷效仿,一时间山林中奇禽异鸟被捕获无遗。后由朝廷出面禁止,才有所收敛,但也未能禁绝。后世所谓的翠文裙、翠霞裙及孔雀罗裙等,均由这种裙子发展而来。五代时期,裙幅增多,折褶也愈细密,少则数十,多则逾百,每道折裥宽窄相等,制作时被固定于裙腰。史籍中有 “百叠”、“千折”之说,就是对这种裙式的形容。这种折褶裙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只不过形制有所变化。明末清初,一种名为月华裙的折褶裙十分流行。它是用十幅布帛制作的,裙体折成数十道细裥,每裥各用一色,轻描浅绘,色雅而淡,如月光呈辉,故名“月华”。在清代同治年间,还出现一种鱼鳞百褶裙子,深受妇女喜爱。这种裙子的裙面上打满了细裥,粗看与普通的百褶裙没有什么区别,但将其折裥掰开,就会发现在每一道折裥的中间,都用丝线交叉串联,颇似鲤鱼的鳞甲。历代妇女的裙子有多种颜色,在各种裙色之中,以红裙所见最多,尤其是青年妇女,更以穿着红裙为尚。因红裙可用茜草浸染,故也称“茜裙”。此外红裙还被称为“石榴裙”,以象征它美艳的色彩。石榴裙还成了女子的代称。和红裙相对,绿色之裙也深受妇女的青睐。古代绿裙有多种异称,如碧裙、翠裙、翡翠裙、荷叶裙等,以形容它的色彩碧如荷叶。除了单色的裙子,古代妇女的裙子还有被染成晕色的,裙色之间渐变自然。还有用两种以上颜色的布条间隔相拼的裙子,色彩交错,相映成趣。还有一种弹墨裙,用浅色织物做面料,用弹墨工艺印出花纹。具体做法是将纸片剪成各种花样,或将天然花瓣、树叶放置在织物上,用喷弹法施洒墨色,干后去掉纸片、花瓣或树叶,花样便印上织物。所作花纹浓重醒目,对比强烈,且无重复,故深受年轻女子的喜爱。古代妇女裙子上的装饰也颇具特色。有的在裙上刺绣,有的在裙上印花,有的在裙上作画,还有在裙上镂金、穿珠或镶嵌宝石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不同季节还有不同的裙子。和上衣一样,裙子也有单、夹、棉、皮的区别。用纱罗制成的裙子一般在夏季比较常见,面料讲究的,裙子轻薄得连人体的曲线都露得出来。春秋季节则多穿用几层布帛制成的夹裙。到了冬天,裙子里又可以纳入棉絮。至于富贵之家,还用皮毛制成裙子。这种裙子一般以绸缎为面,衬里用毛皮。胭脂胭脂是一种红色面脂,古代有许多异名,如燕支、焉支、烟肢、燕脂,另外红蓝、黄蓝、春红、万金红等也是胭脂的别名。胭脂的产地在今天甘肃省天水县境内的焉支山,为祁连山脉的一个分支,汉代属匈奴区域,因当地盛产焉支,故以“焉支”命名此山脉。焉支二字为匈奴语,译成汉语,则有燕支、烟脂等写法。从史籍记载来看,匈奴人将贵族之妻称呼为“阏氏”(音胭脂),如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为妻,即被称为“宁胡阏氏”。这种称呼也和胭脂有关,因当地的贵族妇女常常以胭脂妆饰脸面,故得了“阏氏”的美名。胭脂从匈奴地区传入中原,成为广大汉族妇女的饰品,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19年,张骞等人奉命出使西域,由此打开了长安与西域的交通,同时带回了大量先进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情。胭脂就是在此时由西域传入内地的。从此汉族妇女也开始将脸颊涂抹成红色。红妆是古代妇女面部妆饰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据说早在秦代,已经有人作这样的妆饰。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妆饰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普及,只有在进入汉代以后,作红妆者才日益增多。在胭脂尚未引进之前,中原妇女涂沫红妆,用的是一种红色粉,这种粉是在白粉中掺入辰砂等矿物质颜料调制而成的。随着胭脂的引进,在宫廷及民间妇女中出现了涂抹红妆的风习,这种风习经久不衰,绵延了两千多年。唐代妇女尤喜作红妆,有大量关于这种妆容的记载。唐玄宗的妃子杨玉环,由于涂抹了胭脂的缘故,连汗水都染成了红色。还有类似的描写,说的是一位年轻宫女,当她舞罢退场,盥洗之后,洗脸盆中的水犹如一层红色的泥浆。虽然在说法上有些夸张,但多少反映了当时的情形。从整体情况来看,唐代妇女的面妆一般涂抹得比较浓重,色彩也用得非常鲜艳。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绢画中即绘有浓妆艳抹的妇女形象。陕西西安唐鲜于庭诲墓、河南洛阳孟津唐岑氏墓及新疆吐鲁番唐张雄墓出土的彩绘女木俑、女陶俑,两腮均被染画得鲜艳夺目。在崇尚艳妆的时代,连身份低卑的使女奴婢都受到感染,将脸颊涂抹得鲜红。和唐代浓妆艳抹的情况形成对比,宋代妇女的面妆则以淡雅清秀为主,尤其在民间妇女中,很少见两腮通红的妆法。宋代诗文所反映的妇女面妆,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淡”、“浅”、“薄”、“素”。今从这个时期的人物画中,还可以看到涂抹素妆的妇女形象。从大量的文献记载来看,古代妇女涂抹红妆,往往是脂、粉并用的,单以胭脂妆面的现象比较少见。根据使用顺序的不同,涂抹方式有两种:一种先施白粉,然后再敷以胭脂;一种先用胭脂打底,然后再罩以白粉。尽管妆饰手法不一,但胭脂多集中施在腮部,故双颊均呈红色,而额头、鼻梁及下颔部分则露出白色。中国传统人物画在描绘仕女脸面时有留“三白”之法,即从这种面妆发展而来。……
编辑推荐
看到先人遗留下的精美的衣饰、独特的妆容发型、明丽典雅的纹样,相信您一定会被这种对美的追求所深深吸引和打动。因此,《中国历代服饰艺术》不仅是服饰专业研究者必不可少的经典资料,而且能为服饰设计者提供图案设计、色彩搭配、风格溯源等方面的实用参考,同时也是服饰艺术爱好者不容错过的典藏图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