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陈之华 页数:180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芬兰,对我而言,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她开启了我内心世界中,一扇又一扇的生命窗口,让我学会了对自我探索的坚持、反刍,让我看到了人生的不同意义与价值,更让我真正去翻开一页一页不同的社会、人文、教育、艺术、创作价值观,以及生命历程里的得与失。十五年前,我和新婚不久的先生,到了非洲西部大国的一座超迷你小城,自此之后的十余年跨国搬迁,就像是忘了踩紧煞车的北极哈士奇犬雪橇,被一群活蹦乱跳的极地犬,拉着不停向前奔驰,拖往不同的文化与国度。我的视野、心灵触角与思维层面,也在不同的人文、国度、社会游移之中,渐次开阔。我的两个女儿也都是我身怀六甲之际,飘洋过海,绕了地球一大圈之后生下来的。这些年来,女儿一路跟我们从非洲到美国夏威夷,再回到台湾,之后再到北欧;从美国的托儿所、台湾的学前教育与小学一年级、芬兰的英式国际幼儿园、美式赫尔辛基国际学校,再到现在她们两个一起经历了近四年的芬兰教育。因为两个孩子与搬迁生活,我在因缘际会下开启了自己对于不同文化、社会与教育的反思与心灵视野。住在芬兰六年期间,我不断地四处走访、对谈,原本期待的是一个全球推崇的巨人身影,但却发现芬兰不过是众多平凡的民族之一,她的子民和你我一样,都会出现大小不同的错误。但她们却能平平实实地从错误中学习不断修正,再想尽办法稳稳地走好下一步。
内容概要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珍藏版)》是“常青藤先锋教育系列”之一,作者陈之华以一个长年旅居芬兰、身为两个孩子的家长,透过孩子的求学过程及亲身体验,实地探访芬兰学校、参与教学研习、回溯其历史及教育改革之路……《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珍藏版)》没有深奥的教育论述,没有教条式的文字,有的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动及震撼!这不仅是一本对芬兰教育的透彻剖析,也是一本提供给忧心孩子未来的父母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
!
作者简介
陈之华,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视觉传播硕士,目前旅居芬兰,个人博客《北国风情》,述说芬兰、欧洲及世界各地的生活、人文、设计、艺术、建筑、音乐、教育、旅游等感受与体验,获2007年全球华文博客大奖“生命记录”首奖。她的两个女儿在芬兰受数数载,配收是她对芬兰教育全面了解后的纵深解读。
书籍目录
前言 人生是场马拉松
Chapter 1 初到芬兰的新生活
芬兰?Oh,my God!
戍守边陲
初到芬兰
“安居”难不难?
安家是大事
全身武装,玩雪去
芬兰学校没有制服
女儿转入芬兰学校
转学,小小年纪的挑战
Chapter 2 芬兰教育的特点
芬兰教育:见树又见林
芬兰教育:先见林,再见树
重视教育,百年如一日
扎实教改,成就今天的芬兰教育
全世界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
芬兰教育最可贵之处,
工作时数少,上课时数也少
芬兰式的自我管理
老师一样好,不用评比
师,芬兰高中生的首选职业
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混龄教学在芬兰,
没有后进班,只有引导班
芬兰为什么要讲“不让一人落后”
零年级,不需要“赢在起跑点”
Chapter 3 芬兰的基础教育
通识教育的开端
尊重多元的开始
开阔与内外兼具的视野
精彩平衡的人生路
真枪实弹的生活教育
下课之后
英文是怎么教的
多语言的芬兰人
家长会一窝蜂去选学校吗
教育,为了吸引人才回流与国际人力
阅读是终生资产
每日至少半小时的阅读
阅读环境的引导
图书馆,芬兰的人文地标
深入各地的流动图书馆
与芬兰教科书的渊源
好作品,才有出头天
用心的出版商与编著者
芬兰真像是面镜子
基础教育之后:高中与职校
Chapter 4 走访各地的感动
计程车接送上下学
乡镇学校的孩子,英语真不错
位学生的迷你小学
获现代建筑奖的学校
钢骨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
淑女左手臂上的小镇
极圈镇上的中小学
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水质
巢维山旁的基提莱镇
北极圈里的台湾情
一代更比一代好
竞争力,来自何方
拉普兰首府的惊喜
特殊教育的深层感动
为弱势量身定做的教育
俄国边界的芬兰城镇
移民孩子的教育
俄罗斯与芬兰的历史课
你说,芬兰教育为什么成功?
为了教育,回到芬兰
美丽的雪城
Chapter 5 教育的未来
自重自爱的芬兰人
未来教师需要的能力
教育系学生的全新评选法
要平等还是“精英”
教育,芬兰的新品牌
教育,让全世界来取经
来芬兰念书,好吗
适合做执行长的民族
芬兰,你的前途似锦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根据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的研究,芬兰中学生阅读能力表现极为出色。虽然芬兰女孩的阅读力普遍高于男生,但芬兰男孩平均阅读力却是众多参与评比国家成绩中表现不错的。这除了奠基于芬兰整体社会的阅读能力一直以来都有相当的水准,更有赖于在一九九○年代初期,芬兰政府与许多民间机构组织不断的推动强化阅读的扎根。不仅各个学校长期推动阅读,芬兰的书籍协会、出版公会、图书馆协会、报业公会、期刊协会、教师协会等等都广泛长期参与,这就像一张绵绵密密、生生不息的网络,把芬兰男女老少紧紧的拥抱在书香世界的怀抱里。当整个社会不分世代、族群、性别都有了相当的共识,就是促使阅读平实化、平等化的最佳基础。我一直很爱看孩子们沉溺于书海中,全神贯注的投入、汲取故事情节。我原来以为两个孩子只是随意看看,但日复一日,我听到她们兴高采烈对谈著书上读到的冒险、惊奇、开心、伤感……,也听到她们告诉我说多么喜欢哪一位作家、哪几本书、哪一些故事情节的创意十足、哪几本经典已经被拍成电影……几十本书在她们的眼中,是一种透过阅读而自我满足的过程。在西方教育理念里,学校在孩子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引领学生阅读,这一点,从当初我们在美国就已见识到,一直到后来进入芬兰的国际学校,以及孩子分别陆续转到芬兰学校等,芬兰与欧美老师们理念一致的对于孩子最基本,最常见的要求,就是一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对父母的期待,也是多陪着孩子阅读。阅读的培养与引导,方法很多,但来自父母与家庭的陪伴和鼓励,绝对有极大效果。这一点,芬兰的父母与学校师长,一直都有相当普遍的共识;再加上芬兰基础教育的根基扎得稳,人民知识水准普遍不错,所以阅读习惯成了代代相传的良性循环。而孩子入学后,学校的系统化引导与鼓舞,是让阅读建立起平衡与平民的最佳根基。芬兰孩子们的每天家庭作业之一,就是“至少半小时的自我阅读”。“功课”中的这半小时,不是要学生再继续啃读制式的教科书,而是鼓励去读自己想看的书,用自我引发兴趣的方式,让他们沉浸在书籍的世界。这半小时的阅读,基本上是良心与荣誉制的自我要求,不会有制式化按表操课的白纸黑字阅读手册,去逐一记载念过的书名。学生读多、读少,是自己对自己负责,是自己要或不要建立起来的人生习惯。芬兰式的教法,是让大家快乐地先“见林”。基础游泳班让孩子和成年人都一样地在开朗、轻松的情境下,先“玩水”,而不是马上学“游泳”。不是一直强调要学什么自由式、蛙式的“标准”动作,而是先让大家在水波中浮沉自如、快乐逐浪,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自行换气、轻松游泳的乐趣!这在我们家长或是教师评鉴会上,可能看到会错愕,甚至昏倒,因为教学过程居然不是一个姿势、一种游法的反复练习、强调标准。有的家长会说,这样老师会不会太偷懒了点?这样教法,会有效果吗?有用吗?姿势不标准,会不会太丢脸了?但是,眼看孩子们在历经一段好像没有真正在“练习”游泳的课程后,她们却真的好喜爱去上游泳课,不仅学会了游,学会了跳水、潜水和自信满满的在深、浅水区换气前进,还随心所欲地从蛙泳变仰泳、仰泳翻成自由式,一举游上三五百米!这种看似既不严谨,又不要求动作标准,而用体验、鼓舞法的“玩乐”教学,却能让孩子们真心不怕水、以最自然的方式,如鱼得水般地畅游!也许有人真的比较认同俄国式严厉操兵的训练,让“适者生存、能者出头”,非人性地将不适者淘汰、贬抑。这种方式,适用于人口多到允许耗损的“大国”,反正人多不怕严选汰换。但对芬兰和北欧这些人口数目不多的“小国”,教育根本理念在于国家和社会没有本钱让任何一个孩子被制度早早地去“筛选”,从而贴上“落后”的标签。芬兰及北欧早早就认识到,孩子一旦跟不上学习,如果不从制度层面上去特意照顾和鼓励,那学习与教育就不平等、不均衡,最终就是整个社会都要为这些长大之后的孩子们,付出更大的社会成本,更糟的是这些国民素质缺口,即便再投入更多的资源矫正或改善,效果都有限了!仔细推敲芬兰的基础教育,的确是运用了很多元、很重视人性的方法与模式,希望能先启动孩子们学习上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学门与科目的了解,这就是“先见林,再见树”的长处。
后记
这本书一路写来的挑战,就是我该以何种方式呈现?该怎么写?脑子里塞满了六年来的生活、女儿在芬兰的学习、和芬兰数百位教育等人士的对话、超过50所学校与机构的参访,以及国际教育人士群聚研讨的见闻。我深怕有遗漏,而且总是经常出现新的想法与角度,一直苦思着……我知道,在人生不同阶段写这本书,文字、笔触和内容,必然不同。就如同国际研讨会中,任何一位芬兰专家来谈教育,都会有不同的着力点、专业背景与个人经验值。同一主题,遇上不同时间点、不同阐述者,诠释就会不同。但我也一直觉得,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必然要对整体社会人文环境都要有所认识。毕竟,所有知识与学问之间是相通的,而教育议题,牵涉的却绝对是社会各个层面。唯有社会上普遍建立起来的观念与想法,才是驱动任何改革的动力。当我听到亚洲许多国家的学者说,不可能、不适合,我们国情不同之时,我会试着跟他们说,有可能、会适合,因为这个教育体制,很人性、很务本;当然他们仍然会一脸狐疑地追着我问,为什么芬兰的教师,能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想不到,我在国际会场中,也能以当地人与外来人的双重身份,成为帮忙去诠释“外人”难以理解的芬兰现象的“代言人”。我想,这本书,就是我试着为芬兰基础教育所作的第一个诠释。不过,它终必要先告个段落。
媒体关注与评论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给他最好的人生。 ——阿赫 芬兰前总理“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并非教育的要诀。将人生看成一场与自己比赛的“马拉松”,不急不躁,不争不抢。对孩子的教育,你或许会有全新的体验。 ——《中国教育报》芬兰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是世界公认的教育体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教育是芬兰保持卓越的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注重教育公平、国民喜爱阅读、师资优良,都是芬兰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刘海峰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芬兰的教育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思路,在课程的三级设置、多种选修、轻松高考、可选式高考方面颇有建树,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榜样,不愧让世界教育界冠以“芬兰模式”的美誉。 ——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靳忠良我从心底认可芬兰的教育,教育是要讲可持续发展的,如果早早把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耗尽,怎么能算是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从今往后,我会把孩子放在人生的长河中去看待,不再只争朝夕。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实验小学教师 张亚华芬兰的义务教育是一个奇迹。 ——梁文道
编辑推荐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珍藏版)》:正在改变全球教育的典范,全世界父母和教育者都在效仿她,《经济学人》强烈建议欧美各国领导人“回芬兰学校上课”,全世界最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给世界。超越《虎妈战歌》《哈佛女孩刘亦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诠释真正的精英教育。见树又见林,先见林,再见树先启动孩子们学习上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学科“森林”的了解,效果远胜于对着一棵棵“树”的细部知识与标准动作反复演练,一磨再磨!人生是场马拉松人生真的不是一场需要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学习,不是为了夺冠军,争第一,而是为了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不做起点不公平的较劲所有的评估与考试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去改进,考试的目的,不是要给孩子带来挫折和惩罚,而是要让孩子和老师共同了解对于学科的认识到了哪里,最终求得大家共同进步。老师一样好。不用评比“平等、品质、公正”是芬兰教育不断强调的,芬兰的教师得到教育制度的最大信任,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善待学生,对学生有益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或自己的教学成果拿第一。不强调“精英”。却人人是“精英”教育体系不带头、不鼓动、不排名,希望落实相对的“平等”,以此为教育施政最基本的考量。毕竟,天才与精英是真正的少数。为孩子置身定做的教育为社会小众与弱势群体注更多的教育资源:智力不足、身体残障、移民的孩子,都保障相对公平的受教权与求知权,将他们努力转化成社会安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部分。用家庭教育赢过全世界芬兰父母从小就教孩子们读书,但却不把学业当成唯一,在与学校的沟通中,也不只在意孩子们的成绩。芬兰的家庭教育,是打造世界第一竞争力的基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