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著三国史话

出版时间:2009-03-01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吕思勉  页数:16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和三国文学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和地理环境之间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能完全信从史书记载和文学记载的观点,认为读史要审慎对待各类资料。    该书文字流畅,问题意识强,是一部难得的三国通俗渎物。    本书除收入《三国史话》16篇、《三国史话之余》4篇外,还将吕思勉生前写就的,收入其丛稿、札记和遗文中的与本书各篇相关或相近的关于三国人物、三国社会生活和三国社会组织的18篇考据性文章,作为附录放在文后,除了有利于读者加深了解史话中各篇的学术依据外,也供有志于更深入了解吕思勉三国研究的读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卅人。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两部通史:《白话本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五部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吏》、《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八部专史:《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宋代文学》、《中国制度史》、《中国民族史》、《吕著史学与史籍》和《文字学四种》。他还著有大量历史通俗读物。

书籍目录

楔子宦官外戚黄巾历史和文学后汉的地理董卓的扰乱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曹孟德移驾幸许都袁绍和曹操的战争赤壁之战的真相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替魏武帝辨诬从曹操到司马懿替魏延辨诬姜维和钟会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司马懿如何人司马氏之兴亡晋代豪门斗富附  录袁曹成败论魏武帝曹嵩之死诸葛亮南征考诸葛亮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奖率三军,臣职是当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马钧关羽欲杀曹公李邈姜维不速救成都孙策欲袭许边章、韩遂张纯之叛君与王之别罢社吞泥三国之校事

章节摘录

宦官讲起三国的纷争来,大家都知道其乱源起于后汉。后汉末年为什么会乱呢?大家都知道其根源是灵帝的宠信十常侍,因此而政治紊乱,引起黄巾的造反。因黄巾的造反,而引起刘备和孙坚的起兵。又因灵帝死后,少帝即位,国舅何进要诛戮宦官,而引起董卓的进京。因董卓的进京,而引起废立之事,又因此而引起袁绍、曹操等纷纷起兵讨卓,天下就从此分裂了。然则后汉的祸源,最大的便是十常侍,这还是人谋之不臧。写《三国演义》的人,说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有什么定数似的,恐怕未必其然了。然则宦官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历来读史的人,怕知道宦官之为害者多,知道宦官的来源者少。我不妨借此机会,和诸君谈谈。所谓宦者,大家都知道是曾经阉割的人。近代的俗语亦称为太监。那是因为在明朝,他们所做的官,有二十四个,都称为某某监之故,这是不难解的。然则何以又称为宦者呢?在后汉时代,这一种人威权很大,败坏政治很利害,所以写《后汉书》的人特地替这一班人做了一篇传,名为《宦者列传》,《宦者列传序》里说:“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这句话,和我们通常的见解有些不符。通常的见解,都以为宦官就是阉人,现在却说光武中兴之后,宦官才全用阉人,那么,自此以前,宦官就并非阉人了。所以有人疑心这“宦”字是错的,说当作“内”字。然而他这句话,实在是错的。宦字的意思,本来并非指阉割。而宦官二字,亦本非指阉割的人所做的官。我们所谓五经,中间有一部唤做《礼记》。《礼记》的第一篇是《曲礼》,《曲礼》里有一句:“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学就是进学校,宦是什么呢?须知道古代所谓学校,和现代全然不同。现代的学校,必须要传授些知识技能,古代的学校则全无此事。古代的学校亦分为大学小学,所谓小学,只是教授一些传统的做人道理以及日常生活间的礼节,如洒扫应对进退之类。又或极粗浅的常识,如数目字和东西南北等名称之类。根本说不上知识,更无实际应用的技能。至于大学,其中颇有些高深的哲学,然而宗教的意味是很浓厚的。《礼记》里又有一篇,唤做《文王世子》。《文王世子》说:当时大学中所教的,是诗、书、礼、乐。这并不是现在的《诗经》《书经》《礼记》等等。须知古代的人研究学问的很少,而古人的迷信,却较后世人为深。当时的人对于一切问题的解释,都含有迷信的意味。所以在后世,学术和宗教是分离的,在古代则是合一的。所以古代的学问只存于教会之中,而教育权也操在教会手里。古代教会中非无较高深的学问,然总不能全脱离宗教的意味。至于实用的知识技能,则是他们所看轻的,学校里并不传授。所谓诗、书、礼、乐:礼即宗教中所行的礼,乐即宗教中所用的乐,诗就是乐的歌辞,书大约是宗教中的记录。在古代,历史和宗教中的经典,也是分不开的。印度和西藏都是如此。古代学校中有所谓养老之礼,其仪式非常隆重。天子对于所养的老人,要自己割好了肉,捧着酱送去请他吃。吃了,还要自己斟酒,给他漱口,就因为他是一个宗教中的长老,与不带迷信色彩的师长不同。《礼记》上还有一篇,唤做《王制》。《王制》里有一句说:“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释奠是一种祭祀之名。发兵出去,打了胜仗,回来却在学校里去举行祭礼,就可见古代学校不是一个学术机关,而其宗教意味极为浓厚了。古书上说学校制度的地方很多,不能全说他是子虚乌有,然而从没见古书上记载一个人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知识技能,就是为此。然则古人没有应用的知识技能么?不然。我们知道:所谓三代之世,已有较高度的文明,其时有许多事情,已非有专门知识技能不能办,就是现在所传的几部先秦子书,其中包含专门的知识技能也颇多,不能说全是后人伪造的。然则古人的知识技能,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从宦之中得来。古人解释宦字,有的说是学,有的说是仕,的确,这二者就是一事。因为在古代,有些专门的知识技能,就是在办理那件事的机关里,且办事且学习而得的,从其办事的一方面说,就是仕。从其学习的一方面说,就是学。读者诸君,总还有读过《论语》的,《论语》的《先进篇》有一段,说:“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路再鲁莽些,也不会主张人不学就可以办事。子路只是看重且办事且练习,而反对不能直接应用的知识,和现在的人看重应用技术,而藐视高深学理一般。这就是重视宦而轻视学。汉时皇室的藏书,由刘向和他的儿子刘歆编成一部书目,谓之《七略》。班固《汉书》的《艺文志》,大部分就是抄录他的。他对于每一类的书,都有推论这种学问从何发源及其得失的话。其论先秦诸子之学,都以为是出于一种官署,就是为此。然则宦就是在机关中学习做公务员。公务员中,自然有出类拔萃,有学术思想的,就根据经验,渐渐地成立一种学术了。越说越远了,这和后世所谓太监者何干呢?不错,听我道来。刚才所说的,只是宦的正格。譬如现在机关中正式办理公务的公务员。现在机关中不有名为公务员,而实在无事可办;或者只是替长官办理私事的么?在古代亦何尝不是如此。所以秦始皇少年时,有一个人唤做嫪的,和他的母亲奸通了,嫪自然阔起来了,于是“诸客求宦为嫪舍人干余人”。这句话,见于《史记》的《吕不韦列传》里。这所谓宦,哪里是在什么机关里学习什么公务?不过在他家里做他的门客罢了,所以要称为舍人。娌的舍人固然极一时之盛,然而古代的贵族,决不止嫪一个人有舍人。这种在贵族家里做舍人的,都谓之为宦。所以“宦”字又有一个训释是“养”。“养”字可从两方面解释。他们是他们主人的食客,是他们的主人养活他的,所以谓之养。亦可以说:他们是以奉养他们的主人为职务的,所以谓之养。此等门客,皇帝名下自然也是有的,这便是所谓宦官。中常侍即宦官之一。在前汉时,并不一定都用阉割过的人,到后汉光武帝之后,才专用此等人。所以《后汉书·宦者列传序》要说“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了。然则阉割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说到这里,又有一件有趣味而且又有些意义的事情。诸位知道刑字是怎样讲的呢?在下发这个问,逆料诸位一定会说:刑字不过是惩罚的意思,所以把人拘禁起来,剥夺其自由,也是刑的一种。然而古代的刑字,却不是这样讲的。在古代,必须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使之成为不能恢复的创伤,然后可以谓之刑。“十三经”里,有一部书,唤做《周礼》。《周礼》全是记古代所设的官及各官的职守的。其体例,极似明清时的《会典》。须知《会典》原是依据《周礼》的体例编成的。不但《会典》的体例是摹仿《周礼》,就是隋唐以后的官制,其大纲也是摹仿《周礼》制定的。《周礼》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后世就摹仿之而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周礼》的地官司徒,就是后世的户部,是管理人民的。治理地方的官,都属司徒管辖。他们都可以治理狱讼。狱便是现在所谓刑事,讼便是现在所谓民事。然而他们所用的惩罚,只能到拘禁和罚作苦工为止。如要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那是要移交司寇办理的,司寇便是后世的刑部,其长官称为司寇,寇是外来的敌人。听讼之官谓之士,其长官谓之士师,师字的意义是长,士师就是士的长,士则本是战士的意思。然则古代用兵器伤害人的肉体,使其蒙不可恢复的创伤,其根本,实在是从战争来的,不是施之俘虏,就是施之内奸。后来社会的矛盾渐渐激化了,才有以此等惩罚施之于本族,用之于平时的。然而管理本族人民的机关里,还是不能用。这一因其为习惯之所无,一亦因此等施刑的器具及其技术,本非治理本族的机关里所有,所以非把他移交到别一种机关里不可。把现在的事情比附起来,就是从司法机关移交军法审判了。古代有所谓五刑,都是伤害人的肉体的,便是墨、劓、剕、宫、大辟。墨是在脸上刺字;劓是割去鼻子;剕亦作膑,是截去足指;宫,男子是阉割,女子是把她关闭起来;大辟是杀头,这是伤害人的生命的,和墨、劓、剕、宫又有不同,所以又称为大刑。五刑对于男子,都是伤害身体的,独宫刑对于女子不然,不过是拘禁。这亦可见伤害肉体之刑,原起于军事,因为在军事中,女子倘或做人俘虏,战胜的人还要用来满足性欲,所以不肯施以阉割,于是自古相传阉割之刑,只对于男子有之。到后来,要将此刑施于女子,就只得代以不伤肉体的拘禁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解释古事、批评古人,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不过要很谨慎,限于可能的范围以内罢了。谨守着这个范围,我们能说的话,实在很少。然在这些少的话中,却多少见得一点事实的真相。其意义,要比演义等假设之以满足人的感情的,深长得多。  ——《吕著三国史话·历史和文学》 赤壁之战,曹操固然犯着兵家之忌,有其致败之道,然而孙、刘方面,也未见得有何必胜的理由。      ——《吕著三国史话·赤壁之战的真相》

编辑推荐

《吕著三国史话》文字流畅,问题意识强,是一部难得的三国通俗渎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吕著三国史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0条)

 
 

  •   这本书入手的时候传说是各种版本当中收录最全的本子 。入手之后是发现09年中华书局出的新版。装帧印刷也大约算得上乘。 话说关于三国这段历史近来年火热,其功劳莫不过于易中天的品三国。我也承认作为通俗历史来说,其讲述着实有点意思。但是如果只知易中天而不知吕思勉,似乎又有一点悲哀。 约莫一个甲子之前,吕思勉先生就在报纸上面连载现在我手头上的这本《三国史话》。可以说走在了历史通俗化创作的前头。我读罢之后可以这是吕思勉先生唯一一本通俗历史著作,其他都是专业性作品,读来自然也不会轻松了。 阅读《三国史话》期间我还特地翻出书橱里面沉睡了很久的《品三国》。果不其然,易中天书中很多的观点都是引自这本《三国史话》,足见这本书的地位。 我尝试了比较一下之后发现,易中天是幸运的。他的书里面可以援引那么多大师所下的结论,再加上史籍的旁征博引,讲述起来自然是左右逢源。而吕思勉先生的我几乎看不到他援引他人的研究成果,所有的材料都是出自史书。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论断也都是他自己小心考据之后所下,比如其中的为魏武帝辩诬和为魏延辩诬的篇幅,我读来回想多年以前吕思勉先生果真不愧史学大师之名。几年前易中天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全国媒体上下可谓引起轩然大波,而多年以前吕思勉先生的言论却是鲜为人知。 相比之下,我并不是说品三国不好。想当年这一系列的讲座开全国历史热风气之先,其后的诸多通俗历史作品莫不是受其风气影响,就这一点来说品三国贡献极大。然而就我的阅读记忆来说,品三国着重了从人性的角度去剖析三国人物,而读完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我发现他更多的联系了很多当时社会与三国这段历史,还有如东汉的宦官现象和外戚现象以及从黄巾起义看宗教的一系列特性的讨论,这些都似乎是品三国所没有的。 所以一甲子之后,这本薄薄的《三国史话》,仍然有一读的价值。
  •   这本小书内容不多,每篇的篇幅也不大,但视角独特,见地精辟,非对历史有精深研究者不能为也。吕先生是民国四大史学家之一,据传他把二十四史通读数遍,对中国历史有独到见解。这本三国史话对一些约定俗成的观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得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因而在易中天的品三国中引用了他不少的观点。这本书尽管是一本汇编集,但尤如一本吸引人的小说,让人一气读来不忍释卷!
  •   尽管成书于解放之前,但先生的确是秉着浅显易懂的原则去创作的。于我这样历史门外汉而言,书中所述的观点,击溃了我过去从历史课本上习染的一些痼病。尤其对于三国这段演绎在民间的大众故事,从历史学者的视角去重温,真真感觉到本来复杂的历史竟然是活在自己的偏见里。
    比起CCTV-10,易中天的讲解,吕的《三国史话》剔除了商业操作、个人表现的现代成分。如果说过去的评书就是在茶馆里经由说书人演绎、夸张而背离了历史的真相的话,那么CCTV-10的节目,难免是在千家万户通过电视媒体对历史的再一次演绎,只不过这次演绎迎合了大众的新口味,至于究竟有多少真相包含其中,非得如吕先生所言了——历史上的好多事情都却不可尽信。
  •   《吕著三国史话》,书的质量很好,字迹清晰,纸张就一般了
  •   这本书对我来说,不能说一个喜欢,因为之前已经买过一本,而且还跟吕思勉的中国史比较。这本三国据说评论不错,但是对于一个喜欢他的书的迷来说,这还不够!首先,这本书不知道有没删减,文字太少了。其次,我看那本中国史(好像是本教科书),其中不少先生的感慨,为何这本书就风格一变?在我看来,这本书还是不能超过那本中国史某十七岁,可能见解狭隘,希望高人指点。
  •   这本书很不错作者治史的态度很严谨易中天老师讲三国时都从中引用了很多内容
  •   很不错的书 大师手笔 大众视角 普及三国史正合适
  •   吕版三国真的很客观 好看
  •   史学大家的东西看着就舒服,易中天讲三国采用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
  •   性价比很高,可以多角度了解三国的历史,只是书面有点赃物,不知是怎么弄的!
  •   告诉泥一个不一样的三国,历史不可只听一家之言。
  •   对熟悉的三国历史分析介绍
  •   大师级的书籍,增长知识,是阅读《三国演义》的不可多得的辅导书。
  •   不同的角度解读三国
  •   读懂三国
  •   真正的三国研究书籍,早就想买
  •   书很薄,带有地图、画像。重于《三国志》《魏书》《晋书》《蜀书》等的比较,以确认历史真相。对这段历史不怎么了解的读者,初读此书恐怕有困难。佩服吕思勉先生的比较、鉴别眼光。书趁着中午晚上下班的时间看的,两天就看完了,还是很有收获的。
  •   很好,配合三国演义或电视剧和品三国看不错
  •   经典,喜欢三国
  •   三国三国
  •   薄薄的一本,没什么压力,但要知道三国发生了什么,不能看易中天,得看这样的书
  •   比以往的任何三国书都有可读性,受益匪浅
  •   限时抢买的,才5块的,没想到还真不错,吕思勉是历史大家,写的东西应该不错。更喜欢的是书的封面很简单、干净,没有乱七八糟的修饰,还有塑封,很好。这种价位买到这种书真是超值,希望当当多搞点大力度的限时抢。
  •   吕思勉的书,学历史必看
  •   每个人都应该读读吕思勉先生的著作
  •   吕著皆为高论,我辈不得枉评
  •   吕思勉是大家,他的观点值得一观
  •   以史为镜知得失。多读史书还是很有用的。
  •   吕思勉老师的书,值得一看。
  •   还没仔细看,吕思勉的同学应该不会差
  •   吕先生果然是太师阿,感觉通俗易懂!!
  •   吕先生的书很好,值得阅读。
  •   吕先生的书内容有保证,中华书局印刷有保证
  •   吕大家的书没错的
  •   吕老师的书值得一看
  •   作者的笔下不光使历史,更有难得的感悟与独到的见解,更难得的是其中颇为讲究的文白相间的用词,大师的确让人敬佩,
  •   很喜欢大师写的东西,就想把读者带入了那种情境中去,了解古典文化也很好啊
  •   史学四大家的作品,值得一读
  •   看名家读历史
  •   参合其他作品一起看,这是我们所需要的历史教育。绝对值得一读。
  •   有观点,有想法,通俗易懂
  •   很值,民国史学大师之作,以后细读。
  •   不愧是史学大家!
  •   才华横溢,就是不在于文章的长短,作者的才华与智慧都会拦也拦不住。
  •   文字读起来有点累,但还是不错的
  •   对于历史,还是要看原来的老人们写的书,譬如这本
  •   比较严谨吧,不是那种戏说的历史
  •   很好的一本书,好好读
  •   就是大师啊!通俗的写都透着大师风范。值得收藏!
  •   经典著作,价格便宜。
  •   解释古事、批评古人,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不过要很谨慎,限于可能的范围以内罢了。谨守着这个范围,我们能说的话,实在很少。然在这些少的话中,却多少见得一点事实的真相。其意义,要比演义等假设之以满足人的感情的,深长得多
  •   该好好去读
  •   还没开始读,不过包装 很好
  •   大家作品,值得反复读,读一次有一次不同的心得
  •   牛的不的了的书,便宜,有内涵、有质感!感谢当当!
    很景仰作者!
  •   内容提炼较好,适于普及知识
  •   期待中......
  •   这本书非常好,又便宜又精彩~
  •   我喜欢这本书,精装
  •   是一本他人看过的书封面已经折的很旧。
  •   值得一看,值得学习
  •   很久前就想看了。
  •   看着价钱!看这价钱!
  •   一直喜欢这样的大家之作,多买一本
  •   很好,就是书有点旧了
  •   无穿越,无戏说!休闲娱乐者缜购!吕老著述,严谨,科学!
  •   好,好,性价比非常高。
  •   早有耳闻,收藏了!好书!好当当!买了不后悔啊!
  •   大师之作,言之有物,正本清源,重在矫误
  •   书好,送货快,送货人员服务态度好
  •   凑单买的~挺好的~
  •   包装精美,送货很快,价位便宜,物有所值
  •   看看大师是怎样举重若轻的。
  •   不用多少了,看吧
  •   特价的时候买的,很合算
  •   这个价位,太值了。。书不错
  •   大致翻了一下,还行
  •   真得挺不错。
  •   书比较好,也能把事情说得明白。喜欢…
  •   很感慨,当年的大师啊
  •   挺好,送货也快
  •   很超值。希望当当经常做这种活动。
  •   经典,略显简略
  •   大家的作品很不错!
  •   一个最大收获,所谓“道教”原来是这样来滴。推此及彼,其他的宗教呢?
  •   吕著三国史话,大师的书,值得一看!通俗易懂,不同于三国演义,给自己补充一些关于三国的史实1
  •   三国史话是研究三国史的经典著作,易中天讲三国也用里面的东西!
  •   易中天品三国中很多观点就是从这扒的,吕思勉先生在易中天那出现过多次,史学大家的作品非常好
  •   易中天在品三国中多次引用吕思勉的观点。
  •   此篇是《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之一种。
  •   从新的视角了解了一些三国知识
  •   三国的历史太复杂了啊
  •   吕思勉精通各代之史,洵为大家。
  •   很值得一读的历史书
  •   茶余饭后的小品文
  •   很好,很不错啊,还会再来的
  •   一般,适合历史戏人读。
  •   质量粉好!!!
  •   吕老师的著作
  •   随便读一读,一般般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