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自传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青年  作者:埃德加·斯诺 编  页数:291  
Tag标签:无  

前言

《毛泽东自传》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中国革命史上极其重要的文献。该书由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10月间在陕北保安(今陕西志丹县)采访毛泽东时笔录而成,英文最早于1937年7月至10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的ASIA(《亚细亚》)月刊,中文最早由汪衡翻译,亦以连载形式从1937年8月开始发表于复旦大学《文摘》杂志(后改名《文摘战时旬刊》),并于同年11月1日公开出版单行本图书(11月20日再版),由潘汉年(时任八路军上海办事处主任)题写书名。在解放前的“国统区”,真名实姓地公开出版共产党领袖的传记,非常罕见。《毛泽东自传》系毛泽东口述并亲自修改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迄今为止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70年来,作为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超级畅销书,《毛泽东自传*采访、写作、翻译、编辑和出版的历史,是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的一个神话。在20世纪30、40年代,它一经问世即有四五十种不同版本(大量为汪衡译本的翻版书)面世畅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中国革命;“文化大革命”时被改名《毛主席的回忆》等大量翻印;2001年9月,《毛泽东自传》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影印再版,轰动海内外,可谓经典人物传记和励志读物,被誉为“中国第一自传”。随后,经过七年的努力,笔者从版本学角度对毛泽东早期传记进行考察,去伪存真,完成了《毛泽东自传》的源流考证工作,著述《解谜

内容概要

  《毛泽东自传》是毛泽东口述并亲自修改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的极其珍贵的重要文献,也是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可谓“中国第一自传”。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笔录,最早于1937年7月至lO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ASl A(亚细亚)月刊,中文最早由汪衡翻译,亦以连载形式于1937年8月至11月发表于上海《文摘》杂志(后改名《文摘战时旬刊》),并于1937年11月1日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了单行本。  《毛泽东自传》是一部充满传奇的红色超级畅销书,是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的一个神话。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翻译出版时即有五六十种不同版本面世畅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中国革命;“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改名《毛主席的回忆》等大量翻印。2001年9月,《毛泽东自传》重新再版,轰动全国,可谓经典人物传记和励志读物。  本版系“中英文插图影印典藏版”,将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中文单行本、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中译本原刊和最早的《毛泽东自传》英文版原刊进行了影印,完整地呈现了《毛洋东自传》的历史原貌,具有极高的史料、版本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译者:汪衡 解说词:丁晓平 编者:(美国)埃德加·斯诺埃德加·斯诺,一九0五年七月十九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城。父亲是一名小印刷厂的老板。一九二五年就读密苏里大学新闻系,一年后开始旅行探险,并开始为报刊写稿。一九二八年,二十三岁的斯诺来到中国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后兼任《每日先驱报》等报刊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一九三0年前后,他遍访中国东北、内蒙古、台湾和西南各省,并到日本、朝鲜、印度、缅甸作长期旅行。一九三一年报道了“九一八事变”,并目睹报道了一九三二年的淞沪抗战和一九三三年的热河抗战。他在上海与海伦·福斯特(尼姆·韦尔斯)相识恋爱,一九三二年结婚后迁居北平,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担任讲师。在北平,他和中国爱国青年学生一起参与策划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和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其间,他先后与宋庆龄、鲁迅等结识成为好朋友。一九三六年,怍为第一个打破国民党蒋介石对中共红区十年新闻封锁的西方记者,进入陕北,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高层和红军将士亲密接触,以客观、公正、诚实的品格写下了震撼世界的不朽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并从此开始了与毛泽东长达三十五年的交往。斯诺目睹了遭受列强殖民主义瓜分和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旧中国与旧中国的黑暗腐败统治,亲身体验了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艰苦生活,从而理解并同情、支持中国革命。他是第一个冒险进入红色苏区报道中国革命的西方记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采访并撰写“毛泽东自传”的人,是第一个将“皖南事变”的真实情况公布于世的人,是第一个翻译鲁迅先生作品的美国人,是第一个报道上海抗战的美国记者,是第一个报道新中国的美国记者。是第一个报道“文化大革命”的外国记者,也是第一个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和毛泽东一起参加国庆大典的外国记者。在旧中国,他曾因此两次被国民党吊销外国记者特许证,并在一九四一年被迫离开中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受美国“麦卡锡主义”迫害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迁居瑞士。斯诺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人民和平友好的使者,他是中美人民友谊的“活桥梁”,被誉为中美友好的“报舂燕子”。一九七二年二月十五日病逝于瑞士埃辛斯村的“双马别墅”。临终遗言:“我热爱中国。”他的一半骨灰安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生病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派出专门的中国医疗小组去为他治病;一九七三年十月十九日,中国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为埃德加·斯诺先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都是第一次。斯诺著有《远东前线》《红星照耀中国》《为亚洲而战》《红色中国杂记》《复始之旅》《今日红色中国:大河彼岸》《漫长的革命》等十一部作品。

书籍目录

敬致读者01  简体中文版第一章  一颗红星的幼年第二章  在动乱中成长起来第三章  揭开红史的第一页第四章  英勇忠诚和超人的忍耐力02  附录毛泽东论中的中日战争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小传毛泽东印象记03  1937年ASIA原刊影印04  1937年黎明书局初版影印05  1937年《文摘》原刊影印

章节摘录

插图:我交给毛泽东一大串有关他个人的问题要他回答,我为我的爱追根究底感到很不好意思,几乎就像一个日本移民官员应该——然而却没有——为他的无礼唐突感到不好意思一样。对于我在不同事情上提出的五六组问题,毛泽东一谈就是十几个晚上,但很少提到他自己或者他个人在谈到的某些事件中的作用。我开始以为,要想他给我谈谈这方面的详细情况是不可能的了:他显然认为个人是不关重要的。他也像我所遇见过的其他共产党人一样,往往只谈委员会啦、组织啦、军队啦、决议案啦、战役啦、战术啦、措施啦等等等等,而很少谈到个人的经历。有一段时间,我以为这种不愿详谈私事,甚至不愿谈他们同志们的个人功绩,也许是出于谦虚,或者是对我有所顾忌或怀疑,或者是考虑到其中许多人头上悬有赏格的缘故。后来我才发现,与其说是出于上述的原因,还不如说是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实在不记得那些个人琐事了。当我开始收集传记材料的时候,我一再发现,共产党人是能够说出青少年时代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的,但是一旦他参加红军以后,他就把自己给忘掉在什么地方了;如果你不是一再地问他,就不会听到更多关于他自己的事情,你所听到的只是关于红军、苏维埃或党的故事——这些名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大写的。他们能够滔滔不绝地谈每次战役的日期和经过,他们进进出出别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无数地方的情况;但是这些事件对他们只有集体的意义,不是因为他们作为个人在那里创造了历史,是因为红军曾经到过那里,而在红军后面的是他们为之战斗的那个意识形态的整个有机力量。这是一个有趣的发现,却造成了报道的困难。一天晚上,当我的其他问题都得到答复以后,毛泽东便开始回答我列为“个人历史”的问题表。他看到“你结过几次婚”这个问题的时候微笑起来。后来传出谣言说我问毛泽东有几个老婆,但是他毕竟是主张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不管怎样,他是不大相信有必要提供自传的。但我力争说,在一定程度上,这比其他问题上所提供的情况更为重要。我说:“大家读了你说的话,就想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再说,你也应该纠正一些流传的谣言。”我提请他注意关于他的死亡的各种传说,有些人认为他能说流利的法语,有些人则说他是一个无知的农民,有一条消息说他是一个半死的肺病患者,有的消息则强调他是一个发疯的狂热分子。他好像稍微感到意外,人们竟然会花费时间对他进行种种猜测。他同意应该纠正这类传说。于是他再一次审阅我写下的那些问题。最后他说:“如果我索性撇开你的问题,而是把我的生平的梗概告诉你,你看怎么样?我认为这样会更容易理解些,结果也等于回答了你的全部问题。”“我要的就是这个!”我叫道。在以后接着几个晚上的谈话中,我们真像搞密谋的人一样,躲在那个窑洞里,伏在那张铺着红毡的桌子上,蜡烛在我们中间毕剥着火花,我奋笔疾书,一直到倦得要倒头便睡为止。吴亮平(即吴黎平)坐在我身旁,把毛泽东的柔和的南方方言译成英语,在这种方言中,“鸡”不是说成实实在在的北方话的“扩,而是说成有浪漫色彩的“ghii”、“湖南”不是“Hunan”,而是“Funan”,一碗“茶”念成一碗“ts’a”,还有许多更奇怪的变音。毛泽东是凭记忆叙述一切的;他边说我边记。我在上文已经说过,我记下的笔记又重译成中文,加以改正。除了对耐心的吴先生的句法做了必要的修改以外,我并没有把它做文学上的加工。下面就是这样做的结果。我于一八九三年一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我的父亲是一个贫农,当他年轻的时候,因负债累累,便去投军,他当了一年多的兵。后来他回到我生长的村上,由于拼命地节省,他靠着做小生意和其他事业赚了一点钱,设法赎回了他的田地。这时,我家有十五亩田,成为中农了。在这些田中,每年可以收获六十担谷。全家五口每年一共消费三十五担——这就是说,每人约七担——这样,每年可以多余二十五担。靠了这个剩余,父亲积聚了一点资本,不久又买了七亩田,使我家达到“富”农的状态。这时,我们可以每年在田里收获八十四担谷。当我十岁,我家只有十五亩田的时候,一家五口是:父亲、母亲、祖父、弟弟和我自己。在我们增加了七亩田之后,祖父逝世,但又添了一个小弟弟和两个妹妹。不过我们每年仍有三十五担谷的剩余,因此,我家一步步兴旺起来了。这时,父亲还是一个中农,他开始做贩卖粮食的生意,并赚了一点钱。在他成为“富”农之后,他大部分时间多半花在这个生意上。他雇了一个长工,并把自己的儿子们都放在田里做工。我在六岁时便开始耕种的工作了。父亲的生意并不是开店营业的。他不过把贫农的谷购买过来,运到城市商人那里,以较高的价格出卖。在冬天磨米的时候,他另雇一个短工在家里工作,所以在那时他要养活七口。我家吃得很节省,但总是够饱的。我七岁起,就在本村一个小学读书,一直到十三岁。每天清早和晚上,我在田里做工。白天就读《四书》。我的塾师管教甚严。他很严厉,时常责打学生。因此,我在十三岁时,便从校中逃出。逃出以后,我不敢回家,恐怕挨打,于是向城上的方向走去,我以为那个城是在某处一个山谷里面的。我漂流了三天之后,家里才找到我。这时我才知道,我的旅行不过绕来绕去地兜圈子而已,一共走的路程不过距家约八里。但,回家之后,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情形反而好了一点。父亲比较能体谅我了,而塾师也较前来得温和。我这次反抗行为的结果,给我的印象极深。这是我第一次胜利的“罢工”。我刚认识几个字的时候,父亲就开始要我记家账了。他要我学习打算盘,因为父亲一定要我这样做,我开始在晚间计算账目。他是一个很凶的监工。他最恨我懒惰,如果没有账记,他便要我到田间做工;他的脾气很坏,时常责打我和我的弟弟们。他一个钱不给我们,给我们吃最粗粝的东西。每月初一和十五,他总给雇工吃鸡蛋和咸鱼片,但很少给过肉。对于我,则既没有蛋也没有肉。我的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妇人,慷慨而仁爱,不论什么都肯施合。她很怜惜穷人,在荒年,她常常施米给那些跑来乞讨的人。不过在父亲面前,她就不能这样做了。他不赞成做好事。家中因了这个问题时常吵闹。

编辑推荐

《毛泽东自传》尘封70年,首次揭开神秘面纱。最早的中文单行本影印,最早的中译本原刊影印,最早的英文版原刊影印最珍贵的收藏,不可不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毛泽东自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有效内容集合在一起不走3页
  •   以前受某些舆论影响对毛主席有过偏见,而且现在某些报道好像把国民党时期描绘得比新中国还要好。看了《潜伏》总是想为什么有那么多国民党官员、以及他们的子女、为国民党服务的人会追随毛主席去从事革命;既然国民党很好,为什么他们还要甘冒杀头风险?那时候毛主席没有给他们金钱、享受、官位,那么到底是什么吸引着他们。了解毛主席才能了解为什么,看了这本书,以及《毛泽东传》,才一点点地了解毛主席的思想,了解毛主席的伟大,毛主席真的是我们这个民族最能引以为自豪的英雄,是一代圣杰。绝不输于耶稣、穆罕默德和释迦摩尼。如果我们这个民族能够认真听从他的教诲,那么我们的民族绝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   还不错,但只有37年以前的,内容太少了!
  •   有助于了解开国先辈的个性,比起电影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己经被神化的形象,透过这本书能够贴近实际,了解伟人的历程。这本书有用的内容只有一半,另一半从后往上翻是一些旧文稿的图片。
  •   书是图文并茂的那种,还行,就是买的时候没注意看里面还有一些英文,看不太懂哦
  •   这本书实在财大一家书店里面看到的,后面的一些影印资料确实值得收藏,了解毛主席,了解历史,这是本好书!
  •   除了内容少其他都好
  •   全书190页,是汪衡先生翻译的,是采用的那种不伤眼的比较偏黄的纸张,封面题字是潘汉年先生的。这本书是斯诺写的,早在1937年11月就出版发行过了,开篇有毛译东的亲笔题词和毛泽东在陕北的相片以及和夫人贺子珍的合影。篇幅不长,正文就六十来页,后面是当年出版时的影印本,应该也算是比较珍贵的史料了,不过文中有一些错漏之处都是根据《西行漫记》改写过来的,《西行漫记》在家中曾有过一本,是叔叔当兵时从部队带回来的,大概是七十年代的版本,不过我以前是没有兴趣读的,有机会回家时可以翻来看看,与这本作一下对比,因为感觉这本书与《西行漫记》上有一些出入比较大。杨开慧的妹妹曾是嫁与毛泽东的弟弟的,不过后来杨开慧是与其妹妹一并被杀害的,但是斯诺的述说中好象是说杨的妹妹不所下落,而此书据说是当年毛泽东亲口对作者谈起的,并在作者写好后经人翻译后交与毛泽东修改过才正式出版的,在一些人名,历史时期等方面应该不至于会有多大的出入的,而此书都是依据《西行漫记》作了订正,所以要比较之后才能作出评判。作为珍贵史料保存还是不错的,不过由于历史久远了后面影印本里的许多相片都早已模糊几乎看不清楚,非常可惜。
  •   评论里很多买家说的都是对的。
  •   给妹妹买的,挺好的吧,应该。。。终于知道地址可以怎么改了。。。
  •   恩 还不错的一本书 值得一看
  •   图文并茂讲述毛泽东战斗传奇的一生
  •   这是一部经典作品,买来收藏。
  •   喜欢版面的设计和内容~发货也很快
  •   我在新华书店买的这本书,是原价买的,内容是由斯诺当年采访毛泽东时翻译过来的......有英文版,图片也清晰......毕竟是毛泽东自己说下的话,有史料价值...非常不错....但这里的书我不知道是不是正版
  •   书皮被摩擦过,且很明显
  •   书本的纸页发黄,封面有脱落。
  •   想买这本书到新华书店看看这本书就知道怎么样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