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日报社 编 页数:216
内容概要
南通人很会种田。20世纪70年代末,曾听一位资深的农业专家感叹地说:南通,是全国少数几个复种指数最高的地方之一。一块田,一年之中,根据季节变化,又是轮作,又是间作,创造出数十个套种模式,能收获好几熟。当时,《新华日报》有位老记者曾写过一篇颇具影响的报道《一亩田的产出有多少?》就是夸奖南通人会种田。那时曾有一个说法:南通人用绣花的功夫种田。 30年过去了。会种田的南通人做出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呢?他们给了社会一个惊喜,也给了自己一份自豪——他们把一个即将全面小康的南通,奉献在世人面前。他们把高楼建到了雪域高原,他们把风力发电矗立在黄海之滨;他们把跨国公司引进家乡这块热土,他们在万里之外的非洲经营自己的床上制品;一艘艘航行大洋的巨轮在他们手中下水、起锚,百年期盼的“大学、大港、大桥”在他们身旁美梦成真;他们把“中国近代第一城”打扮得美丽而宜人居,他们又将无数各种风格与色彩的居住小楼装点在广袤的江海平原;他们为这个社会频送文明新风,他们又为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创造新鲜经验;经济转轨他们转出了全面协调发展,社会转型他们转上了现代社会阶梯…… 会种田,说明南通人很有内在潜力。这是学习与智慧的潜力,这是肯勤劳、能吃苦、坚忍不拔的潜力,这是综合各种变数(天气、土地、种子、肥料、工具、技术等)总体把握与判断的潜力,这是随时总结经验教训、尽量不在同一个地方犯同一种错误的潜力……但潜力能否释放,特别是能否在一个广阔的空间里释放,这常常不是由微观的个体所能决定的。是改革开放的大政策营造了一个大环境,这是一个激发活力与激情的大环境,这是一个让一切智慧和能力通向广阔天地的大环境,这也是一个发挥潜力所需要的各种要素能自由流动的大环境……南通人特有的禀赋与这样的环境一结合,就创造了当下南通的繁荣。 南通人面前的天地广阔了,但他们没有放弃种田,相反,他们更会种田了。江海平原上冒出了一个个专业村,一方方设施农业,一个个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基地……当告诉你出现了“一亩田的产出”达数万元的领先者,当告诉你现代设施农业一年所种已不是过去的复种指数所能描述,当告诉你在种田的综合变数中已增加了现在生物工程的新技术……这,几乎是在同时告诉你一个更深刻的变化:南通人的潜力在变化,在提高,在发展。改革开放,既充分释放了人的潜力,又在不断地培育人的新潜力。正是这个活力泉涌的社会,使南通人如鱼得水,使从日新月异的南通大地上走来的新一代南通入,抱负更大,潜质更高。
书籍目录
序 从会种田到会发展,周世康引子第一章 神奇的土地20世纪70年代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将南通地区的成陆史和人类活动的历史一下子上推了3000余年沧海桑田,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南通这片既古老又年轻的神奇土地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千里沃土,依江傍海,旱能灌,涝能排,自古以来这里就被誉为“崇川福地”20世纪初叶,因为一个人在这里进行的一个伟大的实践,这里曾被誉为“中国最进步的城市”和“模范县”第二章 江海潮起迅速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全市上下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南通在改革开放初期一跃成为全国“明星城市”全力争取,终于被国家列为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南通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头班车第三章 走出家园闯天下最早走出家园闯天下的南通农民不怕吃苦,钻研技术,干起了别人不愿干的泥瓦匠和木匠活,离乡不离土,掘得了第一桶金从躲在国营的夹肢窝下,到集体,到民营、股份制,南通铁军如今已拥有60万精兵强将,从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各地,建筑业如今已成为南通的支柱产业南通各地农村通过兴办民营企业和向外转移等途径,共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200多万人。走出家园闯天下,闯出了全国最大的家纺城、“中国电动工具第一城”……第四章 冲破思想上的天堑面对南通与苏南差距越拉越大的严峻形势,南通全市上下开展了“城市的潜力在哪里”的大讨论,以求得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两院”院士吴良镛提出的“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命题,使南通人为之一振,决心“弘扬先贤伟业,续写时代辉煌”包容会通,敢为人先,南通人民在城市精神的大讨论中赢得了自尊、自信,悟出了责任、使命,获得跨越发展的精神动力第五章 腾飞的双引擎招商引资连续5年“撑杆跳”,南通2007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1.17亿美元,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第六章 大桥之梦第七章 大港之梦第八章 大船之梦第九章 道德的力量第十章 教育的魅力第十一章 和谐的乐章第十二章 人在画中游尾声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