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美)里昂·尤里斯 页数:595 字数:600000 译者:高卫民
Tag标签:无
前言
在西方风行多年并被拍成了电影的纪实小说《出埃及记》问世半个世纪之后,被高卫民先生译成了中文,这是一件值得推介的好事情。中国青年出版社决定出版这部小说的中译本,更是一件好事情。我们应该对高卫民先生和中国青年出版社表示感谢。 六十年来,以色列的建国和阿以冲突爆发的缘由,一直是人们激烈争论的话题。对于中国读者来讲,这部小说中译本的出版,似乎更有意义,因为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里看到的和听到的相关说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同冲突地区国家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此留下了一些比较模糊的、不明确的甚至是有些混乱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们的信息来源逐渐充实了,人们对阿以问题的认识也逐渐趋于个性化和理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埃及记》中译本的问世无疑会使关注这一问题的中国读者更形象地了解以色列建国的历史和阿以冲突的历史,有助于读者进一步完善各自的理性化理解。 这部小说的可贵之处首先在于真实,作者真实地描绘了那段跌宕起伏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画卷。对于犹太人来讲,这是他们民族从此走向新生的历史,而对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来讲,这又是他们民族走向苦难的历史。无论是对于犹太人来讲,还是对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来讲,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反思都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从一定角度上看,对这段历史的真实描述,对阿拉伯人,特别是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有着更深层次的益处,即有助于更客观地看到自己悲惨命运发生的缘由。 这部小说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在颂扬本民族求生存求家园的斗争的同时,也表现了对普通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悲惨命运的同情,表现了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平共处的愿望。作者没有回避诸如1946年伊尔贡武装在耶路撒冷制造大卫王饭店大爆炸这一被广泛认为是恐怖主义行为的事件,也没有淡化双方冲突的血腥程度,没有回避犹太组织内部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而是带着文学家的激情和史学家的严谨,对当时犹太人面临的内外矛盾做了比较理性的描述。 值得格外称赞的是,作者为创作这部史诗性的纪实作品,做了别人难以做到的大量的实地调查和案头预备作业,书中所描绘的事件几乎完全是真实事件的翻版,只是调换了当事人的姓名。看过这部小说,再同真实的历史事件核对,几乎找不到杜撰和夸张的痕迹,对巴勒斯坦犹太社团在建国前的组织形态的描述也完全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几位主要人物,并不是以色列建国的主流力量的成员,而是激进民族主义派别伊尔贡(后来的利库德集团核心力量)阵营的活跃人物,对以色列独立战争(第一次阿以战争)的描写也侧重于伊尔贡成员的贡献。在根据小说拍摄的电影里,更集中反映了伊尔贡武装的活动,对那场战争的主力犹太武装哈加纳及其突击队帕尔马赫的作用则落笔较少,反映了作者暨犹太人内部对不同派别的犹太武装力量和政治力量对建国贡献描述的不同角度。如果结合阅读国内已经出版的关于以色列开国总理本一古里安和建国元勋拉宾和达扬等人的传记,读者的发现或许更多。 在阿以暴力冲突延续了六十年而有望结束的时候,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有望实现他们在六十年前就得到了的建国权利的时候,这部描述阿以冲突的纪实作品的中译本问世,无疑对我们回顾和理解他们的过去有很大的帮助。 但这毕竟是一部小说,希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抱着一种平常心态,一部本民族作家为颂扬本民族新生写的一部小说,是不可能得到全体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的,也不可能替代更深层次的历史分析。如果读者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对那段历史有了比较形象的了解,对以色列为什么能走到今天有所感悟,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不幸的根源有所感悟,并能引出对这段历史更多的兴趣甚至更多的思考,我想,本书的作者、译者和出版者都会感到欣慰的。
内容概要
《出埃及记》作为一部非凡的小说,取材于二十世纪最戏剧性的事件之一:一个崭新的国家,在经历了无论从军事、政治、地理、经济上都令人难以置信的艰难困苦后,终于诞生了。书中栩栩如生的主人公和建立在史实基础上的描述,让故事情节充满了戏剧性和激情。《出埃及记》不仅以小说,而且以电影的形式,成为这个时代大众所关注的作品。
作者简介
里昂·尤里斯,1924年8月3日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二次大战”爆发后,他中学未毕业即参加了美国海军,在南太平洋区域从事无线电报务工作,1945年因患疟疾退役,1950年后成为职业作家。
他的至理名言是:不能征服孤独,就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封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序作者序第一章 越过约旦河第二章 我们的土地第三章 以牙还牙第四章 再现辉煌第五章 雄鹰展翅作者感言
章节摘录
飞机在跑道上轰然降落,缓缓停靠在“欢迎到塞浦路斯来”的大标语牌前。马克·帕克透过舷窗,远眺着蜿蜒于北部海岸线上层峦叠起的五指山峰,再过一小时,他将驱车抵达凯里尼亚。他站起身,在机舱走道上抚平领带,放下衬衣袖子,穿好外衣。“欢迎到塞浦路斯来……”像是《奥赛罗》中的话剧台词,他思度着,但欢迎谁来呢…… “有什么需要申报吗?”海关官员打断了他的思路。 “两磅海洛因原料和一本色情指南。”马克边答着,边在人群中寻找着基蒂。 “美国人就是爱开玩笑。”海关官员在例行检查后,放行了马克。一位官方旅行社的小姐走过来:“请问是马克·帕克先生吗?” “正是在下。” “基蒂·弗里蒙特太太电话中说她不能来机场接你,请你直接去凯里尼亚的多美酒店,房间已经预定好了。” “非常感谢,小天使,有去凯里尼亚的出租车吗?” “我们可以为你安排,先生,请等一下。” “那我能否先找个地方喝点什么?” “当然,先生,穿过大厅一直走就是吧台。” 马克倚靠在吧台上,边品着浓香的咖啡,边思索着那句“欢迎到塞浦路斯来……”的台词,他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此行戏剧性的结果,足以让他回味一生。 “嗨”,一个磁性的声音让他回到现实,“是马克?帕克吧,在飞机上我就认出是你,不过你一定不记得我了。” 马克凭声音本能地揣测起是在什么地方见过此人:罗马、巴黎、伦敦、马德里?还是约瑟、詹姆士、雅克·乔之类的酒吧?战场上、运动中、骚乱里?还是哪个特别夜晚的艳遇——金发碧眼的、褐色皮肤的、染着红发的,还是那个壮得如牛的? 还没容马克想清楚,那个人已经喘着气出现在面煎“我就是那个想要马提尼配苦橙但未如愿的人呀,想起来了吗?”马克叹了口气,继续品味着他的咖啡,同时做好了被骚扰的准备。“不是恭维你,我确实非常欣赏你的专栏文章。顺便问一下,到塞浦路斯有何公干?”那个人边眨眨眼,边戳了一下马克的肋骨,“我想你一定是负有什么特殊使命,找机会一起坐下喝个酒好吗?我下榻在尼科西亚皇宫大酒店。”说完他递给马克一张名片,眨着眼继续说道:“我在这里还是有些关系的。” “帕克先生,你的车准备好了。” 马克立刻放下杯子,在表示了“很高兴又见到你”之后匆匆离开吧台,并顺手将这个家伙的名片丢进了垃圾桶。 出租车启动后,马克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开始闭目养神。他很庆幸基蒂没来机场接他——时间过去很久了,他们之间存在太多需要重温和倾谈的话题。一想起马上就要见面,马克又感到有种渴望和冲动:基蒂——可爱的基蒂。当出租车驶离机场大门时,马克已陷入了沉思。 ……凯瑟琳·弗里蒙特是所有了不起的传统美国女性中的一员,但又普通得就像老妈做的苹果派、热狗或是布鲁克林的道奇车。马克与基蒂?弗里蒙特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两小无猜的童年:一个梳着小辫、满脸雀斑、戴着牙套的假小子,突然一天摘掉了牙套,涂着口红,在一件紧身毛衣的烘托下,俨然是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转脸之间就成为一位苗条、性感的姑娘。想到这里,马克不由地笑起来:那时候的基蒂又可爱、又清纯。 ……汤姆·弗里蒙特是另类传统的美国男孩:留着小平头、经常出洋相,却能跑百米如履平地、三十码进篮、擅长摇滚,还可以蒙上眼睛组装福特车。汤姆从儿时就是马克最好的朋友,大概从断奶起就已经是至交了。 ……汤姆和基蒂……苹果派和冰激凌……热狗和芥末,典型的美式少男少女组合,典型的印第安纳中西部特点;可以说,当汤姆和基蒂在一起时,总会让人有一种春雨润润的享受。 基蒂是一个稳重、深沉、理性的姑娘,眼神中常常透着一丝淡淡的忧郁。虽然她总是将欢乐带给周围的人,但只有马克能够觉察到那若隐若现的忧绪。基蒂属于那种做事追求完美、竭尽全力,同时言语极有分寸、行为非常严谨的人,可那只有马克才能察觉的忧虑是为什么呢…… 由于可望而不可及,马克常常对基蒂的魅力感到好奇;她就像是炎炎夏日里的冰冻香槟,让人陶醉。遗憾的是,基蒂仅属于汤姆,马克只好私下里感到妒忌。 汤姆和马克大学时是同室寝友。大学第一年,每当汤姆和基蒂分手后总是显得焦虑不安,每次马克都不得不耐着性子听完汤姆的抱怨,还要设法安慰他。夏天到了,基蒂和父母一起去了威斯康星,她还在上高中,她的家人希望这样可以让两人分手。汤姆和马克徒步、搭车一路追到俄克拉荷马,直到山穷水尽,才不得不在一家油田打工后返回学校。 新学年开学后,汤姆好像换了个人,作为马克的陪练,他开始出现在运动场上,和基蒂的约会越来越少,但两人之间的情书越写越长,结果是学校运动场上多了一颗新星,姑娘的身影却消失不见了。 到了大四,汤姆似乎忘掉了基蒂,他已经成为学校的名人,是波·布鲁麦尔大学篮球队的尖子前锋。马克在充分享受着汤姆荣誉的光环下,堕落成为学校历史上最糟糕的新闻系学生之一。 直到基蒂作为新生出现在校园,久违的激情才重新被点燃。 无论何时见到基蒂,马克都保持着初见时的冲动,而此时,汤姆显然表现出同样的激情。毕业前的一个月,他们共同踏上了私奔之旅。汤姆与基蒂、马克与埃伦,外加一辆破旧的福特车和四美元十美分的家当,就敢横穿美国大陆,直到遇上治安当局的遣返。蜜月毕竟是令人难忘的:累了就睡在福特车的后排椅上,被困在泥泞的小路上的绝望,还有落汤鸡似的浸泡在暴风雨中等,他们像所有美国情侣那样,人生之旅的第一步充满了幸运和回忆。 汤姆大学毕业一年后才公开了他和基蒂的婚事,基蒂继续在大学医学护理系完成学业,在马克眼里,基蒂天生就和医护有缘。 汤姆崇拜基蒂,尽管他性格独立、桀骜不驯,但为了基蒂,他居然改变了自己,成为非常尽职的丈夫。定居芝加哥后,基蒂就职于儿童医院,汤姆则在一家著名的公关公司做起了小职员。他们的小日子很美国式:租房、买房、购车、账单、对生活的憧憬,直到基蒂怀上桑德拉。 出租车经过尼科西亚郊外时放慢了速度,马克欣赏着这个南北是山的城市,转向司机问道:“讲英语吗?” “当然,先生。” “机场上‘欢迎到塞浦路斯来’的标语是什么意思?” “就我所知,应该是对旅游者表示欢迎吧。” 出租车进入尼科西亚,沿着古老的威尼斯城墙行驶着,尼科西亚置身在城墙的护卫下,那些黄墙红瓦用岩石建造的房屋和一望无际的椰枣树让马克联想起大马士革。远方土耳其管辖区内的一对宏伟的塔式建筑,曾经是圣·索菲亚年代十字军时期的大教堂,如今已成为穆斯林清真寺。一路上,马克盯着呈箭头状的城墙护墙,想起上次来塞浦路斯旅游时,听人介绍好像它们是以奇数11为单位组成的,张嘴要问问司机是为什么,想想又算了。 很快,汽车驶出尼科西亚,向北进入了平原。沿途经过的村庄,看起来都那么落后,灰色的土坯房屋之外,唯一的文明象征,就是每个村子还有一眼据说是在英国女王关心下打出的自来水井。单调的田野上,农夫们正驾驭着塞浦路斯特有的驴骡,劳作在收获马铃薯的辛苦之中。 出租车加速后,马克又陷入了他的沉思。 ……马克和埃伦在汤姆和基蒂结婚后也成了家,但马上就发现这是个错误一好朋友未必能成好夫妻。马克和埃伦在基蒂那里是无话不谈,每次基蒂都以理解和劝说暂时维系着他们的婚姻,直到两人无法容忍对方。离婚时,马克暗自庆幸:还好没有孩子。 离婚后,马克移居到东部,开始是不停地换着工作,以后又返回学校进修,从一个最糟糕的新闻系学生,变成了一个最糟糕的报刊专栏作家,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漂泊在报刊杂志的世界里。他不蠢,更不缺才华,只是一时还不能给自己的生活定位。马克是有创造力的人,循规蹈矩的日常报告会扼杀他的才华。他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埋头于长篇小说的写作,但又不愿一辈子就做一个专栏作家,只好游走在地狱与天堂之间,既不做飞鸟,更不当鱼肉。 马克每周都会收到汤姆的来信,无非是些职场升迁的喜悦和期盼,但也饱含着他对基蒂和女儿桑德拉的挚爱。 基蒂在来信中则透露出她对汤姆勤奋工作的赞许,并总是告诉马克有关埃伦的情况,直到埃伦再婚。 马克·帕克在1938年开始了他的人生转折:全美新闻辛迪加联合会在柏林有一个空缺,马克一夜之间从一个报界混混,变成一位受人尊敬的外国通讯社记者。 在这个职位上,马克展现出他的才华,以他的勤奋和天分,逐渐塑造出他的个人风格。马克不是一个喜好生事的人,但他天生具备新闻探索的本能,是个对事物极其敏感,有着超常洞察力的精明的外国通讯社记者。 他开始游戏人生,行程遍布欧亚非的各个角落,在埋头工作的同时,也成为行业内的名人。他喜欢泡在约瑟、詹姆士、雅克、乔之类的酒吧里,并常常根据自己那份酒吧女郎的清单,不知疲倦地光顾着那些金发碧眼、褐色皮肤、染着红发的姑娘的酒廊。 战争爆发后,马克在欧洲追逐着新闻热点,但他经常会去伦敦休息几天,以便收取汤姆和基蒂的来信。 1942年初,汤姆-弗里蒙特作为海军陆战队队员,战死于瓜达康纳尔岛。两个月后,他们的女儿桑德拉死于脑膜炎。 马克立刻请假返回美国,当赶去看望基蒂时,基蒂却不知去向。在寻找无望的情况下,马克回到欧洲,他非常奇怪,难道基蒂从地球上消失了?基蒂眼中常常透着的忧郁似乎印证了她对生活的预见。 战争一结束,马克又返回美国寻找基蒂,但这次他心灰意冷了。
编辑推荐
一部风靡世界的经典作品,有50种语言的版本全球发行,在美国精装本发行即达到2000万册的超级巨著,一本与《飘》齐名的畅销作品,一条了解犹太民族的历史通道。 “一部畅销的原创小说……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深入浅出的启蒙特点。” 《纽约先驱论坛报》 “令人激动的……一部巨作,以托尔斯泰的风格描写了犹太人为祖国的奋斗……非常感人。” 《旧金山观察者报》 “一部至高无上的小说——一个民族两千年梦想的追求。” 《基督教先驱报》 “一部满怀热情、很有说服力的关于以色列诞生的小说……” 《芝加哥论坛报》 “对欧洲犹太民族遭受的非人待遇、19—20世纪移民巴勒斯坦的艰难、直至以色列成立的一个充满激情的总结。” 《纽约时报》 一部举世公认的犹太史诗,犹太人或非犹太人的现代启示录,据本书改编的好莱坞电影《出埃及记》,荣获第三十三届奥斯卡最佳音乐金像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