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底金字

出版时间:2005-02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刘仰东  页数:315  字数:2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那一代孩子们的童年和学生时代所经历的生活和学习,令这些如今已人到中年的人们刻骨难忘。  本书以大全景的模式描写了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所经历的场景,包括野营拉练、看露天电影、借小人书、学工学农、课堂学习、恶作剧、玩闹游戏、体育运动、干家务、过年节、买东西、穿衣打扮、流行语等,翔实真实的资料、温暖细腻的记忆、幽默风趣的文字使本书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使我们重温了特定年代的岁月。

书籍目录

序一幅鸟瞰图  北京孩子的生活和成长环境“复课闹革命”以后  “北京孩子”走势  穿越当年的校园  小学时代    臂章替代了红领巾    课本: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千篇一律的教室    帆布书包    低年级和高年级  中学时代    改校名    斗校长    变,变,再变    给同学分拨    无“恶”不做    老师,您好    [附]轻烟缕缕叩师魂(常伯工)    操场课外活动  车内一景  在游行行列里  扫墓、游园、参观  组字:说不出的滋味  迎宾  开门办学之一:拉练与军训  开门办学之二:学工与学农    小学生:的象征性活动    中学学工纪事    中学学农纪事玩  时代背景  收藏加赌博类    烟盒    冰棍棍    瓷片、铁片、奶瓶盖    糖纸、剪纸    弹球  群体类    骑驴砸骆驼    攻城     打皇帝    踢罐    双球打垒    官兵捉贼   器械类    放毒气弹    埋地雷    打绷弓仗    冰车大战    沙包三玩    粘蜻蜓    打嘎、抽“汉奸”    抓拐  另归一类三种精神食粮三大运动日常生活昨天的时尚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引用古罗马时期一个诗人的话:“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这也正是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那个年代,正处在轰轰烈烈的时代,政治气候风起云涌,对于当时的成年人来说,回忆所引发的,常常是带有反思意义的沉重话题。而对于当年的孩子来说,则不尽然。他们的生活中,尽管也甩不脱“各项政治活动”,受到那个时代或多或少的影响和感染,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还没有真正开始涉世,除了形式上必须履行的义务,是不可能身心完全卷入一场政治风潮中去的。当年的孩子回忆当年的生活,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喜怒哀乐,与成年人是两码事。本书再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视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底金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大院生活以及“你是我的好朋友”建国以后,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以及首都建设的需要,众多的部委院校军事单位科研机构相继成立,随着机构的建立和搬迁,大批外来人员涌入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随着宿舍楼的建成使用,大院出现了。在和“老大哥”蜜月的年代,那时候的建筑一种是仿苏式的,特征是“肥梁胖柱”,风格简洁壮丽,多是公共建筑,比如建国初期的“十大建筑”。民用建筑基本上采用的是砖混结构,大坡屋顶,有的会用木结构做雕梁画栋的挑檐、雨蓬的装饰,充分体现了民族建筑的特点。根据资料显示,六、七十年代,北京市的人口是七百多万,到八十年代初,发展到九百多万,没有现在这么拥挤。那时的北京人的生活,按环境划分的话,可以说,分为胡同生活和大院生活。前者是老北京人的居住环境,后者则是新来北京人的居住环境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下放的,改造的,插队的等等,平常白天大人上班大孩上学小孩上幼儿园后,大院里人影寥寥,非常安静,很是可以通幽的。而且,以前的流动人口非常少,偶有出差仿友探亲的,都需到目的地的派出所办理临时户口,方方面面都很好管理。昼夜不闭户的现象时有发生,满马路拾遗交给警察叔叔更是形成了风气,呵呵,有点人间桃园的意思了。那时候的邻里关系好啊,除了家里存款和“夫妻周末”活动外,家家都没什么隐私:屋里的家具是从公家借的,基本差不多,穿的都是一样的颜色和布料,吃的也大同小异,至于用的方面,呵呵,连牌子都是那几种:上海牌的手表,红灯的收音机,凤凰或永久的自行车。。。。。。大家都知道,以前老百姓的家里,能用电的除了灯泡外,实在找不出别的什么了。极少数家里会有属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电唱机,以及“老大哥”生产的黑白电视机。至于电扇、空调、音响、DVD、电脑什么的,别说想了,恐怕绝大部分人听都没听说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和精神领域的富足,使那个特殊年代的人们对享受极度轻蔑——谁要是“资”了也就离“毁灭”(心理和肉体两方面的“毁灭”)不远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考虑,现在的“小资”阶层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天气转暖后,吃过晚饭的人们纷纷从家里出来闲聊纳凉,老人们的聊天叫“拉呱”,手里拿着大蒲扇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坐在板凳马扎上围成圈说话。大人们通常是开会学习“最高指示”,汇报思想,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半大小子们或者路灯下“敲三家”,“争上游”玩扑克,或者呼啸着出没于黑暗之间——如果稍晚点儿听见惨嚎哭叫,估计是又闯了不小的祸,而且及时的“东窗事发”了。大姑娘们凑在一起,或者唱唱“革命京剧样板戏”,或者舞动着“李铁梅”式的大辫子“巧笑倩兮”地“咬耳朵”,内容不详,也有懂事早的开始学做女红,织啊绣啊绞鞋样啊什么的。穿开裆裤的,通常是被老人揽在怀里蠢蠢欲动,能己己个走路不摔跤的,在一两个大点孩子的带领下,进行晚间儿童游戏娱乐了。比较常见的晚间游戏是“老鹰抓小鸡”,一个孩子当老鹰,一个大点的孩子当“鸡爹或鸡娘”,剩下的一个拽一个衣服后摆当小鸡排成串儿。“老鹰”是要企图抓“小鸡”的,“鸡爹鸡娘”伸出双手左右阻拦着,甩的后面成串的“小鸡”队伍扭成个S形,也把孩子们开心的笑声甩满了夜空。还有一种游戏叫“丢手绢”,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或蹲或坐。一个孩子手拿一条手绢在圆圈外跑,一边跑一边领着大家唱:“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身后,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然后伺机将手绢扔在一个孩子的身后,如果绕了一圈没被发现,那个“毫无察觉”的就得起身去“丢手绢”了。不过,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们蹦蹦跳跳的转圈,一边拍着手一边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敬礼啊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你好再见”多少年过去了,游戏已经在记忆里永存,歌声始终在心空里回荡,而朋友,我们一直在找。你是我的好朋友。
  •   “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是一部好书,写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书中所描述的给不上课、给老师写大字报、弹球、甩三角、看电影、爬树、粘季鸟。。。。。。我是爱不释手读完的。强烈建议六0年前后出生的孩子——北京的、京外的,城里的、乡下的读一读这部书。
  •   知道此种书是在书店里。想来真是很惭愧,本人就在图书馆里工作,2005年出版的书,今天才知道。我们同学聚会常说的话题就是当年上学时如何,实际上也就是六、七十年代的事。同学中也不乏有文笔好的人,但从想写到写出当年的事,还真是想到了却没做到。而自从看到此书后让我有一种久旱得甘露,滋润到了心里。这种感觉是现在的年青人所不能体会到的。特别是书中的插图,活灵活现多方面地反映了当年我们六、七十年代的生活。而更让人不可想的是作者为了将书写得图文并貌,在经过了浩劫的年代,竟还能找到这样多的实物,看来当年保存这些实物的人还真是大有人在。因家庭有点特供的关系,所集攒的各种进口糖纸、烟盒等都在多次搬家时因房子越来越小而不得已处理掉了。现在五屉柜是放衣物,而当年我家的五屉柜是专门用来放小人书的。当年同学到家看书,真象书里所提到的一样,好同学可领回家拉开抽屉看一下,其它的人就用不想了。但这些书也因房子越来越小,而处理掉了。书中提到的《战地新歌》的歌曲集,本人也有一套。而且曾在当年跟同学面前夸口,你们随便翻页,翻到那页,我就能给你们唱出来。唱不出来的,看着简谱几分钟,心里哼着,不一伙儿也就能唱出来了。现在单位里组织歌咏比赛,只要我拿到简谱,就可以八九不离十的唱出来而且不走调,这种功夫就是当年练就的。此书的出版,是让历史记住了生活在六、七十年代北京孩子的往事。学工、学农、学军、拉练、国庆,北京的重大迎宾活动等等,那里没有我们这一代人的身影。我们几个同学因家庭的原因,而不能参加活动,眼泪汪汪的看着同学操练,穿各式各样的演出的事,有如就在昨天。当同学聚会时,提起这些往事时,心还在痛。将此书拿给周围的年青同志看,他们说你们那伙儿生活就这样简单,竟然还能乐此不疲,一脸的不能理解。为了让我的同学们能看到此书,特又多购买了几本,以送给他们一饱眼福和收藏。
  •   这本书看起来很是亲切哟!也许是一个时代的人吧!作者真的是太绝了!每个细节都没有漏掉,可以说是所有北京的孩子们都会从中找的自己的影子。也许是这个这个年龄开始怀旧了,真的是该静静回忆的时候了,再老就会忘掉很多很多了。《红底金字》勾起了我们许多的回忆!我特意买来送朋友!
  •   那个时代,那个记忆真的挥之不去,物质不丰富,日子单纯快乐。我是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我哥是六十年代的北京孩子,看书的时候,常常说的一句话是“真是这样啊,还记得吗。。。。”
  •   回忆了我小时候知道和不知道的事情,在我的记忆中产生共鸣,配以部分繁简图片。有个朋友说怀旧是衰老的表现,我不管那么多,周末的下午,阳光明媚的时候,准备1大杯水,靠在枕头上读几十页书,没事偷着乐1下,是很好的享受。
  •   看看这本书就知道中国发展的有多快。
  •   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
  •   书的质量粗糙了些。但是,就是为了留藏一段记忆或是生活,就买了。翻翻,能勾起童年的记忆。
  •   我经常会在当当网上购买书和光碟等,每一次都没有让我失望过。
  •   怀旧的~还不错
  •   不错,能从中找到一些影子
  •   这本书通篇都是北京式的侃大山,尽管写的还有些翔实,但与其看这个,还不如去看王朔的小说,或者阳光灿烂的日子。
  •     怎样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如果长大成人的代价是失去自由 快乐 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还是放弃这种太过沉重的交换吧。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是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     
       毫无疑问,刘仰东的《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2月版)是一本怀旧的书。对于这些年的中国人来说,怀旧已经是一件毫不新鲜的玩意了。眼见一波一波的怀旧热向我们袭来,把我们卷去。有人怀北大荒,怀样板戏,革命歌曲,有人怀老上海,旧南京,更有人怀小秆的菠菜,散养的土鸡。在怀旧方面,我们中国人可真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那么,眼下这本书,有没有怀出一点新的味道来呢?
       首先让我吃了一惊的是它在怀旧方面体现的死抠细节的专业精神,这在大而化之的怀旧热中可是不多见的,很可能标志着我们的怀旧已经进入到了专门化的技术层面。《红底金字》从当时的校园环境,教室内部状况,门窗桌椅的构造,书包铅笔盒的式样形状,一直讲到自制收音机里的三极管型号,真是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比如说玩吧,我也看到过其他书里讲那个时候小孩子的游戏,一般也就泛泛而谈。可是在这本书里,光玩就分成“收藏加赌博类”、“群体类”、“器械类”等,每一类下面又分列很多种,每一种都会详细介绍玩法和器械。我从小是个爱玩的人,在玩方面自诩为见多识广,可是这里面讲的很多游戏简直是闻所未闻,让我这个今天的中年人对远在千里外和几十年的时光之前的同龄北京孩子产生了莫大的敬意。《红底金字》可以算得上是六七十年代北京孩子的生活百科全书。
       眼下国外的文化研究中,有一项很时髦的是对“物质性”的研究,着眼点就是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器具观照历史。《红底金字》大可归入这一类,其“物质性”是一目了然的。我们搞历史的,以前都喜欢从大处入手,说来说去总不过是精神意识,运动思潮,重大事件等等,小老百姓的油盐酱醋柴是不在话下的,小孩们的弹弓弹子尿泥就更上不得台盘了。可是呢,如果我们真的相信唯物主义,真的相信马克思所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的话,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在《红底金字》所记录的“冰棍棍”、“奶瓶盖”、“沙包”、“掏裆”等等当中找到历史的真意。
       历史就是记忆,而记忆是需要某些容器,某些触发物的。像普鲁斯特笔下的玛德兰小点心,就是激活他个人历史的灵媒。对我们这些六十年代出生的老孩子来说,《红底金字》是我们的玛德兰小点心,一旦入口,时光之墙便会被击穿,昨日便恍惚会再来。看到书里提到的一种有吸铁石的海绵铅笔盒,我就想起自己也曾骄傲地拥有过一只这样骇人听闻的奢侈品。那时候我不停地把那盒子打开,又关上,只为了听关上时磁铁相吸的“嗒”的一声。现在那“嗒”的一声就在我耳边。后来,为了装矿石机,我把这只极品铅笔盒连同我拥有的几乎所有宝贝去换了一只破耳机,而这只破耳机最后竟然又被原来的物主偷了回去。这样的联想式记忆是无穷无尽的。
       书里提到某些游戏,与我所在的地区玩法有点不同。比如“打皇帝”,在常熟乡下就叫“扔砖头”。我们的目标比北京孩子要更简单:竖一块砖头在地上,人站在一定的距离外,用另一块砖头去把它砸倒,击中了就可以进入下一关,没有击中的话,就要轮到对手来玩了。乍一看这游戏有点像是穷人孩子的保龄球,可它真比保龄球好玩多啦。这个游戏最让人兴奋的地方在于,每一关都规定好了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击倒目标。比如,第一关是站在远处扔,第二轮就必须在走动中扔,第三轮是要用三根手指头托着砖头,走近了去扔。这样大概有十来关,一关比一关难度大,到最后一关,要求玩家用背驮着砖头,走到目标边上,转过身来,不许用眼睛看目标,起身让背上的砖滑下来把目标击倒。这一关让我特别紧张,因为我在前面的各关中常常能够领先,却总是在最后关头错过目标,痛失好局。
       现在,每当我看到那些描绘我们的老祖宗用石头投击猎物的岩画,就会想起儿时的“扔砖头”,并且对那时候玩这个游戏所产生的高度兴奋产生新的理解。我怀疑这个游戏是从新石器时代遗传下来的,具有人类学活化石的意义。当然,在漫长的历史中,无数的人类小孩对它一定也是进行了改良丰富和提炼,也就呈现出同中有异的“家族相似”性。这样说来,是否意味着我们儿时的弱智游戏统统具有更加普遍深远的人类学意义呢?考虑到当时极其特殊的强烈政治背景,这种原型式的结构就更有意思了。书中有一章专讲六七十年代北京中学课堂里学生对老师搞的各种恶作剧,像虚掩的门上面放笤帚,椅子上撒图钉,桌子里抹臭豆腐之类,当然可以被视为那年头“造反精神”的体现。可是,在饱看了好莱坞电影的人眼里,那些恶搞同《暴雨骄阳》之类的教育类电影中学生捉弄老师的情节岂不是一模一样?同理,被一波波的时尚大潮洗礼后的我们,也应该更能看出当年在四个兜的的确良军装、四角撑满的绿军帽和白色的回力鞋下面潜藏着的永恒的时尚冲动和扮酷企图。
       百年中国,大旨求变,到今天人人好说“断裂”。结果呢,颠来倒去,翻来覆去,如熊瞎子掰玉米一般,留下许多的虚无,许多的空白,许多历史的伤口。其实,即使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是需要一些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的。稳定从何处寻?支离破碎的历史怎样重新拣起一点可怜的连续性?怀旧无疑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应运而生的,它的目标无疑是为了重建某种穿越时空的共同体,哪怕那仅仅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
      
      作者:严锋
      
  •      刚读过此书,讲的是上一代的事,许多内容是成长在80年代的我所熟悉的.很多事情我小时候也做过,很有亲切感.此书的主题是怀旧,是上一代人的怀旧,儿时的点滴印象也能从其中得到反映,似是故人人来.小时的电影院\小人书\各种游戏\还有老的经济体制下生活的方方面面.很有幸赶上那个时代的尾巴,单调而令人怀念的岁月,或许我真正怀念的是童年.此书我已收藏.
  •   我也打过砖头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