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11-1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李耀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有启发而自由(从中国私塾到美国发明家企业家院士的北京人)》是华裔发明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李耀滋对自己一生致力于发明创造的生命之旅的回顾与感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由搞研究转做教授;由发明创新到创办自己的企业;由对技术工业的思考到研究人类历史宏观现象中的基本规律,进而分析了“李约瑟之谜”,用一个发明家的“断想”探讨如何搞发明创新,并提出了“因素分析”的思路。
作者简介
祖籍福建闽侯县,1914年生于北京,幼时接受私塾教育,9岁以后在英、美办的崇德和汇文教会学校就读,后考进北平大学工学院,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该校。 1935年考入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研究班,1937年被选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 1938年获MIT硕士学位,次年获博士学位。从MIT毕业后即负责与美国莱特飞机发动机厂洽商向中国引进美国技术,在美国招聘人员,并在中国创办第一家制造飞机发动机的工厂。 1940-1944年在贵州大定飞机发动机厂担任总工程师。 1946年在北京燕京大学工学院任教授。 1947年4月担任世界民航协会中国代表团顾问。 1947-1979年在MIT任教。 1956-1972年曾负责航天系的仪表/控制/导航组,任组长同时担任人机试验室主任。 1972年以前一直在航天系:1972-1979年间任MIT发明创新中心主任。其间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书籍三本。 在MIT工作的同时,先后创办三所企业。1952-1960年担任Dynisco公司总裁;1967-1999年担任Setra公司董事长;1982-2002担任Y.T.Li公司董事长。 1987年至今为美国工程院院士。
书籍目录
前言 我写自传的动机第一章 家族盛衰第二章 留学美国,回国创业第三章 婚姻家庭第四章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经历第五章 经营新企业Dynisco第六章 经历西特公司第七章 YTL公司的创立及发展第八章 参与中美文化交流跋 从李约瑟之谜,到有启发而自由的人类社会
章节摘录
书摘1979年,我的一位住在台湾的旧交阎振兴,突然到我家探访。他在台湾当过几年的“教育部长”,当时,担任原子能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他追随国民党多年,可以算是台湾政府的一个内阁要员。他的女儿及女婿都在王安公司做事,因此他也经常到波士顿来看他的女儿。那次到我家探访则有政治作用。据他自称在台湾许多从大陆去的老朋友,都有亲人在大陆,分别三十多年,十分记挂。他们对于中共政府三十几年来的进步,也很佩服。对于两岸关系将来怎么走法,都极关心。那时他听说我接任全美华人协会的会长,很想通过我,打探中国政府对于台湾的态度。他说他的来访,完全是他个人的心意,请我代他保密。我听了他的口述,也觉得沟通台海两岸的关系,是桩好事。既然有他先提出,值得下点功夫去试探双方的态度。 恰巧我在那时候被阿拉伯政府机构邀请,到阿拉伯去作顾问,帮助他们设立一个仪表中心。于是我想借我去阿拉伯之行,顺便到台湾、大陆兜一圈。我把这个想法先跟中国大使馆柴泽民大使提出,他很赞成。不过全美华人协会是一个公开支持中共的组织,已经被台湾所敌视。我既然是会长,不便贸然而去。于是我先找陈香梅,请她替我想办法。几天之后,陈香梅约我到华盛顿相会,由她安排让我跟一个叫汪希苓的人会面。汪希苓是台湾派到美国作地下工作的人,举止言谈颇像电影中的密探。我依照陈香梅的指点,在一个咖啡馆里某个角落等他。依照暗号,他届时出现。我告诉他我去台湾的目的之后,他答应替我安排。 我于1980年8月先去阿拉伯办事,再从阿拉伯飞到台湾。休息了一夜,次晨第一个见我的官员是章孝严(蒋经国的儿子),他是台湾“官方”的发言人。他先是很严肃地绷着个脸,跟我叙述共产党各种错误。我也坦白地跟他讲,我只是一个退休的大学教授,在台湾海峡两岸都有很多的朋友,我是希望两边和好。这次先跟台湾人士会晤,听取意见,然后再探访中国大陆政府的态度。他显然看出我的诚意,态度逐渐缓和,虽不表示对于中共政府任何信任,但是欢迎我的来访,作为政府的上宾。并且由他安排会见几位政府官员,包括“总统”严家淦、国民党秘书长蒋彦士、副秘书长陈履安等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我的八叔李乔苹曾在1965年编了一份新的李氏家谱,其中主要部分是纪念我的祖父,同时也有纪念我的父亲及其他叔伯的文字……这本家谱从我们李氏人闽始祖李邺公算起。 华人在美国社会上的杰出表现,使得一百多年以来美国人欺压华人的观念逐渐改变。我仍觉得中国人也应当在美国创业,因此决心在美国定居。 在我的一生中,不仅搞过发明,也曾下功夫去研究与发明有关的社会问题。因此,用我的经历去分析李约瑟之谜,确实代表了一个发明家的断想。 ——李耀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