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集粹丛书 哲人篇

出版时间:1991-10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方克立,李兰芝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序 说
《中华文化集粹》丛书是为广大青少年编写的一套读物,其主旨是要阐扬中华文化之宏大精美,展示它的丰富内容,概述它的发展历程,帮助广大青少年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新中华和中华新文化。
《哲人篇》作为这套丛书中的一种,它的内容就是要介绍中国历代先哲的思想,他们怎样以理论思维的方式去把握宇宙和人生的真理,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其它一切文化形式和文化产品,无不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无不体现了一定的哲学观念和方法。中国哲学本身也多不是纯粹的抽象思辨,而是和社会政治伦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学派众多,哲人辈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丰富的文献典籍和思想资料。这一本书应该怎样写?我反复考虑了很久。一般说来,给青少年的读物应该写得通俗生动些,最好多讲一些寓含哲理的故事,既可启迪智慧,又能引人入胜。但是这样写就不免挂一漏万,很难反映中国哲学发展的整体面貌,也不容易写出每个哲学家的独特贡献所在,而且有可能影响对其哲理深度的揭示。七年前,中国青年出版社已经出版过一本我主编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哲学小史》,对于每一个哲学家,那本书就是从生动的故事开始写起的,但不可能全部讲故事,下面还是注意全面地介绍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突出他在哲学史上贡献了一些什么新的东西。这本书的内容,也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如果还那样写,就难免重复,所以我想尝试一种新的写法,即以介绍中国历史上著名哲学家的哲理名篇、名段、名句为主,让青少年朋友直接诵读先哲们最精彩的作品,直接倾听他们的心声,体味、欣赏他们深刻的思想。为了使青少年能够读懂、好记,我们所选的每篇、每段文字都不长,都有明确的主题,前面有对作者的“生平、著作、思想简介”,后面有对选文的“注释”、“今译”和“简析”;并对选文中所包含的“主要哲学概念、命题”作一提示。通过这些辅助材料,,自学者基本上能够读懂,把握住它的中心思想。
对于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东西,我主张在青少年时期还是要尽可能地多记忆、背诵一些,把它们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作为知识的据点,开拓新知的基础,这将是一辈子受用无穷的。背诵一些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是这样,牢记一些包含着深邃智慧的哲理名篇、名段、名句、名言也是这样。诸如“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敌存灭祸,敌去召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竞争生智慧”、“行其所不知以致其知”等等,所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而且还启示我们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真正把握住了它的精神,我们就可以在行动上少犯错误,在各种事业中做出更大的成就。有些明显错误、甚至违背常识的哲学命题,在历史上也很有名,例如“白马非马”、“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天不变道亦不变”、“物不迁”、“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等等,我们弄清楚它是怎样提出来的,是怎样进行论证的,其错误实质和论证方法上的诡辩何在,应该怎样去批判、克服它,那么我们就受到了一次极好的理论思维的锻炼,提高了判断和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将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哲学是在斗争中发展的,我们还可以直接从先哲们批判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学到许多东西,例如荀子、柳宗元、刘禹锡对天命论的批判,王充对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的批判,范缜对佛教神不灭论的批判,张载对追求虚无、空寂的佛道唯心主义的批判,陈亮对复古倒退历史观的批判,王廷相、王夫之、颜元、戴震对理学唯心主义的批判,李贽对假道学的批判,严复对中国封建主义旧学的批判,孙中山对“知易行难”和“知行合一”说的批判等等,都留下了一些精彩的哲学论战名篇,许多深刻的哲学思想、光辉的哲学命题,就是在这些传世名篇中阐发出来的,例如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范缜“形质神用,形谢神灭”的思想等等。此外,中国历史上各种典型的社会思想,诸如。”民贵君轻”、“民胞物与”、“小国寡民”、“兼相爱,交相利”等等;哲学史上一些著名的论争,例如禅宗传法偈之争、朱陆鹅湖之争等等,都不仅给我们以历史知识,而且包含着
哲学智慧,熟知这些内容,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水平,开发、扩大知识领域都是十分有益的。总之,反映民族传统之精华和各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思想,将为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一些深层的最本质的东西,我希望他们通过学习、借鉴先哲们的思想遗产而变得更加聪明起来。
我邀请李兰芝副教授合作编写本书,她为此付出了辛勘劳动,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本书的总体框架和各篇、各段选文是由我确定的,全书文字最后亦由我斟酌定稿,所以,对于书中的缺点错误,我应负主要责任。杨志刚同志为本书画插图,他的妙笔为本书生色不少。本书的责任辅辑李志刚同志,七年前也是一书的责任编辑;他的热心推动和帮助是本书得以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几位合作者我都表示衷心感谢。
方克立
1991年5月10日于南开大学

作者简介

方克立 一九三八年生,湖南省湘潭县人。一九六二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现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一九八八年被授予称号。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主编、、、等。在、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李兰芝 一九三七年生,河北省人。一九六四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现任南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副主任,是中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周易研究会的会员。著有(>(南开大学出版社,一九九o)一书,在、、等刊物上发表关于老子、、等内容的学术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上册
序说………………………………………………3
孔子……………………………………………8
论“仁”………………………………………10
论“学思”、“知行"…………………………2l
墨子……………………………………………3l
兼相爱,交相利…………………………32
言有三表…………………………………40
老子……………………………………………44
论“道"………………………………………45
有无相生,祸福相倚………………………53
柔弱胜刚强…………………………………58
小国寡民……………………………………63
孙子……………………………………………66
论战争胜负之道……··……………………·67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7l
孟子……………………………………………76
民贵君轻……………………………………78
重义轻利,舍生取义………………………84
四端说………………………………………9l
庄子…………………………………………95
生有涯而知无涯……………………………97
彼亦一是非,此亦二是非…………………99
游无何有之乡……………………………104
通天下一气耳………………………108
惠施…………………………………………113
历物十事……………………………………114
公孙龙…………………………………………123
白马非马……………………………………124
旬子…………………………………………136
明于天人之分…………………………138
制天命而用之…………………………143
虚壹而静……………………………………145
韩非…………………………………………l50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153
参验说……………………………………156
董仲舒……………………………………………161
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164
圣人法天立道……………………………166
天不变道亦不变…………………………169
王充……………………………………………174
天道自然无为……………………………177
王弼……………………………………………184
得意忘象,得象忘言………………………185
郭象……………………………………………191
物各自生,无所出焉………………………192
独化于玄冥………………………………197
以不知为宗………………………………199
僧肇……………………………………………203
论物不迁...…………………………………206
范缜……………………………………………211
形质神用,形谢神灭………………………214
惠能……………………………………………223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226
韩愈……………………………………………237
道统说………………………………………238
柳宗元……………………………………………246
天 说………………………………………249
敌 戒……………………………………251
刘禹锡……………………………………………255
天 论………………………………………258
下册
周敦颐………………………………………………3
太极图说………………………………………4
张载……………………………………………13
太虚即气……………………………………l 6
西 铭………………………………………25
程顾…………………………………………32
识仁篇………………………………………34
程颐……………………………………………40
论知先行后…………………………………41
朱熹……………………………………………48
论理气………………………………………50
补格物致知传………………………………52
陆九渊……………………………………………57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60
收拾精神 自作主宰………………………62
鹅湖和诗…………………………………67
转亮……………………………………………75
论王霸义利…………………………………78
王守仁……………………………………………85
论“知行合一”……………………………88
王廷相…………………………………………·104
横渠理气辩………………………………107
石龙书院学辩……………………………115
李贽……………………………………………122
童心说………………………………………125
黄宗羲……………………………………………135
原 君………………………………………138
顾炎武……………………………………………144
斥清谈误国………………………………147
王夫之……………………………………………152
天下唯器……………………………………156
行先知后……………………………………160
颜元……………………………………………167
驳气质性恶………………………………168
戴震………………………………………1 75
评“以理杀人”…………………………178
康有为……………………………………………182
论天道变易……………………………186
谭嗣同…………………………………………190
仁学界说……………………………………193
严复………………………………………200
《天演论》按语二则………………………203
章炳磺……………………………………………210
竞争生智慧………………………………214
孙中山……………………………………………223
评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227
行其所不知以致其知…………………231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文化集粹丛书 哲人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