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近体验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中国社科  作者:杨庆峰  页数:31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类借助各类技术不断扩展自身对于世界的认识,不断试图消除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空间距离。古时如此,今时亦如此。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地球村”、“流动空间”等代表着现代技术下的空间变化的现象已经广泛为当前社会人们所熟知而且接受,可以说技术发展在消除空间距离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此,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如何理解现代技术所导致的空间拉近现象?技术之近是否就是本真之近?它是否导致了我们所渴求的切近?这一系列问题就开始进入反思的视野中。  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一种视角的转变,需要一种对人的规定性的呼唤,传统的对于人的理性规定性面对这一问题并没有显示出强有力的解释力,我们需要一种不同于理性的规定性:空间性。人类表现出来的借助各种方式消除自身与世界之间的距离,是人所揭示出的不同于传统理性规定的作为空间性的存在物最好的诠释。一种以空间性为基点的关于人的规定性理解有了确定的可能。一方面人类需要揭示出其在这儿、在那儿的作为地方性的存在物,即符合此在的规定性;另一方面,人类更需要通过不同方式呈现出其消除空间距离的作为无间距性的存在物,即具有去远的规定性。  《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近体验》对上述问题的探索使得我们开始反思现代技术下的空问拉近体验,所获得的答案将是开放性的。我们不能继续持有敌托邦的观点,将技术所导致的空间距离消除看做是导致了心灵之远,就像齐美尔一样;也不能急于接受这种被给予的空间贴近,培养起乌托邦式的理想状态,将技术所带来的空间拉近看做一种福音,就像麦克卢汉一样。这都是基于价值判断的结果,而我们需要在做出价值判断之前看到隐含的问题,即不同方式实现空间拉近——如果是这样的话——的根据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将使得我们能够避免价值判断所导致的不同结果,如敌托邦或者乌托邦,而是面向事物本身——正在发生的事件:此即人类对于空间距离的消除。在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人更多地将自身诠释为地方性的存在物,无法充分表达出消除空间距离的特性,借助不同的语言意象通过想象、思念主体实现着不在场者的在场,从而达到了空间去远;现代技术的发展解构了地方性诠释方式,为空间距离的消除提供了可能。  我们能够真切地知觉到现代技术带给我们的结果:借助时间压缩、通过语言的转化消除物理空间距离,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意境不在、想象不在、思念不在。物理拉近成为现代技术所呈现的最直接的后果,其更为深远的结果是实现了地区与地区之问的拉近,不在场者的在场借助地域拉近使得自身具备完全在场的可能性,而且使得不在场者的在场以符号的形式得以实现。这种拉近体验并非与本真之近相对立,在此基础上,不同的文化世界的融合具备了可能。  《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近体验》由杨庆峰著。

作者简介

杨庆峰,1974年生,陕西省白水县人。2003年于复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副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2003—2010年间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技术现象学初探》(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主要研究兴趣为科学技术哲学、空间哲学与图像哲学。

书籍目录

序 导言技术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前言一个基本前提的反思与关联整体的呈现 第一章现象学、体验与技术体验 第一节体验在现象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技术体验 第二章去远、此在在世与空间拉近 第一节去远与此在在世 第二节空间拉近的普遍性 第三节空间拉近的哲学分析 第四节空间拉近的意义所在 第三章前纸张时代的空间拉近 第一节前纸张时代的信息载体及传递 第二节前纸张时代的空间拉近 第三节诗歌中的空间体验 第四章纸张时代的空间拉近 第一节纸张时代的信息载体及传递方式 第二节词中的空间体验 第三节情感与空间拉近 第五章信息技术时代的空间拉近 第一节电子通信方式的出现 第二节电子时代的影响 第三节语言与技术体验 第四节图像与技术体验 第六章现象学视野中的近之分析 第一节距离与物理测量 第二节寻视操劳与空间拉近 结语技术去远与本真之近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另外一个建立起二者之间联系的重要因素是“情感”。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感情。特别是中国人,对于家乡、对于亲人有着很独特的感情。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之中,总有着一种落叶归根的观念,人老了,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乡。而且,他们也更喜欢土葬,尽管人们更多地接受了现代的死亡观念。但是,在一定意义上,从土地上来又回到土地中,是中国的一种独特观念。另外一个有着强烈“根”的观念的民族应该是德国。海德格尔曾经对于现代技术的“拔根性”给予了充分批判。他回顾希腊文化,力图在西方文化之源头找寻到解救之途的做法也充分地表明了对于“根”的重视。当然,在他那里,“根”更多的是从形而上学的意义上来说的。“存在即人之家”、“语言是人的家”已经成为我们熟悉的观念。对于“根”的寻求,更多地说明了一种历史性意识的表现。所以,能够建立起“空间”人与地方关联的首要东西应该是“历史”的意识。 另外一种有助于建立起人与地方关联的东西是“定向”。这个海德格尔的术语在这里使用会带来一个有意思的结果。与这个术语相似的是“认同”。但是,我们更倾向于用“定向”这个术语。也许这个术语的使用也能够解释我们当前所发生的一个现象,我们无法确知自己,这就是“定向”的问题了。“定向”首先表现在“哪里人”?“哪里人”的确定,给予一个人的往往是一种最基本的定位。这涉及的就是地方的概念。在中国人心目中,“老乡”观念是非常浓厚的。他们经常询问的一个方式是:“你是哪里人?”通过对地方的确定而达到一种切近,这就是“定向”,也反映了一种去远的心理。在古代中国,老乡观念并不是很明显,因为人们与土地的关联异常的密切,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凸显出来。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后,老乡观念才显得异常重要了。另外定向的另一方式是听,当听到熟悉的乡音时,两个不熟悉的人也因此而拉近了。任何一个人对于属于自己的东西,如乡音、家乡话是非常敏感的,它可以在众多声音中辨别出独特的家乡音。这也是去远的一种表现。当然,还有其他的方式都可以显示出定向与去远来。如看到熟悉的东西、闻到熟悉的味道,这就是去远,也就是定向的完成。 再一个能够建立起人与地方的关联的东西应该是“想象”。我们在前面已经多次指出,地方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并不是环境,尽管这些环境提供给我们基本的生活物质保障,但是,我们发现,最重要的却是建立在环境之中的“想象”和“思念”。人是有感情的,我们越是远离一样东西,越倾向于想象,越倾向于思念。

编辑推荐

《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近体验》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近体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