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曾思艺 页数:31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俄苏文学及翻译研究》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俄国诗歌研究,分别对《伊戈尔远征记》、茹科夫斯基的诗歌、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柯尔卓夫的诗歌提出了新看法;二是俄国小说研究,论述了普希金小说的诗性因素、果戈理怪诞的现实主义、屠格涅夫小说的哲理内涵、契诃夫小说的艺术风格、《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格里高力形象以及《旧式地主》、《尼基塔的童年》的思想内涵;三是颇为全面而简要地介绍了17年间和新时期以来的俄苏文学翻译;四是俄苏文学散论,就东正教的特点、俄国文学的特点、20世纪俄苏现实主义的发展演变、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屠格涅夫的《树林和草原》和《幽会》、名剧《大雷雨》的主题及卡捷琳娜与卡巴诺娃形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简介
曾思艺,1962年12月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文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套副会长。已出版学术著作《丘特切夫诗歌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文化土壤里的情感之花——中西诗歌研究》(东方出版社,2002)等5种,译著《罪与罚》等3种,创作集《黑夜·星星》、《公子与王子》、《从城里到乡下的孩子》。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曾多次获湖南省和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俄国诗歌研究第一节 反对个人英雄,宣扬集体团结,表现爱的力量——《伊戈尔远征记》的主题第二节 生命的信仰——茹科夫斯基的诗歌第三节 回归中的提升——普希金的晚期童话诗第四节 和谐宁静的俄罗斯乡村风景风情画——屠格涅夫散文诗《乡村》赏析第五节 颇具超前意识的反人类中心主义诗篇——屠格涅夫散文诗《对话》赏析第六节 朴实鲜活的俄罗斯农民之歌——试论柯尔卓夫的农民诗歌第二章 俄国小说研究第一节 把诗歌的手法用于小说创作中——普希金小说的诗性因素第二节 怪诞的现实主义——也谈果戈理的现实主义第三节 现代文明人矛盾心态的形象显现——试论《旧式地主》的双重内蕴第四节 人:宿命的悲剧性存在——屠格涅夫作品的哲学内涵及其根源第五节 多元并存 自成一体——也谈契诃夫的艺术风格第六节 童心的天地人性的世界——《尼基塔的童年》译序第七节 历史剧变时期追求独立与自由的人性思考者——也论格里高力形象第三章 十七年间俄苏文学的翻译第一节 从高潮转向低谷——十七年间俄苏文学翻译概述第二节 契诃夫作品的著名翻译者——汝龙第三节 果戈理、别林斯基作品的翻译者——满涛第四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最早全译者——韦丛芜第五节 灿烂众星——其他翻译家的文学翻译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的俄苏文学翻译第一节 全面、系统的翻译——新时期以来的俄苏文学翻译概述第二节 普希金全集的翻译者——冯春第三节 托尔斯泰、肖洛霍夫的出色翻译者——草婴第四节 甜蜜的苦役——张铁夫的文学翻译第五节 星光闪烁——其他翻译家的文学翻译第五章 俄苏文学散论第一节 扎根现实,奔向彼岸——东正教的特点及其对俄国文学的影响第二节 现实关注·道德色彩·人类视野——俄国文学的特点第三节 从多元到单一,从单一再到多元——20世纪俄苏现实主义概述第四节 一部新颖、深刻的俄国文学简史——评任光宣主编《俄罗斯文学简史》第五节 从冷落走向热潮——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第六节 略有瑕疵的诗意散文——屠格涅夫《树林和草原》赏析第七节 自然美景中平凡的生活悲剧——屠格涅夫《幽会》赏析第八节 新旧冲突中无所适从者的悲剧——也谈《大雷雨》主题及卡捷琳娜、卡巴诺娃形象附录 古米廖夫诗的回归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