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卫星 页数:34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胡应麟与中国小说理论史》力图从历史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小说理论发展史和明代学术风尚,对胡应麟的小说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全面观照胡应麟小说思想。通过与前代、同时及后世小说理论的对比观照,可以给胡应麟小说思想以公允的历史定位;将胡应麟小说理论思想纳入中国小说理论史的视域,丰富了中国小说理论史的内容,完善了中国小说理论史的体系。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通过对胡应麟小说理论的全面探讨,追问学术界对于胡应麟小说理论不够重视的原因,可以看出,在当代古代小说理论研究中,“先入之见”的现代小说观念带来了小说理论史的部分“失真”,中国小说理论史有重新思考和架构的必要。明代学者胡应麟,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陈卫星 男,1975年6月生,湖北黄冈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后,现为四川大学历史学在站博士后,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及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四种。承担多个科研课题,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一项、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一项、岳麓书社古籍整理项目一项,承担了国家大型出版项目《中华大藏经续编》多部经卷的点校工作。学术成果曾获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奖项,参研的教学成果获得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书籍目录
序绪论一 小说观念与中国小说理论史的构建二 胡应麟小说思想研究现状三 思路、方法及概念第一章 胡应麟及其学术成就第一节 胡应麟生平及著述一 生平及志趣二 藏书与读书三 著述考第二节 胡应麟的学术成就一 文献学研究二 史学研究三 文学研究第三节 胡应麟的学术态度与学术特色一 胡应麟的学术态度二 胡应麟的学术特色第二章 胡应麟的小说研究与小说创作第一节 胡应麟的小说研究视角与范围一 胡应麟的小说研究视角二 胡应麟的小说研究范围第二节 胡应麟的小说研究方法一 目录学方法二 考证与辨伪法第三节 胡应麟的白话小说研究一 胡应麟对白话小说的褒与贬二 胡应麟褒贬白话小说之原因与实质三 胡应麟的白话小说考证第四节 胡应麟的小说整理及小说创作一 编纂小说类书和辑补小说二小说创作第三章 胡应麟的小说观念第一节 胡应麟的“子部小说”观一 “子部小说”观的源头及影响二 刘知几等史家的“史部小说”观三 胡应麟对传统小说观念的继承与超越第二节 胡应麟的小说虚实观一 胡应麟对小说虚构的重新认识二 胡应麟的小说虚构原则三 胡应麟小说虚实观的影响第三节 胡应麟的小说功用论一 补史、多识、教化、审美二“不朽于来世”三 “武夫之刃、谗人之舌”第四章 胡应麟的小说分类思想第一节 胡应麟以前的小说分类一 小说的“类”与“家”二 “偏记小说”,“其流有十”三 《太平广记》等类书的小说分类第二节 胡应麟的小说分类一 学术源流的探讨与小说分类二 胡应麟的小说分类方法第三节 胡应麟小说分类思想的启示一 胡应麟与纪昀(《四库全书》)的小说分类比较二 刘知几、胡应麟、纪昀、鲁迅的小说分类对比三 胡应麟小说分类思想的影响及启示第五章 胡应麟小说史研究第一节 胡应麟的史学思想一 胡应麟的历史意识二 胡应麟的史家修养论第二节 胡应麟的小说史研究一 胡应麟对小说发展史的描述二 胡应麟小说史观及其构建的小说史第三节 胡应麟小说史研究的影响和价值一 胡应麟小说史研究成果的传承二 胡应麟的小说史研究与《中国小说史略》结语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一 《胡应麟年谱》补正附录二 胡应麟所论小说之提要附录三 胡应麟研究论著目录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节 胡应麟的小说研究视角与范围 一 胡应麟的小说研究视角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历史久远,研究形式也多种多样。纵观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历史,有编纂小说目录者,有对小说进行注释者,有辨别伪书者,有汇集辑佚者,有撰写序跋者,有小说评点者等。 编纂小说目录以《汉书·艺文志》为代表。《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中列有小说家,著录“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班固感到“六学既登,遭世罔弘,群言纷乱,诸子相腾。秦人是灭,汉修其缺”,故作《艺文志》。①因此,《汉书-艺文志》的小说研究是从编辑图书目录的角度来进行的,故其小说研究主要只涉及小说的目录编纂。此后,《隋书·艺文志》、《旧唐书·艺文志》、《新唐书·艺文志》、《宋书·艺文志》、《明史·艺文志》乃至《清史稿·艺文志》等史志目录无不从其例,均在子部列小说家,著录小说著作。此外,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等私家书目,以及《四库全书总目》等大型官修书目也都在小说著录上进行过探索和实践。编纂小说目录,所采取的显然是目录学的视角,其重点考虑的是选目、排序、编写等问题。 古人为书作注的主要是经学著作,但也有人为一些小说作注。最有代表性的当是郭璞注《山海经》,后又有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清代,还出现了《聊斋志异》、《蟫史》等小说的注书。孔颖达《毛诗正义》云:“注者,著也。言为之解说,使其著也。”①顾炎武《日知录·十三经注疏》说:“其先儒释经之书,或日传,或日笺,或日解,或曰学,今通谓之注。”②小说的注同经书一样,是将书中的晦涩字词、名物形态、相关史实、事件背景、作者旨意等内容作解释、补充、说明或证实,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小说的内容和主旨。为小说作注作为小说研究的形式之一,是从解释和补充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 “中国人造伪的本事特别大,而且发现特别早,无论哪门学问都有许多伪书。”③“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大半。”④小说因其在古代典籍中的特殊位置,伪书更盛。《汉志》小说家所著录小说的多条注语如“其语浅薄,似依托也”,“迂诞依托”等,就有辨伪的意思。后代诸多学者如郑樵、洪迈、高似孙、晁公武、陈振孙等辨伪古书都涉及了古代小说。小说辨伪要从书籍版本、纸张、装帧以及语言特点、写作风格、写作内容等方面来仔细甄别,以明确小说是否为后人所伪造为目的。 辑佚与汇集也是小说研究的一种形式。辑佚是将已经散佚的小说,通过其他书的引用、选载所保存的材料,重新搜集,整理成册;汇集则是汇刊他人所作小说,包括摘编、选集、总集、丛书等。通过辑佚和汇集,前代小说可以以更为完好的面貌传于后世。汇集和辑佚是小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小说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序跋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各种小说序跋资料多而庞杂,其中所蕴涵的小说思想也相当丰富。序跋大多是针对单篇小说作品而作,虽也有“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但多是作序者介绍作者、对作品的评价与分析等。序跋是从解读具体某个文本的角度而作,故而视野大多限于单篇作品和单个作者,内容比较单一。 自明万历以来,小说评点盛行。①小说评点大量出现,很快便成为小说研究的主流形式。小说评点借鉴了诗文评点的方式,综合运用了圈、点、夹批、旁批、文前总评等形式,创造了一种新的小说研究样式。其中,李贽、叶昼、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闲斋老人等的小说评点流传十分广泛,深受当时读者的喜爱。小说评点多为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优秀的评点往往能直接点出作者的匠心和作品的奥妙所在,画龙点睛地引导读者去领悟和欣赏。显然,小说评点也是从解读文本角度来进行小说研究的,但与序跋不同的是,评点既关注整部作品,有总体上的评论和概括,同时还关注具体的段落、章法、句子乃至语词的运用,既有综合的一面,也有细致的一面。 胡应麟的小说研究视角与上述均有所不同,所以在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上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 ……
编辑推荐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胡应麟与中国小说理论史》由陈卫星所著,力图从历史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小说理论发展史和明代学术风尚,对胡应麟的小说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全面观照胡应麟小说思想。通过与前代、同时及后世小说理论的对比观照,可以给胡应麟小说思想以公允的历史定位;将胡应麟小说理论思想纳入中国小说理论史的视域,丰富了中国小说理论史的内容,完善了中国小说理论史的体系。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通过对胡应麟小说理论的全面探讨,追问学术界对于胡应麟小说理论不够重视的原因,可以看出,在当代古代小说理论研究中,“先入之见”的现代小说观念带来了小说理论史的部分“失真”,中国小说理论史有重新思考和架构的必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