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中国社科 作者:杨淑静 页数:267
内容概要
这本《重建启蒙理性(哈贝马斯现代性难题的伦理学解决方案)》是在作者杨淑静同名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现代性问题是我们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现代性问题一直是各个学科领域关注的焦点。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阐释更是成为学界热议的论题,在这样的思想潮流下,本书以启蒙为切人点对现代性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更深入地挖掘哈贝马斯现代性问题的内在逻辑理路及其解决方案,并给出自己对现代性问题的相应解释。
作者简介
杨淑静,女,1980年生,辽宁朝阳人。2003年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哲学学士学位,2008年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在《江海学刊》、《学习与探索》、《社会科学辑刊》等发表论文10佘篇。
书籍目录
序言导言 现代性的捍卫与拯救第一章 现代性的难题 一 现代性的旨趣 (一) 现代性与合理性 (二) 现代性与主体性 (三) 现代性与形而上学 二 现代性的困境 (一) 合理性与理性的危机 (二) 主客二元对立的逻辑与主体性的暴力 (三) 同一性思维方式与绝对的统治 三 启蒙与现代性 (一) 理性的放荡与危机 (二) 主体性的分裂与暴力 (三) 绝对的丧失与统治第二章 启蒙理性的历史透视及其内在困境 一 启蒙理性的内在逻辑 (一) 启蒙的非议:启蒙运动 (二) 启蒙的本意:理性自由 (三) 启蒙的张力:批判力量 二 启蒙理性的分化 (一) 启蒙理性 (二) 工具理性 (三) 工具理性批判 三 启蒙理性的二律背反 (一) 理性与工具理性 (二) 理性与技术统治 (三) 理性与同一性的霸权第三章 启蒙理性与交往范式 一 启蒙理性的合法地位 (一) 理性基础的转换 (二) 启蒙的合法地位——关联理论与实践的认识论 (三) 启蒙的解放旨趣——拒斥意识哲学范式 二 语言学转向与哲学范式转换 (一) 语言学转向与普遍语用学 (二) 从意识哲学范式到交往范式 (三) 范式的转换与理性基础的重建 三 生活世界的理性化与新型社会理性的确立 (一) 回归生活世界 (二) 生活世界理性化 (三) 交往理性第四章 启蒙理性与商谈民主 一 商谈伦理与普遍共识 (一) 奥斯维辛与道德合法性危机 (二) 道德危机的反思与重建 (三) 商谈伦理与话语共识 二 道德乌托邦与现实道路的探索 (一) 普遍的道德直觉 (二) 道德乌托邦与启蒙理性 (三) 启蒙的解放旨趣与现实道路的探索 三 启蒙理性的生成与程序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一) 道德与政治的相互纠缠 (二) 启蒙理性的生成与程序主义民主观 (三) 商谈民主的现实意蕴结语 与马克思同行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回到亚里士多德的麦金太尔为自己的道德哲学奠定的基础是:“德性即美德”,“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②。也就是说,在麦金太尔看来,道德危机形成的原因既不是现代工具理性的社会,也不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对个人的蔑视,而是因为没有认真领会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德性。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蕴涵着道德的原初含义,“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作为人的好(善)生活的目的是和德性联系在一起的。德性的践行本身是好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③。“德性即美德”构成了麦金太尔道德危机反思与重建的理论出发点和理论归宿,显然这是不同于尼采的非理性的道德建构的。但不论是尼采,还是麦金太尔,一定意义上来说仍然是在现代性的意义上重新建构道德的,与之不同,利奥塔却是在后现代性的意义上建构普遍道德的。 利奥塔认为现代性是一种元叙事,在后现代社会,启蒙的宏大叙事已经失去了其合法性,启蒙只能导致恐怖主义和专制,所以应该抛弃启蒙的现代性理性,“重写”现代性。利奥塔重申知识具有的唯一的但可观的合法性,这种合法性就在于使道德能成为现实。利奥塔的后现代哲学理论具有道德维度,包含了一种后现代道德的意味,“他也并未像以往哲学家那样提出一种道德学说,并未专门探讨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判断、道德权利、道德义务等道德领域的重要问题。他的后现代道德思想主要散见于他对文化、审美、制度和发展等的见解之中”④。利奥塔的后现代道德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论文集《后现代道德》一书中。 ……
编辑推荐
这本《重建启蒙理性(哈贝马斯现代性难题的伦理学解决方案)》是在作者杨淑静同名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现代性问题是我们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现代性问题一直是各个学科领域关注的焦点。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阐释更是成为学界热议的论题,在这样的思想潮流下,本书以启蒙为切人点对现代性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更深入地挖掘哈贝马斯现代性问题的内在逻辑理路及其解决方案,并给出自己对现代性问题的相应解释。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