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勇濂 页数:241
内容概要
流动是历代中国农民生存的策略选择之一。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国农民在无法生存状况下,无不选择投奔他乡,以求生存。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的流动尽管有求取生存之意,但其目的更趋向于利益的最大化。无论古代、近代还是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流动,都给社会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历代的执政者无不对农民流动引发的社会问题采取积极对策,以减缓其所带来的社会不良反应。《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正是从历代中国农民由于流动而造成的社会失稳状况考虑出发,对转型期中国农民进城打工而引发的社会犯罪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和谐社会构建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有所启示。
作者简介
张勇濂,男,河南项城人。200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合作导师李培林教授。主要从事和谐社会构建理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社会组织建设与社会稳定等问题研究,先后在《中国国情国力》、《中州学刊》、《中国青年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序
导论
一 问题的缘起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延伸和发展的需要
二 国内外学界对农民工犯罪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研究的情况
(二)国内学者对农民工流动与农民工、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研究
三 对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流动:历代中国农民生存的道路选择
一 关于流动的理论
(一)关于社会流动的理论
(二)流动人口的模式
二 历代中国农民流动的回顾
(一)“无奈的流动”——古代中国农民的流动
(二)“被迫的流动”——近代中国农民的流动
(三)“锁定的流动”——新中国政策制度下的农民“不动”
(四)从“控制”到“放开”——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流动
三 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状况
(一)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规模
(二)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结构特征
(三)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流向特征
四 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评价
(一)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积极意义
(二)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负面效应
第二章 从农民到农民工: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动力学研究
一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人口流动动因的分析
(一)人口流动是生产力内部平衡关系的要求
(二)人口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本性决定的
(三)人口流动是“推力”和“拉力”作用的结果
(四)人口流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二 国内外关于人口流动或迁移的动力学理论
(一)国外学者对人口流动或迁移的动力学分析
(二)国内学者对农民流动的动力学分析
三 我国转型期农民流动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第一推动力: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第二推动力:国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松动
(三)第三推动力:转型期中国农民从生存到发展的追求
第三章 从农民工到犯罪:转型期中国流动农民犯罪的实证调查
一 北京市农民工犯罪的状况及特点
(一)北京市农民工犯罪的总体状况
(二)北京市农民工犯罪的一般性特征
(三)北京市农民工犯罪的类型特征
二 广州市农民工犯罪状况及特点
(一)广州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二)广州市农民工犯罪状况
(三)广州市农民工犯罪的特点
三 郑州市农民工犯罪状况及特点
(一)郑州市农民工犯罪的一般性特征
(二)郑州市农民工犯罪发展趋势
(三)郑州市农民工侵财型犯罪分析
四 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流动性与犯罪的关系
五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总体特征
(一)犯罪目的:侵财性
(二)犯罪动因:自救性
(三)犯罪形式:团伙性
第四章 文化冲突下的行为越轨: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文化解释模型
一 关于国内外文化与犯罪的理论回顾
(一)国外有关文化冲突与犯罪理论的研究
(二)国内有关犯罪与文化理论的研究
二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冲突解析
(一)农民工犯罪的文化背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
(二)农民工:城市社会中的非正规就业与严重失业群体
(三)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亚文化:文化差异下的流民与流民意识
(四)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流民意识与主流文化的冲突
第五章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预防体制
一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预防的三层次论
(一)国外关于犯罪预防的理论
(二)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预防的三层次论
二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第一层次预防
(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原因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分析
(三)坚持城乡统筹,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第二层次预防
(一)改革城乡二元户籍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构建农民工城市社会的支持体系
(三)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
四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犯罪的第三层次预防:司法控制
(一)提高控制成本,增强司法机关对农民工犯罪的预防功能
(二)打防控一体化的整体作战机制是预防农民工犯罪的最终手段
第六章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的思想状况及其犯罪的思想预防——以郑州市为个案
一 对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社会行为活动的考察
(一)对郑州市农民工政治参与情况的调查
(二)对农民工社会交往情况的考察
二 对农民工思想价值层面的考察
(一)社会观念
(二)法制观念
(三)社会利益与社会责任
(四)城市归属感与未来预期、城市适应性
(五)情绪倾向
三 利益剥夺与角色落差:犯罪农民工的心理分析
(一)对犯罪农民工行为越轨的考察
(二)利益剥夺与角色落差:犯罪农民工的心理分析
四 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的思想状况的总体特征
五 构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预防体系
(一)转型期中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二)提高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三)明确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四)优化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五)规范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六)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体制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其次,农民工犯罪亚文化具有浓厚的流民意识,流民意识是对农民工流民化生存方式的主观反映和基本态度,这种流民意识是农民工亚群体反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农民工犯罪亚文化集中体现为流民意识。转型期中国流民阶层的兴起,根植于流民基本生存方式的流民意识逐渐形成。失业.的、流浪街头的农民工作为我国最大的流民群体,其流民意识主要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即缺乏稳定的生活方式以及固定的收入来源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上陷入困顿,生活上无以维持,而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的缺失,使他们面对生活的困境而孤独无助;政府的管制、城市居民的歧视,加重了他们对城市社会的不满和抵触情绪。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因素,与主流社会产生巨大的断裂。于是,一种不同于城市居民和乡村农民的特殊意识逐渐产生了,这种意识是农民工城市社会生活“边缘性”生存状况的体现,充满着对现实社会的反叛意识,这种意识就是处于失业、漂泊不定状态的农民工的流民意识。 最后,流民意识建构了农民工犯罪亚文化,在流民意识的支配下,流民成为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实施者,对社会秩序形成最大的冲击主要来源于农民工群体的流民化。 流民意识的反社会性包括对社会越轨行为的认同和对主流社会文化规范以及法律的漠视和抵制,这种反社会性构成了农民工犯罪亚文化的本质因素。农民工犯罪亚文化就是一种流民的亚文化,失业及遭受严重挫折、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参与的缺失使农民工在生存困境下,受到流民意识的支配而实施了越轨行为。由于农民工群体数量庞大以及非正规就业、严重失业等状况,目前及今后一个长时期内,农民工犯罪必将成为对中国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的最大威胁。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