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程振兴 页数:201 字数:21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之后,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鲁迅纪念史上最重要的时段。通过对1936年至1949年之间鲁迅纪念史的考察,作者试图探讨的问题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鲁迅形象,是如何建构起来的?《鲁迅纪念研究(1936-1949)》的作者程振兴以鲁迅纪念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中心,通过对典型现象的讨论,试图返回历史现场,重构鲁迅纪念史的全景图,同时探究鲁迅形象建构的历史脉络。以鲁迅纪念史上的“一场葬礼”、“一套全集”、“一次纪念大会”为典型个案,作者分别考察了1936年鲁迅逝世时史无前例的“民众葬”,1938年幕一版《鲁迅全集》出版的艰难过程、以及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的空前盛况,勾勒出鲁迅形象在时势的推动下,分别被民众、亲友和政党等不同力量塑造的生动的历史图景。
作者简介
程振兴,女,湖北仙桃人,2009年7月毕业于北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出版学术著作《鲁迅:在呐喊中仿徨》(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并在《鲁迅研究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盖棺论定”的鲁迅:“民族魂”
第一节 葬仪的台前幕后
第二节 出殡的行列
第三节 谁配悼念鲁迅
第二章 “文学者”鲁迅——对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考察
第一节 出版缘起
一 纪念鲁迅先生
二 《大鲁迅全集》的出版
第二节 孤岛上海的“文化保卫战”
一 突破文网禁锢
二 集体的意志
第三节 《鲁迅全集》中的文学者鲁迅
一 编辑体例与出版意义:最完整的鲁迅传记形象
二 序言、年谱和后记:被亲友精心塑造的鲁迅
第四节 《鲁迅全集》的故事
一 被讲述的《鲁迅全集》
二 1938年版《鲁迅全集》之外:书信与日记
第三章 1946年的“鲁迅”:“民主之魂”
第一节 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的政治诉求
第二节 “孺子牛的变质”
第三节 谁是鲁迅的继承者
一 作为鲁迅继承者的郭沫若
二 闻一多:昆明的鲁迅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盖棺论定”的鲁迅:“民族魂” 1936年10月19日晨5时25分,鲁迅在上海北四川路施高塔路大陆新村9号他的寓所里与世长辞。“一瞑之后,言行两亡”,对于普通人来说,与人世的告别常常是人间恩怨的终结;对于鲁迅而言,则不过是从此开始了由鲁迅逐渐变为“鲁迅”的“死后的命运”。 俗话说:“盖棺论定”,对一个人的是非功过,生前往往不能任意褒贬、恣情评说;到死后,是可以作出“最后判决”的了。鲁迅逝世后,纪念文章铺天盖地,如雪花飞扬;各色等粉墨登场,议论纷纷,表达了形形色色的“我之鲁迅观”。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件,“鲁迅之死”激发了空前盛大的悼念热潮;由“鲁迅之死”催生的各种“盖棺之论”也是前的繁复多样,可谓“众声喧哗”。 人们往往是在“鲁迅本体”、“时代思潮”与“自我表达”这三者的合力中,描摹出“我心目中的鲁迅”的。形形色色的“我之鲁迅观”彼此交叉、渗透,甚或相互驳难、反对,以历史的合力构成了“鲁迅本体”的不同“鲁迅映像”,并由这纷纭杂多的“鲁迅映像”,最终不断接近于“鲁迅本体”的某个侧面。 从1936-1937年,由鲁迅逝世引发的追悼和纪念热潮,对于“民族魂”鲁迅形象的塑造,具有“一锤定音”的奠基作用。在整个战争年代,无论是八年抗日战争时期,还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民族魂”的鲁迅形象始终具有笼罩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它对新中国成立之后鲁迅形象的塑造,也具有深远而持久的辐射力--富有象征意味的是,1956年当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鲁迅墓由上海万国公墓迁往上海虹口公园时,巴金和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依然将一面缝有黑字的“民族魂”红旗覆盖在鲁迅的灵柩上,这面“民族魂”红旗是按照二十年前鲁迅逝世时覆盖在灵柩上的那面旗子制成的,所不同的是将原来的白底换成了红底,用来象征中国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对“民族魂”旗帜的沿用,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鲁迅形象的定位,依然延续了1936年鲁迅刚刚逝世时对鲁迅的“盖棺定论”:“民族魂”。 ……
编辑推荐
《鲁迅纪念研究(1936-1949)》由程振兴所著,精心选择了1936年至1949年十余年间的三个“关键时段”,以三个“典型个案”为中心结构全文。围绕着“一场葬礼”、“一套全集”、“一次纪念大会”,将头绪纷繁的历史聚焦到三个“核心事件”上来。这种化繁为简的处理方式,以“点”带“面”的写作策略,既避免了论证的平面化,又避免了行文的琐碎,在“史”和“论”两方面都使论述显得更真实而细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