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乌托邦的历史嬗变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沈慧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沈慧芳  页数:28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乌托邦既是对美好社会的设计,又表达了对不合理现实的批判和超越。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时期的儒墨道各家在对现实批判中都体现了一种乌托邦精神。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乌托邦精神又表现在不满于现实的士人的超世追求、主张改革的政治家和儒家学者的政治理想以及农民反对封建现实的追求中,然而乌托邦又常常体现为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的情怀。  “乌托邦”一词出自16世纪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的同名小说,本义是不存在的地方,即“乌有之邦”。后来乌托邦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术语,一是指与现实社会不同的、消除了痛苦与邪恶的、充满公平与和谐的理想社会设计或描绘;二是指在对理想社会追求中体现出来的对现实社会批判的超越精神。在乌托邦中体现出来的批判精神有以下几个特点:它反映着主体对社会的判断和改变现实的历史使命感;它以理想为参照系对现实社会进行考量和批判;它以知识、智慧、洞察力、想象力构建美好的社会境界。美国学者乔·奥·赫茨勒在《乌托邦思想史》中说:“历史上不时总会有一些天才、先知、新思想的宣扬者、真理的预言者、极其热情的理论家,他们是超越时代的人,独树一帜的杰出先锋。他们认识到有可能创造人类更美好的幸福,便要求扫除当前社会和道德的弊病,与他们的时代决裂,摈弃旧的传统与宗教、政治偏见,清除那些阻挠他们前进、使他们不得自由的种种遗产,摆脱‘现行的’陈词滥调,超越他们所处的时代,宣讲一些为群众难以理解的东西,重新创造一个世界。”

作者简介

沈慧芳,1966年生,浙江龙泉人。浙江大学法学硕士。现为武夷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福建省社科联委员,福建省杨时学术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在《道德与文明》、《东南学术》、《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福建省教育厅社科资助项目三项。2007年入选“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0年被授予“武夷学院年轻拔尖人才”称号。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乌托邦精神与道德乌托邦一 乌托邦与乌托邦精神二 乌托邦精神的基本意蕴三 乌托邦精神的核心是道德理想主义四 追寻乌托邦精神的历史与现实依据第二章 中国轴心时代高扬的乌托邦精神与士阶层的兴起一 轴心时代与动荡中的文明突破二 士阶层的形成及其独立意识的觉醒三 士与轴心时代高扬的乌托邦精神四 士的文化传统及其道德属性第三章 轴心时代的道德乌托邦:变无道社会为有道社会一 儒家的救世理想与个体人格追求二 墨家的兼爱尚同理想与非攻的和谐追求三 道家无为的社会理想和逍遥的人格境界四 “大同”社会理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 魏晋士人的道德理想追求与乌托邦精神的另样表达一 特殊时代的特殊士风二 批判精神的曲折表达三 社会乌托邦的经典设计第五章 两宋士大夫的政治理想与道德追求一 两宋士大夫的时代境遇及其主体意识二 两宋士大夫的政治乌托邦情怀及其现实表达三 两宋士大夫的心理矛盾及其人格追求第六章 早期启蒙中对传统道德的批判与道德理想追求一 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式微和阳明心学的启蒙意义二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对传统道德的批判与理想追求第七章 中西文明撞击中的文化自觉与道德理想构建一 中西文明的碰撞与近代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自觉二 近代中国社会的乌托邦构建与道德理想追求第八章 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确立及其实践挫折一 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理想的阐述三 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确立及其理想追求的乌托邦激情四 毛泽东对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阐释及其实践第九章 现代性反思与道德乌托邦重构一 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性成长历程二 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性的成效三 中国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四 传统道德理想主义的反思与当代道德乌托邦的重建第十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下的道德理想诉求附录一 道德需要与制度公正附录二 美德:和谐社会的重要竞争力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当然,这种批判与超越精神,并不是先验地存在于乌托邦思想家们的意识中,也不是他们脱离实际的主观玄思与冥想,而是直面现实,通过对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把握而产生的。“乌托邦精神的根基在于现实生活世界。真正的乌托邦精神就是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内在超越精神,这种精神要求人们‘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现实与理想,在历史的确定性与终极的指向性之间,既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又不断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真正的乌托邦精神绝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它对现实的超越并不意味着与现实的隔绝,相反,其目的恰恰是欲立足于现实,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去提升现实,离开现实生活世界的对超越的价值理想的追求,只能是无所依傍、游谈无根的幻想,与真正的乌托邦精神是根本不相容的。”宗教也有批判精神,表现在以其神圣性、永恒性来反观现实的世俗性与有限性,以其纯粹的精神性与终极性来反观现实的物质性与暂时性。但其假设前提是现实不可改变的,人们只有进入彼岸世界,才能逃脱现实的不幸与苦难。因此,其批判性是以脱离现实而不是改造现实为前提的。它能以虚幻的彼岸世界给人们带来精神慰藉,却不能为人们改造现存世界提供动力。宗教也有超越精神,但这种超越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三)乌托邦精神是一种理想主义精神理想主义是乌托邦的基本特征。理想主义是一种对宇宙人生、对世界未来持积极乐观态度的心理倾向和思想观念。信奉与持守理想主义思想观念的人被称为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总是以理想主义的观念来看待社会人生,并将这种观念灌注与投射到对现实的评价上,进而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努力方向。表现在对社会秩序的追求上,理想主义者总是渴望改变、超越现实中不合理的实然状态,并对可能达至的应然秩序充满信心(当然,对社会应然秩序的界定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没有永恒的确定的标准);表现在个体人生境界的追求上,理想主义者拒绝平庸,渴望崇高,崇尚精神的充溢与富足,并对人性达至这种精神境界的可能性充满信心;表现在对人类未来走向的预测上,理想主义者坚信,人类能够凭借自身的智慧、善良与责任,实现更高层次上的社会和谐,并执著于探索通向社会和谐的路径。理想主义及其奉行者在不同时代,激励人们走出了灾难与困境,从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也因此赢得了古今中外思想家的普遍赞颂。而乌托邦主义及其奉行者却往往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构建常常被指责为空想,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乌有之乡,他们自身也被界定为不切合实际的空想家。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人们常常认为理想是立足于现实、基于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确立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乌托邦则是人们凭着主观冥想而构造出来的幻想图景,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这种认识并没有错,乌托邦确实与理想有区别,但这是仅就二者设计的具体社会蓝图或模式而言的。如果我们撇开具体的形式,仅就二者内涵的最基本精神意蕴来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为了更全面真切地理解乌托邦精神,必须将其精神追求与作为制度设计模型的“乌托邦”加以区别。

编辑推荐

《道德乌托邦的历史嬗变》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差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道德乌托邦的历史嬗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