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陈凡、张明国、梁波、 罗玲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0出版) 作者:陈凡,张明国,梁波,罗玲玲 著 页数:2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科学技术社会论:中日科技与社会(STS)比较研究》对中国和日本两国的STS(即科学技术与社会)这一新的研究学科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中日STS教育比较研究,对中日两国关于STS的教育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中篇殖民地科学及其中日两国的影响研究对殖民地科学研究的历史等以及殖民地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下篇中国近现代技术与社会文化比较研究,对相关的社会文化等进行了比较。目前国内类似的成果还不多见。
作者简介
陈凡,男,汉族,1954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哲学博士,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STS)。现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国家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兼首席教授。现已出版的学术论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张明国,男,汉族,1963年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市,北京化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所所长,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与技术文化学,中日科技史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著作19部。梁波,男,蒙古族,1965年5月生,黑龙江省杜尔伯特人,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技术论、产业考古学,发表论文40余篇、著编译6部。
书籍目录
前言序言上篇中日STS教育比较研究第二章 STS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STS的定义第二节 STS的研究对象第三节 STS的研究内容第四节 STS的学科定位第五节 STS的发展历程第二章 STS教育概述第一节 STS教育的概念第二节 STS教育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 STS教育的内容特征与原则第三章 中日STS观比较第一节 两国STS的发展前史第二节 两国STS的传播过程第三节 两国学者的STS观第四章 中日STS教育比较第一节 两国学者的STS教育观第二节 两国大学的STS教育第三节 中国STS教育模式的建构中篇“殖民地科学”及其对中日两国的影响研究第五章 “殖民地科学”概述第一节 “殖民地科学”的历史与现状第二节 “殖民地科学”的特征与演变第三节 “殖民地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第六章 日本“殖民地科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体制化第二节 殖民地科研体制的形成第三节 “殖民地科学”的案例分析第四节 殖民政治家与科学家第七章 “殖民地科学”对中日科技与社会的影响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殖民化与本土化第二节 近代中日社会变革比较第三节 “殖民地科学”评价第八章 “殖民地科学”与当代社会发展第一节 技术与新殖民主义第二节 “殖民地科学”研究的现实性第三节 我国的对策与措施下篇中日近现代技术社会文化比较研究第九章 技术文化与技术转移第一节 技术与文化是一体化的系统第二节 “技术一文化”互动视野中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第三节 中日技术转移及相应的对外“技术一文化”观第十章 中日近代技术与社会文化关系第一节 中日近代社会文化比较第二节 中日近代技术观的比较第三节 文化传统对中、日近代技术与社会的影响第十一章 中日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比较第一节 古代两国技术创新的社会背景第二节 近代两国技术创新的不同结果第三节 现代两国技术创新的相异过程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环境运动是在人们关注科学技术的应用导致严重的环境危机(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核放射污染等)和生态危机(如森林毁坏、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等)以及资源短缺、能源危机、水资源紧张、人口危机等情景中产生的。1962年,美国学者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唤醒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开启了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新时代;同年,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全面论述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的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会议的中心议题,并制定了“21世纪议程”。这场环境运动进一步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而这也是STS研究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在上述背景中,一些学者纷纷撰文发表了许多论著,对科学技术特别是技术对社会的破坏进行了揭露。这些学者主要有:海德格尔(其论著有《关于技术的问题》、《关于存在的问题》、《关于事物的问题》等)、芒福德(其主要论著有《历史上的城市》、《机器的神话》等)、埃吕尔(其主要著作有《技术社会》、《技术系统》等)、马尔库塞(其主要著作有《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等)、哈贝马斯(其主要著作有《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文化与批判》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为STS的产生奠定了学术基础。另外,一些边缘学科(如计量经济学等)、横断学科(如系统科学等)和综合学科(海洋科学、生态科学等)的产生,促进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交叉,从而为STS的产生奠定了学科基础。STS虽然不是在中国产生的,但是,在STS产生以前,中国学者也从事与STS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例如,早在1915年,我国学者任鸿隽围绕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开展科学与民主的研究,并以此寻求救国之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分别在上海、重庆和延安等地开展了自然科学的本质、自然辩证法等研究活动。
编辑推荐
《科学技术社会论:中日科技与社会(STS)比较研究》是中国技术哲学与STS论丛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