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2008中国的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少文  页数:38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进入近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大众媒介的崛起,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衡量文明的价值尺度,一种重塑生活的文化现实。本书论述的正是报纸、图书、摄影、画刊、广播及其电话、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的“中国化”过程。时间跨度虽长,但因定格在一个个节点上,因此具体而微、生动形象,绝没有笼统飘忽之感。除了以深邃、细腻的笔触勾画出各个媒介“登陆”的具体情形及其独具的性征之外,还以大量鲜活的一手资料向我们展现了各种媒介对中国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深层影响。该著的学术特征还表现在:一是将聚焦点集中在媒介形式上;二是重视私人生活资料的使用;三是把媒介与人的关系作为关注的核心。这些既是对传媒“内容至上”的自觉反叛,更是其不同于其他著述的个性所在。

作者简介

刘少文小传
在最贫困的1960年降生于最贫困的辽西土地上,又赶上家中闹分家,可谓既不占天时、地利,更不占人和。
14岁随母入城,与父亲一起生活。两年后,本无知识的我却被冠以“知青”的名义赶到乡下。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人生的滑稽。
此后的生活是这样:2年铁路司机学校,3年火车司炉,4年大学,3年硕士,5年大学老师,10年新闻记者,3年博士。而今就职于黑龙江大学,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业务副院长。
在省级以上报纸发表过各类新闻作品约80余万字,并多次获奖。在中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文学、新闻类研究文章3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1872:报刊·理性·生活图示
第一节 报刊作为东方新宠
一 现代化之缘与中国的现代报纸
二 1872:一个标志性年份
三 《申报》的引领作用
第二节 大众商业报刊:打造新的生存空间
一 大众商业报刊的品性
二 办报办刊:新公共空间及其三代报人
三 办报与写作:一道迷人的风景
第三节 阅读报刊:沙漠中悠远的驼铃
一 从名人的回忆看报刊的影响
二 阅报社、讲报处:集体的盛宴
三 报刊广告:妙语勾勒的现代图景
第二章 1897:书香·图书馆·阅读
第一节 从传统书坊到现代出版社
一 夏瑞芳的眼力与张元济的眼界
二 “商务”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图书馆·书店·旧书摊
一 图书馆:书的繁荣与聚集
二 书店:满是智慧的诱惑
三 旧书摊:淘者的乐园
第三节 生活中的书:书广告·赏书·读书·书崇拜
一 书之广告:商而不俗、老而不衰
二 赏书:每一本都是一个独特的活体
三 书文之缘
四 读书及其动力
五 书不会消亡
第三章 1926:画刊·偶像·读图
第一节 画刊《良友》
一 《良友》创刊
二 图画:传播的革命
第二节 图画传播的嬗变
一 传播内容:从圣徒偶像到世俗众生相
二 传播方式:从虚构到纪实
三 受众:从书生到大众
第三节 摄影与日常生活
一 照相馆·画师·摄影师
二 摄影记者与纪实拍撮
三 画报、摄影展、照片:读图就是读自己
第四节 休闲摄影、明信片:自我确认与阅读他者
一 休闲中摄影的反客为主
二 明信片中的他者时光
第四章 1926:广播·电话·留声机
第一节 广播的诞生及其中国化过程
一 广播的诞生
二 广播的中国化
第二节 听觉媒介及其相互关联
一 电话与广播
二 留声机、老唱片与广播
三 录音机与广播
第三节 声音媒介的传播特性
一 不在场的在场感
二 声音话语的个性化
三 接受的兼容性
第四节 作为一种媒介的声音文化
一 声音媒介的心理抚慰与情感调动作用
二 声音媒介的娱乐性
三 声音媒介与想象力的激发
第五节 听觉媒介与日常生活
一 个人化生存
二 感性化思维
三 信息化交往
第五章 1933:电影·动态写真·新都市空间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黄金期
一 1933:热闹的电影年
二 1905—1919:童年涂鸦
三 20世纪20年代:青春放歌
四 20世纪30年代:永恒的繁华之梦
第二节 电影:动态写真与艺术气质
一 动态写真
二 艺术气质
第三节 电影媒介孵化的电影生活
一 拍电影:一个名利双收的行当
二 电影院:都市街头新景观
三 看电影:揣着什么心理诉求
第四节 电影媒介:杂交的都市文化
一 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杂交
二 影像文化与印刷文化的杂交
第六章 1983:电视·娱乐·入侵
第一节 电视:迟来的媒介
一 20世纪80年代:电视进入寻常人家
二 1993年:中国电视话语的一次转型
第二节 电视的强势及其属性
一 电视的强势
二 包容性:内容的博大与手段的多元
三 休闲性:跟着感觉走
四 娱乐性,悦目和有趣儿
五 无个性就是它的个性
第三节 电视与日常生活
一 时空结构与“家”的改变
二 电视与日常消费
三 电视与日常思维活动
第七章 1995:网络崛起·传播革命·信息化生存
第一节 网络崛起
一 1995:网络传播的重要节点
二 互联网的影响力
第二节 网络的传播特征
一 快捷性:速度的神力与悖论
二 交互性:匿名参与畅所欲言
三 全球性:网络无地域、思想无国界
第三节 网络与日常生活
一 从阅读经典到阅读信息
二 工作的得力“帮手”与恼人“帮凶”
三 从真实交往到虚拟交往
四 从出门购物到网上购物
结语 2008:在昨天与明天的转折点上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这与自给自足的乡村社会有着极大的不同,仅从信息的传播上就可以看出巨大的差异。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名著《乡土中国》中指出:“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在乡下社会中黏着相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决不会因之认错了人。”“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①不同于乡村社会的熟人世界,城市则是生人世界,必须有足量的信息才能维系正常的生活运转,无论是邮船进出港时间,剧院、电影院演出场次,还是商场打折、柜台转让、招工求职,乃至于政局波动、社会治安出现新危机等城市人都关注。因此,当大批乡村人怀揣着梦想离开往昔安身立命的土地,到都市中寻求新的生存机会,逐渐成了城里人时,历史便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造就出成千上万的新市民,而足量的市民队伍又是大众商业报纸发行量得以保证,从而能维持自身生存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同时,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人口的流动同时为现代报纸输入了办报人才。晚清许多有名气的报人大都是科场不顺或无意于科举的外乡读书人。王韬、康有为、梁启超均有科场不第的经历,而报人曾朴则在应试时“故意弄污试卷,题诗拂袖而出”。②相当的文化积累和舞文弄墨的爱好常常使他们选择门槛并不很高的报馆作为自己的事业或是谋生的平台。在著名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作家中,至少有三人——李伯元、吴研人、曾朴都参与过办报。《申报》的主笔蒋芷湘、钱昕伯、何桂笙也都是这样的人。其中,蒋芷湘举人出身,科场不顺入《申报》做主笔,后考中进士便离开《申报》。

编辑推荐

《1872-2008:中国的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1872-2008中国的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很好,确实很好,物有所值。
  •   收到货,打开,一面鲜红的小旗子瞬间让我思密达了~~当当,保卫钓鱼岛保卫主权,哥永远挺你!!
  •   时间跨度大,资料也全面,是了解中国近现代媒介发展的好著作
  •   按照年代来编排的,一目了然啊。个人觉得对自己的专业很有用,赞一个
  •   很好!!一共买了4本!!
  •   导师的书,必须支持,而且很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很棒!
  •   全新正版 非常好啊 下次还买
  •   很独特的新闻史书籍 视角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史书 绪论就很受启发 读起来很亲切 不错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