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李媛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09出版) 作者:李媛媛 页数:241
内容概要
《杜威美学思想论纲》旨在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杜威的美学思想进行分析和阐发,呈现杜威美学的诸多特质,并将之与传统和当代美学对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实用主义美学在新时代全面复兴的原因以及杜威美学的现代意义——它对于当代西方艺术界、美学界存在的问题和中国美学界目前展开的讨论所提供的启示以及对于当代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学界对杜威思想的重视与日俱增,在新思潮不断出现,艺术界、美学界出现巨大变化,因而带来众多迷惑和争论的情况下,重读杜威美学对于我们看清当前存在的问题,脱离目前的困境将会起到有益的启发作用。
作者简介
李媛媛,1979年生于江苏,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工作于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文艺理论。主要作品有《美学的超越走向何方》、《杜威的实用主义“经验”论》、《建国以来外国文艺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审美教育》、《杜威与中国思想的双向互动》等多篇论文;主要译著有诺埃尔·卡罗尔的《超越美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阿诺德·贝林特的《介入杜威》(译作)等。
书籍目录
序导论一杜威生平二实用主义三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 经验——杜威美学的基石第一节 “经验”概念的历史第二节 哲学的改造与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第三节 一个经验与审美经验小结第二章 艺术——杜威美学的核心第一节 艺术的定义:从古希腊到现在第二节 艺术的分区化观念一美的艺术与实用的艺术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第三节 艺术的博物馆观念第四节 艺术即经验一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二“艺术性”与“审美性”三艺术即经验第五节 艺术与批评小结第三章 杜威美学的重要范畴第一节 情感与表现第二节 实质与形式第三节 节奏与对称第四节 知觉与想象小结第四章 艺术与文明第一节 艺术与科学第二节 艺术与教育第三节 艺术与道德第四节 艺术与社会小结第五章 杜威与中国第一节 杜威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第二节 杜威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第三节 杜威美学思想与中国当前“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之比较研究小结余论:实用主义美学的新发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唯美主义者所赞美的艺术通过对感官的作用而产生的力量,在道德家这里却成了艺术的罪过。当然,这两种立场都有其局限。道德论者忽视了这样一个道理:艺术的易于普遍接受的特点以及它令人产生的共鸣反而可能成为道德的工具。道德论者所讨论的话题——生活的意义、幸福的含义、生命的价值——都在艺术中得到了最鲜明而强烈的体现。但艺术对人们道德的影响不同于严厉的训导,杜威指出:“那种将直接的道德效果与意图归结于艺术的理论是失败的,因为它们没有将作为艺术作品在其中生产与欣赏的语境的集体文明考虑在内。”①枯燥的道德说教容易让人心生厌倦,而艺术却能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和事件表现这些道德主题。托尔斯泰一生都主张用艺术来提升道德,拯救日益麻木的人性;席勒曾经明确地提出“以艺术代宗教”的想法,足见艺术对道德的影响如何巨大而直接。那些假装有一个道德目的的艺术家常常事与愿违,回报他们的不是观众道德的提升,而是鄙弃和冷落。而像唯美主义者那样主张艺术与道德无关,则更体现了一种作茧自缚的短视。艺术可以使人逃遁到舒适安逸的美梦中,然而,即使是再美的梦也总有醒的一天,人们依然需要面对各种现实的问题。并且,这种观点很容易带来不良道德后果,因为它过于强调艺术的娱乐功能,耽于感官享受。事实上,只要进入公共交流领域,任何艺术作品都会对道德产生影响,不管它的生产者是否愿意。杜威指出,艺术与道德原本就是一体的,审美本身就是一种伦理,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讨论的那种割裂,是由于社会本身的原因造成的。
编辑推荐
《杜威美学思想论纲》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