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世寺子屋教育研究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朱玲莉  页数:275  
Tag标签:无  

前言

  日本是率先实现近代化的东方国家,而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最值得称道的事情。明治新政府建立不久,时任兵库县知事、后来的首任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就在其向新政府提出的建议书“国是纲目”中,提出要让全国人民通晓世界各国的学问,在东京、京都、大阪建立大学,在郡与村建立小学,不论都城还是偏僻之域,要让人人沐浴知识的光辉。日本从19世纪70年代兴办近代教育起,只用了40年左右的时间,就普及了初等教育,并于1907年开始实施六年制义务教育,同时,中、高等教育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实现了明治初期“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既定目标。  日本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斐然,不过如果将日本的教育进步完全归于明治维新的改革恐怕未必客观。历史事实证明,日本人之所以较之其他东方国家最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除了明治政府具有开放而长远的目光,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在法律和经济等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等原因之外,也与江户时代已形成良好的以实用主义为特色的大众启蒙教育传统具有密切关系。本书所研究的寺子屋教育就是这种教育的主要载体,它的存在为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容概要

  《日本近世寺子屋教育研究》是在笔者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作的。笔者硕士毕业于日本滋贺大学教育学部。硕士论文是《的自我教育观》,主要论述了江户时期武士教育问题。2007年笔者有幸得到日本住友财团的援助,援助课题为《日本近世私塾的研究》。为了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更为深入地展开对日本江户时代教育的全面研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恩师李卓教授的指导下,笔者确定了寺子屋教育作为研究课题。李卓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缜密的思考方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将我引入了学术研究的道路。

作者简介

  朱玲莉(1974-),女,汉族,湖南长沙人。2006年毕业于日本滋贺大学教育学部,获得教育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到日本滋贺县教育委员会、滋贺大学、国学院大学进修,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主要从事日本社会文化、日本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日本江户时代的文化教育消费》、《论日本儒学家广濑淡窗的教育思想》、《成宜园こ白鹿洞害院——日中私塾の比较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已完成日本住友财团资助的“日本近世私塾的研究——中国书院的比较”课题。

书籍目录

前言一 寺子屋概念的源流及其界定二 寺子屋教育研究的概况三 寺子屋教育研究的意义四 创新与不足第一章 寺子屋教育的历史概观第一节 中世纪寺院教育:寺子屋教育的前身一 寺院教育的兴起二 寺院教育的内容第二节 近世寺子屋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一 寺子屋教育的政治基础二 寺子屋教育的经济基础三 寺子屋教育的文化基础第三节 寺子屋教育的兴起、发展和繁荣一 寺子屋教育的兴起二 寺子屋教育的发展三 寺子屋教育的繁荣四 寺子屋教育发展的特征第二章 寺子屋的师匠与经营第一节 寺子屋师匠的身份一 平民师匠二 武士师匠三 僧侣师匠和神官师匠四 医生师匠等五 女师匠第二节 寺子屋师匠的素质及师生关系一 道德素质二 文化素质三 师生关系第三节 寺子屋的经营一 寺子屋的办学方式二 寺子屋的经费来源三 寺子屋的学费价格第三章 寺子屋的寺子第一节 寺子的基本状况一 近世儿童教育观二 寺子就学情况第二节 寺子屋中的女寺子一 近世以前的女子教育二 江户时期庶民女子教育的发展三 寺子屋中的女子教育第四章 寺子屋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第一节 寺子屋的教学内容一 基础教学——习字、阅读和算术二 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三 德育知识第二节 寺子屋的教材——往来物一 往来物的由来二 往来物的种类三 往来物的主要功能第三节 寺子屋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一 寺子屋的教育方法二 寺子屋的课程设置三 寺子屋的授课形式四 寺子屋的课外活动第五章 寺子屋教育的典型分析第一节 埼玉郡寺子屋“玉松堂”一 就学情况二 经营方式三 教育方法第二节 伊势国的“寿砚堂”一 “寿砚堂”的基本概况二 “寿砚堂”入门者的生活和生涯结语第一节 寺子屋教育的特征第二节 寺子屋教育在日本教育史上的意义参考文献中文文献日文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寺院教育的兴起  6世纪佛教传人日本后得到了圣德太子(574-622)的大力弘扬。到奈良时代,由于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和保护,佛教迅速发展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佛教的兴起,无论是在经济实力上还是在政治地位上,寺院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寺院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上的特权影响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时也是当时文化教育的中心。寺院中的僧侣属于知识阶层,是文化教育的传播者,他们不仅饱读经书,而且研究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的著作等。于是,寺院很快就成为学术权威之地,吸引了贵族、武士子弟和平民子弟前来学习。镰仓时代以后,由于大学寮等公立教育的衰落,寺院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佛教寺院之所以成为世俗教育的社会组织,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佛教进入日本以后经受了一番较为彻底的改造,从哲学思想上看,它渐渐由注重来世和彼岸的极乐世界,转向注重今世的现实世界。佛教被日本人赋予了治病、求官、生育、克敌、降妖、教子等多方面的现实任务。“小儿习字之时登寺,学问之时登寺,疾病治疗、卜筮占卦、获取书画等,皆登寺以成世用。”①就是对当时状况的一个描写。第二,从政治上来看,由于佛教进入日本本土之后,本来并不突出的护土守国思想被改造成了镇护国家和王法的教义。历代的皇室、重臣纷纷利用佛教,视其为战胜对手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进入镰仓时代以后,由于教育和修行方式的简约化和大众化,一些佛教新派,如禅宗、净土宗等深得武士和普通百姓的青睐,渐渐深入日本社会各阶层。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日本近世寺子屋教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