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袁占亭 页数:26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与再城市化》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入手,系统介绍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格局呈现的共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空间结构转型的重要意义及基本思路和框架。采取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白银市空间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提出白银市空间结构转型的重点任务与对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白银市城市化水平的评价,指出再城市化是白银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并给出白银市再城市化的具体路径。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变化,其研究难度很大。《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与再城市化》是在“白银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结合白银市近几年空间结构转型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总结。
作者简介
袁占亭,男,汉族,1961年生,陕西扶风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83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先后曾任兰州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白银市市长、中共白银市委书记、白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中共兰州市委副书记、兰州市市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格局的基本特点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含义(一)城市地域范围界定(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含义(三)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概述(四)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模式二中国主要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格局的特点(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二)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四)资源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点及影响(五)资源型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特点及影响三白银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格局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一)白银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及趋势(二)白银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三)白银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四)白银市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意义一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含义(一)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含义(二)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内容(三)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特征(四)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原则(五)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指导理论(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目标(七)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动力(八)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模式选择二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意义(一)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二)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有助于消除市场缺陷(三)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四)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有助于提高竞争力(五)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是环境发展的需要三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识(二)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三)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追求的生态目标(四)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四白银市空间结构转型的现实意义(一)白银市经济转型需要新的承载空间(二)建立和谐白银需要新的空间体系支撑(三)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要求空间结构更新(四)白银市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空间结构保证(五)白银城市化进程需要空间结构转型(六)白银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空间结构转型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墓本思路与框架一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重点是完善城市功能体系(一)城市功能的概念及演化(二)资源型城市功能的定位及存在的问题(三)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重点是功能体系完善二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必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含义(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三)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四)城乡空间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五)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三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基本思路是再城市化(一)分离资源开发基地建设与城市建设(二)改变城市功能区的双轨运行和割据状态(三)恢复和发展城市的中心聚集功能(四)实现再城市化的多元化发展(五)促进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之间互补发展四白银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基本框架(一)白银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原则(二)白银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基本目标(三)白银市空间结构转型面临的优势与劣势(四)白银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基本框架第四章 白银市空间结构转型的重点任务与对策一完善城乡路网与主城区路网等基础设施(一)完善白银市总体路网等基础设施(二)完善白银区路网等基础设施(三)完善平川区路网等基础设施二完善和提升白银区与平川区城市功能(一)白银区与平川区城市功能定位(二)白银市城市功能评价(三)城市功能提升的含义(四)完善与提升白银区与平川区城市功能的措施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市场硬件建设(一)大力发展白银市第三产业(二)完善白银市市场硬件建设四理顺主城区发展与县区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一)白银市城镇体系的结构(二)主城区发展与县区城镇化发展相互促进(三)强化和加快主城区建设(四)扶持县区城镇化发展第五章 白银市城市化水平的评价一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二)城市化的本质(三)城市化的形式(四)城市化进程及规律(五)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特征二再城市化(一)再城市化的出现(二)再城市化的含义(三)再城市化即城市再开发的过程(四)资源型城市的再城市化问题三白银市城市化水平评价(一)资源城市城市化的特点(二)白银市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六章 白银市再城市化的基本思路一促进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之间融合互补发展二提升主城区的经济聚集功能(一)空间再开发(二)功能再开发(三)技术的开发(四)可持续的开发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区县的城镇化水平(一)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二)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三)以产业升级为重点,发展乡镇工业四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内容(二)白银市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分析(三)推进白银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第七章 兰白都市圈建设背景下白银城市发展一建设兰州都市圈的可行性二《兰州都市圈规划》有关兰白经济一体化的内容(一)战略目标(二)战略思路(三)发展模式(四)发展策略(五)职能结构三兰白都市圈建设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一)实施兰白经济一体化,增强两市经济竞争实力(二)实施兰白经济一体化,加快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三)实施兰白经济一体化,提升甘肃经济竞争能力(四)实施兰白经济一体化,以陇中带动全省发展四兰白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基础和战略目标(一)战略基础(二)战略目标五实施兰白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一)产业合理布局与产业一体化(二)资源开发与资源利用一体化(三)基础设施一体化(四)市场体系建设与市场发展一体化(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六)数字平台与信息一体化(七)政策协调与制度一体化六兰白都市圈建设背景下白银市发展的重点(一)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二)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三)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四)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界定(五)培育资源型产业集群,促进兰白都市圈建设(六)产业集群的重点领域第八章 白银市再城市化的对策一发挥地方政府在再城市化中的主导作用(一)合理定位城市——西部大开发的中心(二)打造城市品牌,实施城市营销战略(三)制订并实施特殊的区域开发政策二通过招商引资完善城市的经济功能(一)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软环境建设(二)利用中央的支持,争取矿业反哺(三)转变观念,培育招商引资的主体——中介招商三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一)加快白银市的市场化进程,优化城市经济结构(二)弱化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四再城市化要注意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二)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三)“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四)人文环境优化的举措(五)协调经济、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关系五以资源型城市的全面转型构建现代化城市(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势再造和优势替代(二)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创造产业转型的良好环境(三)建立资源补偿机制,引导产业结构合理转型(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保护(五)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和绿色生产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含义 1.城乡统筹的含义 城乡统筹发展是指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①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主要界定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努力形成有利于城乡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措施。另一方面,要努力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包括统筹工业、农业的发展,统筹工人、农民的福利待遇,统筹城市、乡村的建设等。重点是着力发展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是指以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为目标,在城市和乡村范围内统一筹划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促进城乡经济的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政府。政府之所以能够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首先是由市场经济中城市与乡村不平等竞争的客观现实决定的。城市与乡村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的空间,同时又是相互依存,融合竞争的统一体。城乡虽有不同的功能,但谁也离不开谁。其次,政府统筹城乡发展也是履行自身职能的基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是政府管理社会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