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孙桂荣 页数:30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与文学》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烛照下,全面梳理了中国女性主义的当下形态,尤其是其在消费时代被有意无意的挪用、改写等话语变异现象,并对当前文学文本中的性别消费主义倾向做了系统阐释与严肃批判。作者希望以“理论思潮”与“文学生态”这两部分的前后呼应,相对完整地勾勒一幅中国女性主义及其在消费时代的文本表达的文化图景,以期对当代女性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孙桂荣,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团队主要成员。主要从事中国当代小说与女性文学研究。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报》等复印转载,并有论文被收入《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9年文学批评》。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山东省社科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已出版专著《大众表述与文化认同》、《自我表达的激情与焦虑》、《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十六讲》等。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
书籍目录
导言 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与文学上编 理论潮流第一章 溯源、发展与嬗变:女性主义的前世今生一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二 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三 世纪之交的女性主义思潮第二章 理论“旅行”:女性主义的中国焦虑及其在消费时代的深化一 古代女性话语的文化落差二 传输与发展过程中的话语裂隙三 遭遇消费时代之后第三章 “女性意识”与消费时代的文本表达一 “女性意识”辨析二 消费时代的女性关怀与“小女人”关怀三 “女性主义”的现代性焦虑及其在文本中的表达方式四 变异的可能性第四章 “后女性主义”:消费时代的性别修辞?一 男权回潮与“后女性主义”表演二 中国当下语境中的“后女性主义三 消费时代的女性主义走向第五章 “后女性主义”批判的难度与限度一 批评的盲视及其由来二 在社会等级与性别等级的双重挤压下三 消费时代的女性或者文学:边缘化之后的双向度选择下编 文学生态第六章 可见与不可见:女性小说人物塑造的现实性分析一 被遮蔽和消弭的底层女性二 知识女性的话语偏斜三 大放“异”彩的白领之声四 另类向“趣味化”发展五 敞开或者遮蔽的可能性第七章 社会主义·贤妻良母主义·消费主义: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流变一 社会主义女性话语二 贤妻良母主义女性话语三 消费主义女性话语第八章 敛抑与狂欢的背后:现当代文学语境中的身体话语与性别一身体:从遮蔽到敞开的话语空间二 身体与自我的悖论三 走向和谐的身体美学四 变动社会的性别修辞:新时期以来的女性身体表述第九章 性别魅力的彰显与女性“主体”地位的确立一 魅力构成及其表现二 女性作为结构文本的中心三 悖论第十章 纠缠在利用与依赖之间的性别修辞一 身体感觉的不在场二 物质的笃定与精神的虚无三 是性别利用也是性别依赖第十一章 “空白之页”:性别围城之外的话语缺失一 另一种“空白之页二 社会意识的黯弱与自我边缘化三 “个人”向何处发展第十二章 “外来者”故事的女性改写一 谁是“外来者”?二 怎样的“外来者”?三 从“原乡人”到“异乡人”:“外来者”故事的当下形态第十三章 走过青春期的性别物语一 从青春期的叛逆开始二 玄幻:网络时代的性别偏执三 这一代人的“身体写作四 从“70后”到“80后”:断裂的青春表演?结语边缘与疲惫:女性文学批评的学术境遇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关于激进女性主义,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认为,“至少存在着两类激进的女性主义者”,即“激进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和“激进一文化女性主义者”。在和社会性别相关的问题上,激进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往往推论说,如果只允许男人展示他们的男性气质特征,而这对男性自己有害;同时又要求女人展示她们的女性气质特征,这又对女性有害;那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允许每个人都成为雌雄同体性格的人,即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展示所有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应该允许男人去探讨他们女性气质的诸方面,而女人也可以探讨她们男性气质的诸方面。每个人对作为人的整体性的感受都不应受到禁止,这种整体性来自男女个人将他或她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诸多方面结合为一体。激进一文化女性主义者不同意以转向雌雄同体作为妇女的解放策略。某些反雌雄同体论者认为,问题不在于有女性气质或女性气质本身,而是在于父权制分配给那些女性气质特点的价值不高,例如“温和、谦虚、恭谨、支持、同情、怜悯、温柔、抚爱、直觉、敏感、无私”这些女性气质的特点价值都不受重视;而更高的价值则被指派给了男性气质的特点,如“决断、进取、坚强、理性或逻辑思考、抽象思考和分析能力,还有控制情感的能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