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浩 页数:53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非理性认识论的学术专著。作者认为,人的认识本来就是理性与非理性两种认识方式的有机结合,但我们以往的认识论却只研究理性认识,而忘记了非理性认识。该书告诉人们,要想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首先就应该去寻找人类认识的原始动因及认识选择性的主要依据。为此,只有到主体自身的欲望、需要、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非理性认识要素中去寻找。而人的认识和实践成功与否,又和人的理想、信念、意志等非理性或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诸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再则,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文学艺术的创作,也离不开联想、想象、直觉、灵感、顿悟和潜意识这些非理性的认识形式。鉴此,作者在该书中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探讨了主体认识结构中的非理性要素、非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非理性认识形成的主客观基础、非理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等问题,从而弥补了我们以往在认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
作者简介
张浩,男,1934年1月生于山西省阳城县。1948年参军,1957年毕业于齐齐哈尔步兵学校(即现在的大连陆军学院)。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多年来专门从事认识论、思维科学和非理性问题的研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淮南师范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副会长。写有专著《思维发生学》、《诡辩论》;合著《哲学小百科》、《毛泽东方法论导论》、《解放思想的辩证法》、《反映论新论》、《中国百科大辞典》、《20世纪学术大典》(哲学卷)等13部。发表《思维发展心理探源》、《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等学术论文200余篇;发表《论原始思维的逻辑地位》等译文6篇。
书籍目录
导论 应该找回被遗忘了的另一半认识 一 为什么要研究非理性认识 二 研究非理性认识的基本前提 三 研究非理性认识的途径和方法第一章 主体认识结构中的非理性要素 第一节 欲望、需要及其功能 一 欲望、需要界说 二 欲望、需要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情绪、情感及其功能 一 情绪、情感界说 二 情绪、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第三节 兴趣、爱好及其功能 一 兴趣、爱好界说 二 兴趣、爱好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第四节 意志及其功能 一 意志界说 二 意志的品质 三 意志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第五节 信仰、崇拜及其功能 一 信仰和崇拜界说 二 信仰和崇拜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第二章 联想和想象认知——非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之一第三章 直觉、灵感和顿悟认识——非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之二第四章 潜意识或无意识认识——非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之三第五章 非理性认知形成的基础第六章 非理性认知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第七章 非理性认知与实践活动的关系第八章 非理性认知与其他思维形式的关系第九章 现代社会中的非理性认识问题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表明,主体是以一定的尺度,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来从事认识活动的。这就是说,主体从事什么样的活动,都是经过主体的选择这一中间环节而确定下来的,因此,主体的认识活动始终渗透着选择性。那么,主体在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时,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其客观依据何在呢?人类认识活动的实践证明,主体认识选择性的主要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人的欲望和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对自然界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只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①由此可见,只有那些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价值需要的客观事物,才能为主体所选择,并作为认识活动的对象或客体。人的欲望和需要在主体认识过程中的选择性作用,也得到了现代认识心理学的证明。现代认识心理学表明,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总是处于大量信息的包围之中。但是,人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加工信息的能力却是十分有限的,他只能对其中的一小部分进行加工和认识。这就涉及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对信息选择的优先性问题。现代认识心理学告诉我们认识过程中信息的选择,不可能超出主体自身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既有认识图式的适应范围,但在特定的认识能力和认知水平下,主体优先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是与其特定的欲望和需要密切相关的。任何主体在认识过程中都会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作为认识对象。因此可以说,欲望和需要是主体进行价值选择的内在根据,同时也是主体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如果没有符合主体欲望和需要的信息,主体的认识活动就会缺乏动力。据我们对人的认识和实践过程的研究证明,以欲望和需要为依据的认识的选择性,不仅渗透在主体确定认识客体的过程中,而且也渗透在人的认识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接收客体信息、运用思维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整理的过程。因此可以说,由欲望和需要所决定的认识的选择性,是认识过程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和环节。认识主体的欲望和需要不同,人们对认识对象的选择也不同。
后记
从“文化大革命”后期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天天在学习《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而我们的认识却总是不能达到认识和实践相一致,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在实践活动中,总是不断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重新学习了马克思的相关论著。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就明确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经过对马克思这句话的反复研究,我认为我们所以会一再地犯错误,就是因为还没有认真地理解或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认识理论。在我们以往的认识论著作中,尽管也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强调在认识过程中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因为没有全面地、深入地去研究主体的具体的认识结构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机制问题,所以我们的认识论基本上还是旧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的那一套消极的反映论。加之长期以来受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又只注重研究理性认识,而忽视了对能够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的非理性认识的研究。也就是说,我们始终没有按照马克思的指示,“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人的认识。有了以上认识之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去搜集有关资料,研究和探讨主观因素对人们认识的影响问题。但因当时的思想禁区甚多,有关资料极少,许多问题无法弄清。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也给学术界带来了生机。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中,我们开始引进国外学者的优秀论著,这使我大开眼界。因受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思想的影响,我对探讨人类思维认识的发生和发展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编辑推荐
《认识的另一半:非理性认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学者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