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对话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高建平、赵利民、丁国旗、刘顺利 主编  

前言

感谢天津师范大学的各位领导和同行与我们一道组织这次会议。天津师范大学是我的母校,介绍我在北京的同事朋友与我在天津的同事朋友在一道相聚,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一件事,这次终于做成了。这是个开始,京津高速铁路通了,来往更方便了,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交流。最近,全国上下都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前些天,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组织的一个报告会上有一个汇报,题目是《中国美学30年》。在汇报中,我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运动的发动,是从“美学热”开始的。从1978年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一个突出的景观,是“美学热”。美学著作热销,报纸杂志刊登大量的美学的文章,青年学子争相报考美学研究生。这种“美学热”,对“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意识形态的大转型’曾经起到了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内容概要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加强对外相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理论室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市美学会共同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8—19日在中国天津举行。来自中国各地研究机构、大学,以及美国、斯洛文尼亚等国的专家学者共约7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书即精选收录了此次会议的优秀文章。

书籍目录

高建平:用创新和对话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代序)钱中文:文艺研究与社会、文化背景问题阿列西·阿尔雅维茨:艺术:没有牙齿的老虎,憨态可掬的熊猫,还是雪豹?  杜书瀛: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艺术位置李思孝:马列文论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徐恒醇: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毛崇杰:艺术的审美本性与去审美化问题——从古典到后现代和马克思主义美学刘方喜:审美生产主义:消费时代马克思美学“经济哲学”之维的重构徐碧辉:马克思主义美学:守护人文精神李志宏:审美机制的深层阐释与审美机器人设想——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的科学化发展  范玉刚:实践内涵的拓展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基础高迎刚: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的回顾与反思  赵利民: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思想刘成纪:“自然人化”的诸种向度及问题顾凤威: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自然美思想——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杨平: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视野中的自然美论陈定家、王子鸢:科技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动向董希文:马克思《手稿》中的身体观念及其当代美学意义段吉方:“后现代政治”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批判话语及其意义·王青: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王洪琛:评波普尔论马克思杨庙平: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美学四题浅议孙秀昌:关于马克思“不平衡关系”问题的两次论争述评赵洪恩:审美与人的解放泰鲁斯·米勒:当代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权力:在全球化语境中反思阿多诺的“文化工业”金惠敏:理论没有“之后”——一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说起丁国旗:马尔库塞“艺术形式”思想探源李世涛:詹姆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性质孟登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艺问题傅其林:论阿格妮丝·赫勒从马克思主义文艺复兴到后马克思主义范式的审美之维李瞍:阿多诺美学研究综述兼谈《美学理论》之研究  王敏、张保宁:论解构主义阅读理论的社会批判性王进进:想象关系: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邓军海:埃里希·弗洛姆孤独理论的内在矛盾何志钧: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生产之思——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研究述略胡继华:意识形态批判与美学的政治张冠华:文艺理论不辍危机——马克思主义观念中的文艺理论危机泓峻:传统文学观念在20世纪前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成中的作用孟远:创作主体的力量与现实主义的意义——解读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贺玉高:建构异化的现象学谱系——马克思异化理论与中国文学研究周敏:从文化研究到文化理论——对文化研究的一个反思和期待附录《外国美学》复刊暨第19辑出版《外国美学》第19辑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指导上的失误。这种怀疑论论调被解构主义以来的后现代主义在思想层面上进一步推进。解构主义崛起之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受人怀疑乃至诟病之日:“本质化的马克思主义模式被抛弃了”,后现代主义“开始告别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论断已经随处可见。而且,更主要的是后现代思想家在把注意力转向女权主义、生态团体运动、同性恋主义、种族与身份等“后现代政治”过程中,社会文化语境培育了新的主体观念和政治能量,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过去一度被看作广为传播的科学启蒙运动的顶峰”沦落为“一个远不能令人信服且充满冲突的文化阶段”,③“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辩证法正在重新展现它所描述的那个社会的命运,正在产生使自己烟消云散的活力和观念。”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西方思想文化界,随着马克思主义惨淡命运的来临,各种思想力量变换重组的趋势更加明显,意识形态与文化政治台面上各种思想派别的博弈对比更加突出,这也说明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惨淡命运并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论的沦落,更代表了一种广泛而深刻的文化政治语境的转换。而且,更加惹人注目的是,解构主义虽然不满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总体性方案,但不失时机地表现出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性话语”的青睐,这更加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思想包孕力量,同时也在文化政治舞台上凸显了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思想关联。

编辑推荐

《创新与对话: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社会》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创新与对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