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间性视野中的纪伯伦研究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马征  页数:362  
Tag标签:无  

前言

  2006年6月,我在四川大学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西方语境中的纪伯伦文学创作研究》,这篇论文从“西方语境”的视角对纪伯伦的文学创作进行主题研究,是国内纪伯伦研究的一个学术上的补遗,虽然当时的论文得到校内外评审专家的好评,但我仍感到很不满足:因为纪伯伦承载了我太多的感动、触动了我太多的思想,这篇力求“规范”的学位论文,远远不能说明这一切。  2007年9月,我入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王向远教授。因为在原单位仍兼有教学任务,我在王老师身边受教的时间有限,但在短暂的两年学习期间,我仍从他的授课和著作中得到相当大的启发,并且这些启发直接影响了我在博士后阶段进一步深入拓展纪伯伦研究。由于这些启发涉及我现阶段与博士阶段研究的承继和发展,也涉及我在书稿中的重要研究思路,所以有必要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首先,将个案研究与理论探索结合起来。记得一次听王老师给本科生上课,他谈到“艰深”的理论问题时,说:“理论是什么?很简单,是文学实践规律性的总结而已,其实远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内容概要

本书以现代性语境下“神圣”的失落为问题追索的起点,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视野中,重新挖掘20世纪上半叶旅美阿拉伯作家纪伯伦文学创作和生命存在中的“神圣”内涵,进而对这位享誉世界的“先知”作家的生活与文学创作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    作为一部探讨文化理论和学术问题个案的专著,本书通过具体、鲜活的文学研究实例,探讨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的特殊性、东西文化二分法、文学史写作等文化理论和学术问题。全书既有文学审美的可读性,又有学术探讨的学理性,不仅对读者重新认识和理解纪伯伦有所助益,而且对外国文学个案研究方法论的更新,也做出了贡献。

作者简介

马征,回族,1974年9月生于河南许昌。2003年,于广西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2006年,于四川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2006年,于青岛大学文学院任教,2007年9月—2009年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现任教于河南大学文学院。近年来主要从事纪伯伦研究、英语伊斯兰文学研究。已在《国外文学》、《东方丛刊》、《跨文化对话》、《文艺理论与批评》、《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导论  纪伯伦文学创作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一)汉语世界纪伯伦作品的译介和研究    (二)汉语世界纪伯伦作品经典地位的确立:文学史中的纪伯伦    (三)英语世界纪伯伦作品的出版、译介和研究    (四)东西方文化想象中的纪伯伦:汉语和英语世界的“纪伯伦形象”比较研究    (五)国内纪伯伦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研究方法、学术创新和现实意义    (一)以文本个案研究为出发点,进行理论探讨    (二)文化间性视角    (三)宗教学视角——兼谈中国民间的纪伯伦阅读  撰写目标第一章 纪伯伦文学创作的思想与文学背景  第一节 思想背景:“神圣”的失落与记忆    一 作为生命存在方式的“神圣”    二 现代社会“神圣”的失落与记忆  第二节 与纪伯伦文学创作相关的文学背景描述    一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最初10年的美国波士顿文学和东方想象    二 美国现代主义运动和“小杂志”    三 阿拉伯现代文学与纪伯伦的文学创作第二章 纪伯伦文学创作的“精神三变”  第一节 纪伯伦的生活历程和文学创作    一 积淀期:早期阿拉伯语文学创作(1905—1911)    二 初创期:双语文学创作(1911—1921)    三 高潮期:英语文学创作(1921—1931)  第二节 负重的骆驼:早期阿拉伯语文学创作中的“东方书写”    一 负重的东方    二 “爱与美”的救赎    三 “爱与美”的化身:作为救赎之地的东方    四 早期阿拉伯语文学创作中“东方书写”的原因解析  第三节 革命的狮子:双语文学创作中的“东方书写”    一 “暴风雨”的隐喻    二 与早期阿拉伯语作品中“东方书写”的比较研究    三 “个体/社会”模式的文化解析:兼与同时期英语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纯真的孩童:英语文学创作的超越性关怀    一 “圣经文体”与纪伯伦的文学创作    二 “英语写的叙利亚文学”:文化间性视野中的“圣经文体”    三 “圣经文体”与纪伯伦英语文学作品在美国的接受第三章 “神圣”的精神探索:从《疯人》到《人子耶稣》  第一节 《疯人》:颠覆制度化的“神圣”体系  第二节 《先行者》:颠覆之后的反思  第三节 追溯生命的神圣:《人子耶稣》中耶稣形象的隐喻意义    一 数字“7”的隐喻    二 作为神圣时间的历史循环    三 生命的神圣:耶稣形象的隐喻意义第四章 建构新的“神圣”:爱、美与生命  第一节 《大地之神》中的爱、美与生命    一 死亡与神圣    二 围绕“神圣”展开的对话    三 爱是生命:神性寄寓肉身    四 爱是美:神性寄寓感性    五 作为神圣生命体验的“爱、美与生命”  第二节 文化间性视野中的“爱、美与生命”    一 “纪伯伦风格”:一种“间性状态”    二 现代西方“语境化”的苏非与纪伯伦的文学创作    三 感性与神性:在现代西方生命之流中追溯神圣    四 偶在的真实与神性的和谐:“泛神论”思想与审美观探讨第五章 生命的证词:“神圣”作为生命存在方式  第一节 早期波士顿生活:“先知”理想自我的形成    一 “理想自我”形象的范型    二 “理想自我”形成的现实契机    三 先知:“理想自我”形象的形成  第二节 生命的证词:“神圣”生活方式的选择余论 只是一个“起点”的纪伯伦附录 论文补遗参考文献  纪伯伦作品、书信和传记资料  其他中文文献  其他英文文献  网上资源  学位论文后记

章节摘录

纪伯伦既受到阿拉伯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他能熔东西方文化于一炉,烩阿拉伯民族传统文学与欧美现代文学技巧于一鼎,故而在文学创作上能别树一帜,独具一格。纪伯伦说:“你们的思想称什么‘犹太教、婆罗门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我的思想却认为:‘只有一个绝对抽象的宗教,它有多种表象,却一直是一种抽象。它的途径虽有分歧,却如同一只手掌伸出的五指。”’“我受过孔子的教诲;听过梵天的哲理;也曾坐在菩提树下,伴随过佛祖释迦牟尼……我曾在西奈山上看到过耶和华面谕摩西;曾在约旦河边见到过基督显示的奇迹;还曾在麦地那听到过阿拉伯先知的教义……我记得降在印度的哲理、格言;能背诵出自阿拉伯半岛居民心中的诗篇;也懂得那些体现西方人情感的音乐……”“人类划分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集体,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而我认为自己却既不属于任何一国。又不属于任何一地。因为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整个人类都是我的兄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纪伯伦及其思想、作品是东西方各种宗教、信仰,各种文化交融、混血,共同孕育、培养的结果。因此,他的确不只属于黎巴嫩、阿拉伯世界、东方,也不只属于美国、西方,而是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在我看来,这大概就是文化间性视野中的纪伯伦。纪伯伦说:“我爱故乡,爱祖国,更爱整个的大地。因为正是这大地将人孕育,而神圣的人性就是神性精神降临在人世……那神性在各国之间巡行,宣扬博爱,指出人生的途径。”

后记

2006年6月,我在四川大学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西方语境中的纪伯伦文学创作研究》,这篇论文从“西方语境”的视角对纪伯伦的文学创作进行主题研究,是国内纪伯伦研究的一个学术上的补遗,虽然当时的论文得到校内外评审专家的好评,但我仍感到很不满足:因为纪伯伦承载了我太多的感动、触动了我太多的思想,这篇力求“规范”的学位论文,远远不能说明这一切。2007年9月,我入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王向远教授。因为在原单位仍兼有教学任务,我在王老师身边受教的时间有限,但在短暂的两年学习期间,我仍从他的授课和著作中得到相当大的启发,并且这些启发直接影响了我在博士后阶段进一步深入拓展纪伯伦研究。由于这些启发涉及我现阶段与博士阶段研究的承继和发展,也涉及我在书稿中的重要研究思路,所以有必要做一个简要的说明。首先,将个案研究与理论探索结合起来。记得一次听王老师给本科生上课,他谈到“艰深”的理论问题时,说:“理论是什么?很简单,是文学实践规律性的总结而已,其实远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编辑推荐

《文化间性视野中的纪伯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化间性视野中的纪伯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纪伯伦是我很喜欢的作家,但是国内研究他的人不多,所以这本书真是为我写论文提供了很多资料。
  •   让心灵得到解压,感觉能释放一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