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我创造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中国社科  作者:王天民  页数:246  

前言

随着年代的推延,我们离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必然越来越远,然而在远离马克思时代的同时,我们却不能疏远和离弃马克思的思想理念。近年来,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出于对历史使命的理论自觉,发出了“走近马克思”或“走进马克思”的理论倡议。这些倡议对于我们从根本上打破旧的教科书体系的框架束缚,把握马克思思想的理论精髓,特别是在新的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要想抓住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实质,切实地“走近马克思”或“走进马克思”,必须遵循合理的理论路径,离开合理的路径只能与目标渐行渐远,而不可能渐行渐近。当然,通达真理的道路并不是唯一的,条条道路通罗马是普遍性的经验共识,殊途同归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通达罗马的多条道路之间是有差异的,归于一处的“殊途”也各有其“殊性”所在。王天民博士的这部著作《人的自我创造——历史唯物主义的伦理旨趣》集中阐释了马克思的伦理理念——人的自我创造,可以说这是他开辟的一条通达马克思伦理观理论实质的路径,这条路径也应该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和“殊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清晰地展示出马克思的伦理理念和作者本人的学术风格,从而才能确证著作的理论个性和学术价值。令人欣慰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已经把这些应然性的理论水准变成实然性的学术成果,而且在某些方面做得还超出了预期,表现出许多优势和特色。

内容概要

本书深入分析了在马克思大量的理论著述中充分透溢出的伦理的创造意蕴,继而分析和批判了理智主义的神化思维及其对人与伦理的神化理解,自然主义的物化思维及其对人与伦理的物化理解,详细地论证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与人的创造性存在的契合性,突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思维的现实性及其对人和伦理的现实化。书中阐明了伦理样态的历史性变化和伦理规范的动态性存在,深入分析了伦理创造陷入困境的原因及摆脱创造困境的辩证思路,反思了当代人类的伦理趋向和生活追求,认为生态伦理和发展伦理扩展和深化了人类的伦理思维,休闲生活营造着伦理社会的现实样态,目前人类正步入全面实现人的创造自由与丰富本质的真正的伦理社会,而在当前时代凸显出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则现实地确证了马克思的伦理理念及其所昭示的发展趋向。

作者简介

王天民,1973年生,山东省汶上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2003年先后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以来,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科学思维与信仰思维的统一》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校内科研项目两项,参与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一项,2007年获准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与新时期信仰教育研究》。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发展伦理学。

书籍目录

序导论  一 伦理的含义与理论结构    (一)伦理的含义    (二)伦理的理论结构  二 传统伦理的模式与使命  三 伦理观的“历史性”变革第一章 创造意蕴在马克思伦理观中的双面映现  一 创造意蕴的间接映现    (一)制度批判与制度伦理    (二)生产批判和生产伦理    (三)人际关系批判与人际关系伦理  二 创造意蕴的直接呈现    (一)人的自我创造与作为创造理念的伦理    (二)伦理创造的两个环节:意识和活动    (三)伦理创造的两个领域:交往和生产    (四)伦理创造的两个层面:对内的创造和对外的创造第二章 历史性思维与创造性存在的契合  一 理智主义对人及伦理的神化    (一)理智主义思维及其人性观    (二)理智主义伦理观的神化形象  二 自然主义对人及伦理的物化    (一)自然主义思维及其人性观    (二)自然主义伦理观的物化形象  三 历史唯物主义对人及伦理的现实化    (一)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及其人性观    (二)历史唯物主义伦理观的人化形象第三章 伦理样态的历史性与伦理规范的动态性  一 伦理样态的历史性    (一)无意识的自然伦理    (二)有意识的功利伦理    (三)超意识的自由伦理  二 伦理规范的动态性    (一)伦理规范与个体自我意识的互动关系    (二)伦理规范与个体生命实践的互动机制第四章 伦理创造的困境及其“历史性”突破  一 规范伦理与历史批判    (一)规范与创造的矛盾    (二)规范的僵化及其束缚效应    (三)历史思维的批判本性  二 大众思维与个体人格    (一)伦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大众思维的专断    (三)个体人格的独立  三 社会实体化与人之主体性    (一)人与社会的互动    (二)社会实体化之蔽    (三)人之主体性的彰显  四 生活的沉沦与超越    (一)生活的内在张力    (二)日常生活的沉沦    (三)形上追求的超越第五章 伦理社会的来临——真正人类历史的开始  一 伦理社会的历史前提  二 伦理社会的历史征兆    (一)伦理尺度的外在扩展——生态伦理    (二)伦理思维的内在深化——发展伦理    (三)伦理社会的现实样态——休闲生活第六章 创造伦理与时代问题  一 西方工业文明的危机与伦理的创造旨趣    (一)近代历史的趋向与发展观的当代危机    (二)科学不是万能的,发展要体现人文精神    (三)经济本位主义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要遵循人本理念    (四)澄清是非福祸,引导人类创造,是伦理学的内在旨趣  二 基于人的创生性的科学思维与信仰思维的统一    (一)科学思维与信仰思维的知性对立    (二)科学思维与信仰思维的实践统一    (三)科学思维与信仰思维统一的人性依据    (四)科学思维与信仰思维统一的历史逻辑  三 人类的生成模式与全球化的历史图式    (一)全球化的过去形态——以资本为主导的自发的全球化    (二)全球化的当代特质——以经济为主题的自觉的全球化    (三)全球化的未来图式——以自由为旨趣的人类联合的全球化  四 人类的生存觉识与“现代性”话语    (一)人类的意识自觉性与生存模式的历史变迁性    (二)“现代性”生存模式的秩序性:在“无序”与“失序”之间    (三)“现代性”生存模式的动态性:提升与消解的统一    (四)“现代性”生存模式的永恒性:演化于历史中的永恒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这种规范伦理是以先在的自然事实(血缘关系)为根源的规范伦理,而西方的规范伦理是以先在的思维前提(本体)为根源的规范伦理;然而,在这两种规范伦理中都贯穿着“先在规定后在”、“过去规定未来”的思维,这种思维否定了“后在规定先在”、“未来规定现在”、“理想规定现实”的可能性,从而也就剥夺和否定了人们依据未来的理想,改造现实的存在,创造新事物、新本质的权力。因此,传统伦理学只是作为规范伦理学而存在,只是体现出了解释说明人性的使命,没有体现出创造人性、创造人本身的使命,因此,要使伦理不但作为规范伦理而存在,而且作为美德伦理而存在,要使伦理不但体现出解释说明人性的功用和使命,而且体现出成就、创造人性的使命,必须打破传统的“先在规定后在”,“过去规定未来”的抽象本体思维,确立“后在规定先在”、“未来规定现在”、“理想规定现实”的具体历史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由马克思实现的,是由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取代传统的本体论思维实现的。三伦理观的“历史性”变革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具体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是马克思一切理论思维的特质,这一理论特质,在马克思的伦理观中突出地表现和体现为马克思对人的创造本性的揭示和马克思用以把握人的创造本性的历史性思维,即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对人的创造本性的揭示和马克思用以把握人的创造本性的思维,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的伦理观,使伦理不再或主要不再作为规定、约束人性的规范伦理而存在,而主要作为解放、成就人性的创造伦理而存在,使伦理的作用和意义不再是限制和压抑人本身,而是创造和成就人本身。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创立是马克思伦理观变革的基础和关键,马克思伦理观的变革是一种“历史性”变革。

后记

本书的原稿是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我之所以选择“人的自我创造”这样一个题目做博士学位论文,是为了集中地探讨马克思伦理观的实质与本性。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和研究中,马克思炽热的伦理情怀深深地感染了我。马克思的理论思维昭示着热切的伦理期望,马克思的人生实践倾注了真诚的伦理追求。不理解马克思伦理观的实质与本性就不理解马克思。作为思想巨匠的马克思,确立了“人就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格尔兹语)的人性命题,以之为依据,马克思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非人道性和异化性,并且热情地憧憬着完全契合于人的创造本性的伦理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毕其一生从事着解放全人类的道德事业。“创造”是马克思的人性承诺,也是马克思所倡导的新伦理观的主题,可以说“创造”是马克思伦理观的“实质”或“硬核”。然而,如果不把这一“实质”或“硬核”落实于马克思所创造的哲学理论思维中,就难以凸显出马克思在伦理观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甚至会使其混淆于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或神秘的宗教伦理思想。而完全契合于人的创造本性并且逻辑地衍生出马克思的“创造伦理”的正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新的哲学理论思维——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在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关联中探求马克思伦理观的实质与本性,必然能彰显出马克思伦理观的“创造”本性。

编辑推荐

《人的自我创造:历史唯物主义的伦理旨趣》: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的自我创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籍不错,比较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