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林刚 著 页数:470 字数:405000
内容概要
《李集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60年变迁》共四章:从个到集体化、人民公社时期、市场化过程中的农民生产和生活以及农民维权、保护耕地与中国现代化。书稿的特点是资料丰富,突出表现在数据和访谈记录方面。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也较具说服力。此书的出版价值也正在于此。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个体到集体化
第一节 基本情况:地理区位、环境与行政沿革
第二节 从个体到集体化
第二章 干部与群众、个体与集体——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农民与农村
第一节 李集人民公社化概况
第二节 贫困的农民
第三节 集体经济中的农民与干部
第四节 集体生产低效的原因:农民认为集体不是自己的公私关系,农民对个体经营的执著与怀念
第五节 为何会形成干部谋私?体制及党的指导思想
第六节 集体化、人民公社的绩效与评价
第三章 市场化过程中的农民生产与生活
第一节 农民生产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第二节 农户经营准则与行为
第三节 市场化中个体经营与外部环境、公共产品
第四节 市场化过程中农民的衣食住行
第四章 农民维权、保护耕地与中国现代化
第一节 李集村的土地与人口变动
第二节 大难临头与农民的无奈
第三节 征地暴露的问题
第四节 对农民失地的进一步思考
第五节 小结:保护耕地、农民维权与中国现代化总的说明
附录 李集村百户农民消费与支出统计
章节摘录
往往要经历多年的积累,花费农民一生中最多的资金。它不但是供农民日常起居、生育子女和终老一世的场所,而且是为步入青年的后代成家立业所必需的条件。在今天,没有像样的新房子,儿子是难以讨到媳妇的。在解放前,李集农民的住房条件十分差。民国时期,全村只有项家圩子里的几家地主住的是瓦房。一般农民住在低矮的草房中。直至20世纪80年代前,全村仍然只有几间瓦房,农民们仍然住草房。不过,大队部和李集学校都是瓦房了。20世纪50-70年代淮安地区的草房,是先做好两边栅墙的立柱,均用较结实的木料做成。房子盖多高,立柱就多高。立柱上部根据房梁需要,做成支架,然后用五根或七根或九报木料做成房梁,整个房子的框架就完成了。房梁顶部是大梁,用最粗的木料做成。之后是垒墙。墙都是用泥土砌成墙,泥土是用锹切成一块一块搭起来,每块土都靠得紧紧的,中间间隙很小,然后在土块外面再用泥巴和草和在一起,涂在土坯上。房梁上面用芦苇编的篱笆铺上,在笆上再铺麦草就可以了。草房一般是三间,中间是比较大的堂屋,两边是睡觉的地方。在“正房”的侧面,一般的还有1-2小间更低矮的草房作为厨房,用来做饭和堆放杂物。整个屋子只有中间的堂屋里较明亮,因为大门在白天总是敞开的。两边睡觉的房子空间很小,各开一个大约只有半尺见方的小窗户。平常阳光很难照射进去,因此里面黑洞洞的,又很潮湿。整座房间内的地就是光秃秃的土地,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当地最普通的草房。在20世纪50-70年代,一村的房子一般有四种类型:一种是瓦房,一种是草房,还有一种,在土墙最底下垫了几层砖头,砖上面再用泥巴堆起来,以防止下雨时墙根角被水冲坏。这样的房子当时也并不多见。第四种虽然是草房,但是在房檐边上盖的是瓦而不是草,这种方式的好处主要是草房的檐边最易坏,如果铺上几溜瓦,就可以延长寿命。……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