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徐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12出版) 作者:徐承 页数:244
Tag标签:无
前言
最初读到高友工的中国美学论文,是在乐黛云主编的《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一书中,收入的高先生的两篇长篇力作《中国抒情美学》和《律诗美学》。相较国内学者往往偏重个人和年代的排比式中国美学史写作,高氏别出手眼,尊抒情传统为核心概念,以各体抒情美典重组中国美学史,是颇有价值的尝试。这种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史的探索,视野扩展得开,理论有张力,方法论上很有特色,读之有新鲜感。后来他从美返台讲学,在我国台湾学界刮起了“高友工旋风”。20世纪80年代初以末,影响从台湾及于香港及至国外新加坡等地,甚至在海外形成了一个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的抒情传统学派。这样的盛况,让我们联想到几乎同时发生于内地的美学热。我亦把玩中国美学史近30年,不免对高先生的学说及其成功兴趣浓厚、心生羡慕。徐承跟我做博士研究,就安排他去会一下高先生,目的是对高氏美学及其影响作一评估,并进而对目前内地中国美学史研究现状作一反思。正如他在本书绪言中所说:“面对高友工这么一个西学涵养尤其精深的中国美学史专家,不仅要揭示他在处理材料时所用到的方法,更要判断其结论的正当性和方法运用的合理性、有效性。”故而,他运用的方法是描述、揭示和判断三部曲,并着重在判读方面下足了功夫,以期发现高氏理论的精义之所在,以及可以带给我们的经验与教训。
内容概要
《高友工与中国抒情传统》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美国华人学者高友工之美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主要描述了高友工的思想体系,论列了他对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的理论奠基之功,同时探讨了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方法论问题。
作者简介
徐承,浙江长兴人,浙江大学文艺学博士、美学博士后,现任职于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中国美学与海外汉学研究,著有《弘一大师佛学思想述论》等。
书籍目录
绪言 研究的对象、意义与方法引论 抒情传统建构的缘起理论编第一章 为“经验之知”辩护第一节 “经验之知”与“现实之知”的对立第二节 “经验”的“想象活动”第三节 理论阐释的人文主义理想第二章 美感经验的定义与结构第一节 从“经验”的两套定义方案说起第二节 美感经验的结构第三节 由快感至境界:美感经验的实现种类第三章 经验材料的意义与解释第一节 材料解释的四种方式第二节 再论“再经验”第三节 观念单位:直觉印象第四节 结构原则:等值通性与延续关系一、“等值通性” 二、“延续关系”与“传移关系”三、“抒情”与“描述”的创造过程第五节 外缘解释:目的与境界历史编第四章 抒情传统的各体美学史第一节 立史标准:三层次说与象征理论第二节 先秦乐论:抒情传统的萌芽第三节 汉魏六朝文论:抒情美典的成长第四节 唐代诗法与书论:抒情美典的代表一、文字作为象意媒介二、律诗美典三、草书美典第五节 宋代画论:抒情传统的合流一、“意境”与“气势”之辨 二、山水画论三、水墨画论四、文人画论第五章 作为文化理想的律诗美学第一节 律诗的前史:五言古诗-山水诗-宫体诗第二节 律体的规则:声律和辞律第三节 律诗的个案:初唐四杰-王维-杜甫第四节 律诗意境的流变:词与小说一、由小令到长调二、叙事传统中的抒情境界结语“高友工旋风”所带来的启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看成读者在阅读阐释过程中所寻求的统一性的基本模式。①易言之,雅各布森只是提供了某种话语程式,而卡勒更强调个人在阐释过程中期待此程式出现的心理机制,这与高友工对雅各布森的处理隐隐相合。而卡勒提出的第三种程式化期待,即是所谓的“意义期待”,相当于一种意义阐释的冲动,这与高友工把“经验过程”看成一种“解释过程”,可能有一定的联系。高友工在解释“情景交融”的“境界”时,引用卡勒“在意义彻悟的瞬间,形式呈现为整体,表层表现了深层”②的描述,正是出自其“意义期待”的首要形式.:“把任何描述性的抒情短诗看做是一种瞬间的顿悟”。③而雅各布森的话语理论恰恰是要否认任何“言外之意”的存在,其所谓“隐喻”与“转喻”,也只是话语关系的两种构造程式。所以说,高友工对雅各布森话语理论的心理化与透明化修正,是有其西学背景的。然而回到对中国问题的把握上,是否能全无差错呢?高友工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知性的理解与感性的存在之间存有深刻的矛盾,一方面知性语言无法把握存在价值的真谛,一方面中国人的生存却需要追寻生命的意义,于是,他把庄子的个案当做中国传统中寻求解决此一矛盾的思想源泉:“庄子思想不落言荃地提出了在美感经验中求道德生命之体现。
后记
本书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增补而成的。2005年秋天,我在浙江大学师从张节末先生提前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先生为我确定了海外华人学者之中国抒情传统论述的研究课题。该论题拟对海外抒情论学术传统之传承谱系作一全面描述与评断,以为将来自己进行中国美学史研究建立参照。但进入实际写作后,我发现仅高友工一人的理论便已包罗万象,且自成体系,非寥寥数万字可以言尽。出于技术上的考虑,我索性收缩战线,把论题集中到高友工所论之中国抒情传统的个案研究上,以此单独成文,而把对海外抒情论学术传统的整体描述留待以后完成。高友工的著述数量不多,内容却极精深,几乎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隐含着深厚的知识背景,这就逼着我采取细读的办法,条分缕析,对其美学史观加以细绎。此番研究虽然艰苦,却使我受到了高强度的思维训练,同时也为我打开一条明确的学术进路。论文草成,首先要感谢师恩。张老师不仅将学问倾囊相授,还在治学方法与态度上严加规训,教我养成独立的学术品格。而后自当加倍努力,不至辜负张老师的辛勤培育。文献是论文写作的根本,本课题所需的海外文献资料不易收集,幸有挚友钱辉环,不辞辛苦,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为我印得大量港台与美国出版物,解决了这一基础性的问题。
编辑推荐
《高友工与中国抒情传统》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