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蔚然 页数:254
Tag标签:无
前言
《的写实主义研究》是青年学者蔚然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增订而成的一部红学专著。在通读全稿之后,我认为这是一部选题独到、立论有据、资料翔实、论证清晰、结论得当,具有独到研究心得的著作,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故不揣鄙陋愿意为之序,将我的阅读感受与读者诸君共同分享。 《红楼梦》一书的“写实”(或称“如实描写”)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由胡适和佩之、李长之等学者提出来了。稍后,鲁迅、胡风二位先生在他们的论著中相继提到了《红楼梦》的;“写实”意义。例如,鲁迅先生说过:“《红楼梦》中的小悲剧,是社会上常有的事,作者又是比较的敢于实写的,而那结果也并不坏。”“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内容概要
《“红楼梦”的写实主义研究》首先廓清对写实主义核心理论“典型”的理解,“典型”就是建筑在真实人性基础上的鲜明个性。以此为出发点,重新认识《红楼梦》中写实主义成分及其艺术特色,认为《红楼梦》符合写实主义要求不是出于自觉的理论指导,而是出于作者对人物原型的熟悉与理解,客观上达到了写实主义对典型人物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红楼梦》中典型人物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其叙事策略、叙事方式等形式因素,并指出由于《红楼梦》并非基于自觉的写实理论指导,也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写实主义要求的成分。
书籍目录
绪论 写实主义理论的重新解读 一 典型人物是以真实人性为基础 二 典型人物是真实人性基础上的鲜明个性 第一章 《红楼梦》的自叙性与写实主义的异同 一再论《红楼梦》的自叙性 二《红楼梦》的写实主义辨析 第二章 《红楼梦》的写实主义特征 第一节 人性的坦白 一 情欲写实 二 剖析自私 三 异化的爱 四 肯定自尊 五 张扬自我 第二节 《红楼梦》中典型人物个案研究 一 贾宝玉 二 王熙凤 三 林黛玉 四 花袭人 第三章 《红楼梦》的写实主义艺术手法分析 第一节 营构虚幻的经验——以建构完善的时间流程为核心 一 时间的磨砺:人物个性在时间流程中逐步形成 二 时间的约束:强调人物个性发展的因果关系 三 时间的印记:时间流程中人物性格的内在致性 第二节 深化人物个性——多层次的叙事方式 一 省略 二 停顿 三 概述 四 场景 第三节 复制心理真实——围绕“趋于极端的可能性” 一 隐喻的功能 二 阻断、延宕 三 谈话中潜藏的“极端”的消解 第四章 《红楼梦》写实主义的不足 第一节 作者对人物原型的依赖 一 夏金桂:偏见的产物 二 秦可卿:因避讳而夭折的形象 三 赵姨娘:欲盖弥彰的矛盾 第二节 人物容貌描写的缺憾 一 男性容貌的女性化 二 容貌描写的重复性 三 容貌描写对前代小说的沿袭 第三节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爱情表现模式对 《红楼梦》的束缚 一 赋诗 二 赠物 三 感梦 四 交谈 五 婚礼仪式 结语 附录 20世纪以来《红楼梦》写实主义研究概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作者明确说出著书目的,一是叙述自己“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不肖,一是记述当日自己所遇到的那些出类拔萃的女子,以便使“闺阁昭传”,概括起来也就是叙述自己与身边女子的亲身所历的故事。根据这段开宗明义的表述,俞平伯先生说:“《红楼梦》底目的是自传,行文底手段是写生。”尽管俞平伯(以及下文将要提及的胡适)称之为“自传”是太绝对化了,但《红楼梦》具有自叙性则当无疑。当然,作者自述著书目的并不一定可靠,但与其他证据相参照,就颇具真实性了。 首先可以引用前人一些考证结论来作为佐证。胡适先生是以科学考证方法研究《红楼梦》之第一人,他考证出了《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以及曹雪芹家世的一些相关材料。证实《红楼梦》自叙性最为重要的证据,就是作者曹雪芹以及曹家的经历与作品主人公贾宝玉以及贾家经历的相似,尤其是曹家世系与贾家世系的相似。胡适发现曹家世次与作品中贾家世次极为相似:“以上是关于著者曹雪芹的个人和他的家世的材料。我们看了这些材料,大概可以明白《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了。……《红楼梦》明明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自叙传的书。若作者是曹雪芹,那么,曹雪芹即是《红楼梦》开端时那个深自忏悔的‘我’!即是书里的甄、贾(真假)两个宝玉的底本!懂得这个道理,便知书中的贾府与甄府都只是曹雪芹家的影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