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学专题研究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黎千驹  页数:268  
Tag标签:无  

前言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理路殊异;科学著作与文学创作,内蕴迥别。古今文墨之士,专擅一技者,不乏其人,时有所见;兼具异能者,不无有之,为数不多。黎君千驹立于后者之列:既从事抽象思维,而撰写学术论著;亦进行形象思维,而创作文艺作品。他赠予的书,有专著,有小说,有诗集。其论证之思绎,其构想之灵觉,其吟哦之情趣,浏览之余,印象鲜明。回忆相与黎君,倏忽已逾十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黎君拟评论文字训诂学术进展状况,特发专函,问询研究成果,乃闻大名。然而,津湘遥隔,未得谋面。尔后,书信往还,神交之中,于黎君之为学始有所了解。及至二00一年八月,我所主持的中国文字学研究中心为纪念许慎撰著《说文解字》一千九百周年,本着推动学术交流以促进学术研究之旨趣,主办“首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致函邀约,黎君专程北上与会,乃得相晤。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迄今已相继举办四届,黎君热忱参与,每届均拨冗莅会,提交论文,献出成果,论辩中畅所欲言,与学者们相互切磋。不止于此,每届研讨会圆满结束后,黎君都认真撰写关于各种学术成果交流、不同学术见解争鸣的综述文章,传播学术信息,沟通学术观点,均登载于敝研究中心刊行的《文字学论丛》与《说文学研究》各辑之首,发挥了积极的学术效用,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熔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炉的说文学史方面的专著,也是国内第一部贯通古今两千年的说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专著。该书阐述了说文学两千年来发生发展的历史,揭示了说文学演变的轨迹;运用溯源辨流、点面结合、史论结合的方法,以“说文学源流及其发展趋势概说”、“六书学源流研究”、“六书各书体研究”、“《说文》字体研究”、“现代《说文》词汇研究”、“《说文》词义研究”和“《说文》体例研究”等数个专题研究的形式,运用现代语言学和文字学理论来对历代学者研究《说文》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和点评。该书还介绍了现代说文学研究的动态,揭示了说文学的发展趋势。这些皆为读者了解说文学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翔实的史料,对拓展人们研究《说文》的视野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对推动说文学研究朝着健康的方向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黎千驹(1957.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湖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带头人,中国模糊语言学术研讨会发起人与负责人。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完成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一般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主要涉及以下数个学科研究领域:
  一、在古代汉语研究领域出版著作7部:《古汉语知识二百题》(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古今词义异同辨析手册》(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训诂方法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古代汉语》(易国杰姜宝琦主编,黎千驹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古代汉语教程》(蒋冀骋黎千驹编著,南海出版公司2005)、《现代训诂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说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二、在模糊语言学研究领域出版著作3部:《实用模糊语言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模糊修辞学导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模糊语义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三、在修辞学研究领域出版著作2部:《现代汉语同义修辞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现代汉语实践修辞学》(李维琦黎千驹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说文学源流及其发展趋势概说  第二章  六书学研究(上):六书学源流研究 第一节  古代六书学研究 第二节  现代六书学研究第三章  六书学研究(下):六书各书体研究 第一节  历代象形研究 第二节  历代指事研究 第三节  历代会意研究 第四节  历代形声研究 第五节  历代转注研究 第六节  历代假借研究第四章  《说文》字体研究 第一节  《说文》中小篆研究 第二节  《说文》中重文研究第五章  现代《说文》词汇研究 第一节  《说文》同源词研究 第二节  《说文》同义词与反义词研究 第三节  《说文》方言词研究第六章 《说文》词义研究第七章 《说文》体例研究第八章 说文学研究动态后记

章节摘录

(四)保存了古音古义《说文》释音,主要是通过对字形的结构分析而建立起了比较严密的谐声系统;《说文》释义,主要是解释词的本义。《说文》所保存的古音古义,为古文字学、汉语语源学和古音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五)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依据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而汉字又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并且具有“以义构形”的特征,因此汉字的构形中也就必然蕴含着丰富的汉文化信息而成为汉文化的载体。《说文》中所保存的小篆系统,也蕴含着丰富的汉文化信息,人们可以据此来研究古代的文化。例如:民国时期程树德先生撰写的《说文稽古篇》,就是根据小篆来考证古人生活习俗的。陈寅恪先生于1935年曾致信沈兼士先生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②可以说汉字是考察中国古代文化的活化石。然而,欲通过汉字来考察古代文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准确地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而《说文》对九千余汉字进行了形体结构分析,并且绝大多数的分析是正确的,我们应据此为基本依据而参以甲骨文和金文等古文字来进行汉字形体结构分析,再结合文献资料和文物材料来考察汉字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如果不利用《说文》,“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而只能“望文生训”。许慎撰写《说文》的目的,是为学习经艺服务的。学习经艺则必须先明文字,许慎认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于是作者“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潠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

后记

2002年我向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申报了“二十世纪的说文研究”课题,并获得立项;后来我把课题所涉及的时间范围向前延伸,即把古代的说文研究情况也包括进来了。这或许更有益于人们了解说文学中某个问题从产生到发展到成熟的研究进程。愚以为,《说文》的核心理论是“六书”,《说文》的核心是研究词义。因此,我就以这两个核心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并旁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某些问题。但是做学问最忌做重复性的无效劳动,也最忌雷同而无新意。胡朴安先生著有《中国文字学史》(1937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书也可以看做是一部中国古代的说文学史,或者说它包括了中国古代的说文学史;近十年来又先后出版了两部说文学断代史方面的专著,因此,如果再想撰写“说文学史”之类的著作,首先就得考虑是否跟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生撞车。为了尽量避免“撞车”现象的发生,因此,我在体例上一反前贤以时间为经以问题为纬的撰写方法,而试图运用溯源辨流、点面结合、史论结合的方法,以数个专题研究的形式,运用现代语言学和文字学理论来对历代学者研究《说文》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和点评。这些内容就分别成为了本书中的第一章 “说文学源流及其发展趋势概说”。第二章 “六书学源流研究”。第三章 “六书各书体研究”。第四章 “《说文》字体研究”。

编辑推荐

《说文学专题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说文学专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很少有人对说文进行专题式的研究,算是开了先河,希望说文学领域研究能有更大的拓展
  •   把以前说文的研究情况都介绍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