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郭箴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01出版) 作者:郭箴一 页数:461
Tag标签:无
前言
一切艺术发展,都与人类社会发展保持着一定的关系。小说发展亦然,所以研究小说史,为求真实计,便不能不依照人类社会发展的各阶段加以划分,且从而研究个别阶段的小说产生形式和小说家创作地位,如何依照当时支配的经济组织而变化?这乃是计划这本小说史的时候,认为首先应予解决的基本问题。中国社会发展,经过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仍然意见分歧。秦以前为纯封建社会,清末迄今为世界资本主义统治下的半封建社会——这是一般人所公认的。但自周、秦以至于鸦片战争,生产力进步迂缓,支配的经济组织变化几微,社会发展形态从未脱过一定的封建阶段,要决定其间各个时期的经济特质而加以区分,那是非短时间所能为力的事情。因此本书最后不能不变更原来的计划划分,拟仍依照现成的朝代,指出当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以期阐明各朝代小说发展的过程。事与愿违,诚增内疚。抛砖引玉,尚有待于贤明读者的钻研。本书限于客观的环境和主观的浅识,未能完成原来的计划,贡献中国小说史以特殊的创见。在取材方面除一部分根据鲁迅先生的《小说史略》外,尚参看其他书籍及各学者对于个别小说的意见和批评,不敢掠美,用特声明。本书的编著,如果没有王云五先生鼓励,蕙田的赞助,赵景深先生的关于参考书的介绍,编者也许没有勇气来担任这重大的课题。虽则他们不希望道谢,但编者亦自铭感不忘。
内容概要
《中国小说史》是继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之后的一部中国古代小说史。作者基于社会发展史的脉络,对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进行了阶段划分,上起春秋战国,中间分为汉魏六朝、隋唐、宋元、明、清五个阶段,进而对各阶段的小说体式、特征、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介绍。之后.作者还用相当篇幅介绍了民国小说历史,下限直到作者执笔写作之时,从而使此书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小说通史。 这部小说史的写作.得到了出版家王云五的鼓励,同时也得到了古代小说研究专家赵景深先生的襄助。 该书出版后,几年问即印行数次,广受欢迎。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小说与社会第二节 中国社会的轮廓第三节 中国小说之演变第二章 东周以前至秦第一节 中国古代神话第二节 中国多含神话之书第三节 历史家所录先秦小说第三章 汉魏六朝第一节 汉代神仙故事的起来第二节 今所见汉人小说第三节 六朝鬼神志怪书第四节 文士之传神怪第五节 佛教徒怎样利用鬼神志怪书第六节 笑话集与清言集第七节 由《语林》到《世说》俗说与小说第四章 隋唐第一节 唐始有意为小说第二节 唐代产生小说的新环境第三节 传奇小说三大类第五章 宋元第一节 诨词小说所由起概述第二节 《太平广记》及志怪书第三节 宋之传奇第四节 说话发达的社会背景及其家数第五节 话本——小说第六节 讲史书第七节 南宋话本已打好活文学的基础第六章 明代第一节 明代的四大奇书第二节 明代的神魔小说第三节 明代的拟宋人小说及其后来选本第七章 清朝第一节 清代的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第二节 清代的讽刺小说第三节 清代的人情小说第四节 以小说见才学者第五节 清之狭邪小说第六节 清代的侠义小说及公案第七节 清末之谴责小说第八章 民国第一节 新文学的前驱与发展第二节 新文学运动的几大团体第三节 新文学运动期间的翻译文学第四节 新文学运动期间的创作小说?第五节 新文学运动的变迁和演讲第六节 现代新文学运动的动向本书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第二,小说之“发生、发展、灭亡”并不是与其依存的社会的“发生、发展、灭亡”步调整齐、息息相合的;换言之,艺术之兴衰并不完全反映社会之兴衰。小学生做文章也往往提起笔来“夫一国文运之盛衰,关乎一国之兴亡”,这公式之不确,不仅其观念论的论理。Macauhy在有名的Mdton论中指出文明愈进步、诗歌愈堕落的事实,这问题虽然很复杂,但译者可简单说几句话——一阶级的勃兴期,他的艺术在思想上、形式上固有许多优点,但同时每不免粗率之弊,而一阶级的衰废期,艺术固带颓废的征候,但亦常流露烂熟的芬芳。朴烈汗诺夫曾说颓废期不害其出现优秀的作品与有才能的作家的(《艺术与社会生活》附注),因此国破家亡或社会芬乱之日,也常有伟大的作品出来。小说只是感情思想的表现,社会之间接反映。现代社会在经济上、一般文化水准上虽比古代社会进步无限,然而人类的感情思想绝对没有依照这个比例进化的——至少,感情思想在量上虽有变化,然而在质上决没有依社会进化的提高,尤其是感情。这就是古人的喜怒哀乐,我们时常同样能够经验的理由。所以一社会、一阶级发展的因,并不一定得文艺发展的果。至于一个阶级、一个民族的兴起,有时也不一定带来文艺的新生,尤其是野蛮民族向文明民族,每造成文艺——般地,文化之祸灾征诸史乘例证甚多。至于一个社会的灭亡,它的文艺也不一定灭亡。所以小说进行和社会进行的关系,正不能太机械地去了解。其实小说与社会的关系非常复杂,在没有一个更精密的规定以前,似乎倒不是更概括的一点的定义好。再者要在运动上把握文艺运动的全体,大部分还应该是优秀小说家的使命,而就是历史,在一个现象的过程分期来研究,也是不得已的事。不过历史上也只有几个重大的变革期,在其他时代,阶级斗争之迹,是没有这样鲜明的。至于中国的历史,要将它划成各种社会的形态来分期,更感困难。第三,历史之使命,要知因明变,了解现在,推测将来。不过倘若能真正明白“何种小说适合于何种时代”,则这实践目的明明可以满足,因为既知现代是何种时代,亦必应有何种艺术适应了。但是历史上有类似的社会形态反复着。有人认为反复着的类似社会形态之际有一定小说之典型之法则的反复。
编辑推荐
《中国小说史》:民国学术经典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