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与长江三角洲村域经济转型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景新  页数:35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改革30年与长江三角洲村域经济转型”的最终成果。这份成果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30年历史进程、成绩、经验和问题.重点研究了农村改革背景下长江三角洲村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历史成就、发展现状、区域经验和普遍意义.并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村域经济转型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王景新,男,汉族,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人。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农村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区域经济学省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村域经济转型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初步实践 一、村域经济转型研究的核心概念 二、村域经济转型研究的理论渊源 三、村域经济转型研究的意义、框架和方法第二章 农村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与路径选择 一、初始条件和路径依赖理论研究 二、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 三、包产到户的历史记忆与转型路径第三章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 一、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和新框架 二、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方式和路径 三、农村土地制度运行态势及其评价 四、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思路及政策 五、遏制农村土地和劳动力过度转移第四章 农村经营管理体制转型 一、由"双层经营"到"三足鼎立 二、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崛起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社会化服务 四、农产品价格、流通和市场建设 五、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机制转型第五章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体制转型和机制创新 一、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研究的理念与方法 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体制转型 三、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现状分析 四、村级公益事业投入机制创新构想和建议第六章 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及评估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及实现程度 二、乡镇企业崛起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 三、村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调查与分析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村域经济转型历程、格局和趋势 一、村域经济转型发展历程和特点 二、村域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新格局 三、不同类型的村域经济社会现状 四、村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未来趋势、战略与政策第八章 长江三角洲村域经济主体的转型与发展 一、村域经济主体多元化的大趋势 二、村域集体经济转型与发展 三、农户经济类型和经营行为的分化第九章 长江三角洲农民创业、创新和村域现代化 一、农民创业与村域新经济体成长 二、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二、村域工业化和经济结构非农化 四、村域金融的转型与发展趋势 五、村域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章 江苏案例:泰西村域工农业互动发展研究 一、村域工农业互动发展研究的意义、样本及价值 二、泰西村域农业经济转型与发展 三、村域经济转型中的工业化 四、村域工农业互动发展的理论总结第十一章 浙江案例:村级组织运转与"三农"现代化 一、村级组织运转机制调查与研究 二、减轻农民负担和维护农民权益调研报告 三、浙江省加速推进"三农"现代化的几点建议第十二章 上海案例:城乡一体化与村域经济转型 一、上海市城乡一体化的起点、现状和趋势 二、上海市乡村现代化与农村综合改革 三、村域经济转型与"农业组织化 四、村域集体经济与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后记

章节摘录

  “双层经营”的政策含义是,农村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在集体经济内部分成两个经营层次:适于个人分散劳动的生产项目由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者办起来不经济的生产项目则统一经营。从这个角度理解,在中国农村几乎所有的村域都存在着两大经济主体——农户家庭经济和村组集体经济。经过30年转型发展,现实中的村域市场经济主体呈现出“三足鼎立”态势。其一,村域集体经济,即村、组两级集体成员分别对共同所有的资产及其经营收入和利益进行分配。其中村组全体成员共同所有的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沉淀在土地中的劳动积累和基础设施,集体所有的各种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在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体制下,土地资源主要以村民小组为边界发包、经营和管理,其他资产由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代表全体村民经营和管理。其二,村域农户经济,包含个体户,但不包括私有或民营的法人企业。其三,村域新经济体,指既不属于原村组集体经济,也不属于农户家庭经济的新经济联合体,比如专业合作经济社、村民创业形成的私有民营企业,外来投资经济形成的中小股份合作制企业等。  把村域集体经济、农户经济和新经济体等市场主体纳入研究视野,是因为它们与村域经济转型和工农业协调发展关系密切。村域经济转型发展水平,取决于村域集体经济和农产经济转型程度和新经济体发育成长状况。村域集体经济转型发展带动村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村域集体经济壮大又依赖于农户经济和新经济体转型发展,其中新经济体的发育与成长状况最为关键。新经济体发育成长得越早越快,意味着村域工业化和非农化趋势越明显,经济增长越快,集体经济和农户经济都能从中收益,村域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就越高;反之则相反。  从全国层面看,无论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村组集体经济和农户家庭经济在所有村域都以不同形式存在着,村组集体至少拥有以土地为核心的资源性资产,农户家庭至少拥有土地经营权、或多或少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和经营收入,但是并不是所有村域都有新经济体存在。一般而言,贫困型村域只有集体和农户“双层经营”经济主体,新经济体尚未发育或者成长缓慢;已经解决温饱的村域,或多或少出现了新经济成分;小康型、富裕型和巨富型村域,新经济体发展壮大,成为村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源泉。新经济体发育和成长状况,成为我们观察村域经济转型程度、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能力的重要窗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农村改革与长江三角洲村域经济转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