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俊超  页数:296  字数:24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这主要表现在: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建设靠教师;教学、科研靠教师;社会服务(指学校利用学校的资源直接为社会服务)无疑也主要靠教师;学校声誉——学术水平的高低、培养学生质量的好坏、为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同样靠教师。在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将近占教师总数的一半,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他们的成长、发展,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现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未来。因此,研究青年教师,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青年教师,具有重大的意义。  张俊超同志的《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大学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一书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她的博士学位论文整整用了5年时间,是用心去做的。  科学研究的明确标志就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没有正确的方法,就不可能真正研究和解决问题。本书在对青年教师发展的研究中,选取了与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适切且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与传统量的研究具有不同的理论范式,有着自己显著的特征。“质的研究是基于将观察者置身于被观察世界之中的研究活动。它包含一系列可以使被观察的世界变得清晰起来的阐释性的、经验性的实践活动。

内容概要

本书以我国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遵循质的研究方法中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路径,通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深入高校青年教师的现实生活,通过“深描”,全面呈现青年教师在学术职业生涯初期的日常工作、生活图景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该书创造性地运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场域理论,将中国研究型大学作为一个“场域”,研究在这个场域中青年教师的在场状态。本书指出:现行的大学场域还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科层场域,其科层场域的运行逻辑扭曲了学术职业的本质,从而侵蚀了青年教师对学术追求的信念,抑制了青年教师的自由生长和自主发展。促使大学由科层场域转变为科学场域。营造一个符合学术职业发展内部逻辑的大学生态环境,是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根本出路。

作者简介

张俊超,女,1976年10月生,教育学博士,高级心理咨询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院校研究及叙事研究。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江苏高教》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背景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问题聚焦 第四节 重要概念的操作性定义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抽样 第三节 资料收集 第四节 资料的分析与概念框架的建构 第五节 研究效度 第六节 成文方式第三章 场域游离:大学青年教师的在场状态 第一节 生存还是发展:“青椒族”面临的第一命题 第二节 教书育人还是“挣工分”:激情过后的无奈 第三节 创新还是创收:金字塔底的奋斗者 第四节 局外人与边缘人:管理决策的缺席者 第五节 焦灼与无助:心灵荒漠中的独行者 第六节 本章小结:客观位置与主观立场第四章 资本争夺:大学青年教师的入场突围 第一节 文化资本与入场券 第二节 经济资本与启动器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催化剂 第四节 本章小结:资本不对称与学术资本化第五章 价值诉求:大学青年教师的出场抉择 第一节 被迫出局的无奈退场 第二节 多方权衡的择场主动 第三节 边走边看的远距观望 第四节 本章小结:市场法则与价值错位第六章 惯习潜沉:青年教师与大学场域的“共谋”与“再制” 第一节 “背靠大树好乘凉”与“本土儿女” 第二节 “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学” 第三节 “多年媳妇熬成婆”与“论资排辈” 第四节 “圈地运动”与“非请勿入” 第五节 “群体认同”与“单位依恋” 第六节 本章小结:“没有指挥的合奏”与场域再制第七章 愿景守望:从科层场域到科学场域 第一节 倒错的大学场域结构 第二节 走向科学场域 第三节 讨论与建议 第四节 创新与局限参考文献附录1 联系信件附录2 访谈提纲附录3 观察指南附录4 一位青年教师在高校的艰难生存附录5 访谈原始记录附录6 晓斌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后记

章节摘录

  他写道:“在我的周围,我注意到青年教师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压抑在青年教师的心灵深处,无处释放,默默忍受。BBS教工版上,弥漫着一股绝望虚无的氛围,泪花里掩饰的轻笑.”“青年教师,本身是人才,又在培养人才,他们的艰难,最终还是会影响中国学术的健康发展的。”“我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引起更大的关注,关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境况。”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文一发,立即被很多高校的BBS转载,回帖也很多,大多是表示理解、支持和同情的,在一些站点上还上了当日的BBS“十大”。①  在很多人眼里,高校教师应是个众所期盼的职业,近几十年来,高校教师群体似乎从来没有像当下这样“风光”、“体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社会各界如此广泛的关注。他们或作为专家频频现身各种媒体,就某些事件或社会现象高谈阔论,或光临政府的决策咨询会议为公共政策出谋划策;作家们纷纷把高校教师特别是教授当做自己笔下的主人公;税务部门把高校教师与其他垄断行业共同列为高收入的行业和群体……几十年间,高校教师经历了从“臭老九”到“穷老九”,从“穷老九”再到“富翁教授”、“社会精英”的变化过程。而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青年教师更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群体,他们往往拥有高学历(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年轻而富有创造力,除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外,还受好奇心、创造欲、上进心等强烈动机的驱使,学习兴趣浓、工作热情高、做事信心足。他们承担着大量基础的教学任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反映当代大学老师生存状态的好书!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的绝佳运用 值得一读!
  •   本书写出了大学青年教师“局外生存”般的心声,很扎实的实地研究功底,学习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