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莫吉武,杨长明,蒋余浩 著 页数:289
内容概要
本书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从经度与纬度的结合上,探讨了协商民主的内涵、价值及其与有序参与的互动关系。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从参与到协商:民主理论转折的价值意义;(2)跨国审视:世界三种主要模式之比较;(3)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空间;(4)协商民主与软法机制;(5)有序参与:协商民主的基础性条件;(6)政府与公民:协商性参与的互动效应。 本书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的五位专家撰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民主理论流变:从共和主义到自由主义 (一)民主概念诠释 (二)古希腊民主及其非自由主义 (三)代议制:自由主义与民主 二 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的前景 (一)协商民主是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 (二)协商民主具有超越既有政治模式的意义 (三)协商民主的缺陷或局.限性 (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协商民主 三 从无序到有序:价值意义的转折 (一)公民政治参与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界定 (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价值 (三)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依赖第二章 跨国审视:世界主要政治参与模式的比较 一 美国人民协商制度的设计理念 (一)美国人民协商的民主传统 (二)制度模式的民主回应 (三)协商民主对于传统自由民主的反思 二 澳大利亚的市议会推进公民参与模式 (一)澳大利亚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公民参与的挑战 (三)协商民主的方法 三 拉美国家的发展性自由模式 (一)巴西:不断调整的民主基础 (二)智利:从艰难转型到接近巩固 (三)乌拉圭:不断克服风险的巩固民主第三章 协商民主的中国发展空间 一 中华文化与政治参与 (一)传统政治文化“约”的性格 (二)社会结构中的等级与分工 二 协商民主的践行困境 三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第四章 协商民主与软法机制 一 软法概述 (一)软法概念界定 (二)软法的基本特征……第五章 有序参与:协商民主的基础性条件第六章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路么分析主要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所谓程序原则,是指政治民主,不论是民主的政治决策,还是民主的选举,都必须有法定的、可遵循的程序和规则。多数人的意志要通过法定程序才能得到表现和承认。法定的程序一旦确定,不能轻易改变。违背或破坏法定程序,被看做是违背或破坏民主制度。权力的制衡往往也由程序原则来体现。所谓少数原则,是指政治民主要求少数服从多数的裁决。就要允许少数保留自己的意见,保护少数人的正当权益。绝不能因为是少数,因为有不同意见而加以歧视,甚至加以镇压。没有这一条,民主就是不完全的。随着民主程度的提高,少数原则越来越被重视。在我们谈论民主、要求推进民主的时候,不应把民主片面地理解为仅是个人意愿的表达,或者最高的民主就是“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帝王”,而应该更深刻地认识到,民主制是一种确立社会发展目标、确定社会利益表达和分配的制度规范。民主制作为制度规范,它体现为一种让多数社会成员参与和选择社会管理与发展的社会秩序。民主制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既是一种应享受的权利,同时又是一种应承担的义务。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时,都不能损害他人及社会的权利和利益。因而,民主是相对的,有制约的,有秩序的。在无秩序的所谓“民主制”下,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也完全失去了保障。其实,民主从来都是和法制联系在一起的。自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就没有出现过脱离法律规范和约束的民主。否则,必然要闹出乱子。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一些人以为民主就是“以我为主”、“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进而认为你不同意这样说、这样干,就是压制民主。
后记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公共协商,强调对话、讨论、辩论、审议与共识。协商民主既肯定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又尊重国家与社会间的界限,力图通过完善民主程序、扩大参与范围、强调自由平等对话来消除冲突,保证公共理性和普遍利益的实现,以修正传统民主模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具有规范意义和实践意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不仅仅属于西方,中国也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社会主义协商政治,但其中具有较成熟和完善制度架构的是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平台的政治协商制度,它既有明显的优势,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应该完善政治协商,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而《协商民主与有序参与》一书,正好回应了这种诉求,很显然,它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编辑推荐
《协商民主与有序参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