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伦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立夫  页数:243  字数:26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是我近十年来从事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的一个缩影。原来想到的书名就是《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辑告诉我说,洪修平先生已经有一本同名的书将要出版,建议我改一下题目。考虑到目前我所从事和所涉及的学科研究方向,最后定了封面上的这个名称。对于伦理学我本非内行,但书中这十八篇论文大多数与中国传统伦理或宗教伦理有些关系,所以,取这样一个书名似乎也说得过去。    1998年至2001年我在南京大学师从赖永海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写的学位论文是《弘明集研究》,涉及的主要就是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儒佛道三教关系。毕业后将论文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2004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不久被收入“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101期,由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了繁体版。本书的前两篇论文即是从《弘明集研究》中抽出来的,只是作了一些加工和润色。

作者简介

刘立夫,男,1966年生,湖南东安人。1986、1994年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分别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和历史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获哲学博{:学位。2005-2006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法国巴黎高等实践研究院访学一年。

书籍目录

前言晋宋之际的因果报应之争六朝形神之争梁启超对业报轮回说的新阐发  ——以《余之死生观》为中心“白黑之争”与“缘起性空”说《老子化胡经》与佛道之争道安《二教论》与南北朝佛道论衡从玄佛合流看玄学的价值取向“格义”与“格义佛教中国佛教史上的沙门拜俗问题儒佛孝道伦理思想的会通唐代宫廷的三教论议李翱“复性说”与儒佛之辨二程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朱熹的儒佛之辨陆九渊的佛教观顿渐之争与朱陆之辩  ——兼论儒佛互通的“本体一工夫”论基础王船山对佛教的态度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  ——读星云的《发心与发展》有感

章节摘录

  业报轮回说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汉魏以来,随着佛教在中土的不断流传,业报轮回说又同我国固有的善恶报应观结合起来,影响日益扩大;与此同时,该说也受到一些儒家学者的质疑和批判。西晋以前,因佛教在中土的影响微弱,问题尚处于萌芽阶段,到东晋及刘宋时代,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当时思想界围绕因果报应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业报轮回说与善恶报应说  业报轮回说是印度佛教伦理学说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佛教在创教过程中吸收和改造婆罗门教和其他早期宗教的有关思想而形成的。在印度佛教中,“业”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包括身、口、意三业,按性质又分为善、不善、无记三种,善和不善的业会产生相应的善与不善的果,无记属于中性的业,不会带来报应。业报有“五道”或“六道”之说,五道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六道则再加上阿修罗(也叫“非天”),前三种属于恶道,级别低,后三种属于善道,级别高;作了恶业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忍受熬煎;作了善业会上升人、天等善道,享受福报;而且报应的界线分明,不会张冠李戴,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佛教与中国伦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本书主要涉及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分不同专题梳理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 是一本不错的论文集~~
  •   半价活动时入手,虽然是论文集,不过还挺好
  •   书很不错,是本论文集,有参考价值
  •   还没看,对些信心不大。
  •   完整系统,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