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山左诗歌研究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宫泉久  页数:334  
Tag标签:无  

前言

  “山左”为明清时期齐鲁之地的别称,以其在太行山之左也。明清之际,文化中心北移,山左文化再一次呈现出繁荣景象。清初山左诗歌佳绩尤为世人所瞩目,作为诗国中的“齐鲁大邦”,俊逸纷出,诗什繁盛,叱诧清初诗坛。而且在群体的对比上,不仅可与江南诗群相抗衡,且有压倒之势。著名诗人王士禎、赵执信皆曾自豪地概述这一盛况,“国朝诗人,山左为盛”成为时人共识。清初山左诗歌的骄人业绩是齐鲁文化史上又一辉煌景观。然而长期以来,对山左诗歌及其诗群予以整体研究和论述颇为不足,是一块亟待开垦的处女地。《清初山左诗歌研究》这一硕果,可以说填补了清代文学在诗歌领域的空白,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褒扬,它是对齐鲁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和拓展。  我不相信命运,但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无法割舍的因缘。二十多年前,我与泉久在祖国的大西北相识。那时,泉久是风华正茂的学子,我亦年富力强,在宁夏大学任中文系主任。因为那时学校的研究生人数很少,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给予极大关注。泉久和同学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刻苦、勤奋、好学、上进,意气风发,充满自信。泉久研究生毕业后踏上新闻之路,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内容概要

  清初山左诗歌的骄人业绩是齐鲁文化史上又一辉煌景观。然而长期以来,对山左诗歌及其诗群予以整体研究和论述颇为不足,是一块亟待开垦的处女地。《清初山左诗歌研究》这一硕果,可以说填补了清代文学在诗歌领域的空白,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褒扬,它是对齐鲁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和拓展。

作者简介

  宫泉久山东昌邑人。文学博士,主任记者。1990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至军工报社工作,2000年8月,调至青岛新闻出版局。曾分别担任主编、总编助理等职务。2001年7月,调入青岛大学工作至今。发表新闻作品100余万字,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各类新闻奖二十余项。

书籍目录

  序  绪论   附录 《国朝山左诗钞》所录山左诗人及选诗数量    上 编  第一章 齐鲁文化与清初山左诗歌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  第二节 齐鲁文化对山左诗人的影响    第二章 清初风云际会与山左诗人  第一节 清初康熙朝的诗文化投入  第二节 政治特权与诗文化的联姻  第三节 山左诗人身份的自觉归属    第三章 山左诗人的结社交游  第一节 源于明季的清初山左诗人结社  第二节 山左诗人踪迹南北的交游  第三节 山左诗人结社交游的内因及其  对诗歌的影响0    中 编  第四章 清初山左诗人的“明诗情结”   第一节 山左诗人对明代诗歌的审视  第二节 山左诗人对七子诗派的批评  第三节 山左诗人对公安、竟陵派的褒贬  第四节 山左诗人对门户之习的抨击    第五章 清初山左诗人的诗学崇尚  第一节 明七子诗学崇尚的承继和光大  第二节 山左诗学从崇唐黜宋到融合创造  第三节 山左诗人各自成家的诗学理论     第六章 清初山左诗歌中的“齐气”   第一节 孕育于齐鲁文化的“齐气”   第二节 山左诗人“齐气”的人格诠释  第三节 山左诗人“齐气”的诗歌解读    下 编  第七章 山左诗歌的激楚悲凉之风   第一节 齐风大出歌诗后:徐夜诗歌的齐气广家学门风,渊流有自   二 乱世中的刚肠戾气   三 寄情山水的人格精神   第二节 融才情于骚怨的“诗人之雄”宋琬  一 从宗法七子到崇性尚奇的诗学思想   二 被摧残压抑的个体生命的呐喊   第三节 鳞甲未成悲偃伏:亢厉激越的丁耀亢诗歌  一 放意山水田园的侘傺情怀   二 物无所附的悲凉亢越之音   三 情文辉映的激楚悲凉诗风     第八章 山左诗歌中的盛世元音   第一节 绝世风流的一代正宗王士禛   一 神韵为宗的诗学三变   二 神韵说的美学意蕴   三 神韵诗歌创作的实绩   第二节 神韵诗风的心灵契合者——王苹     第九章 “金台十子”中的山左诗人  第一节 崇尚奇丽的田雯诗歌   一 求奇求新的诗学思想   二 冷眼阅世的疏离之情   三 “奇伟钜丽”的诗歌风格  第二节 雅正丽则的颜光敏诗歌   一 “语关时事略模糊”的隐约情怀   二 “铲镂万态而归于大雅” 的诗章   三 “高华丽则,端本雅正”的诗风   第三节 感而多风的曹贞吉诗歌   一 坎坷嶔崎的人生际遇   二 师法三唐的澹语至情   三 雄浑奔逸的盛衰之感   第四节 不为盛世争妍竞媚的谢重辉诗歌   一 绝世独立的傲岸个性   二 声杂徵羽的变雅之音   三 朴拙而具情韵的诗风     第十章 山左诗歌中的变徵之音   第一节 “越轶山左门庭”的赵执信  一 儒家传统诗学精神的回归与扬厉   二 磊落不可一世之精神的抒发   第二节 “清警绝俗”的冯廷櫆诗歌  一 转益多师的诗学崇尚   二 迈古骇今的奇情险语   三 吏隐金门的山林清趣     第十一章 “发情畅志”的孔尚任诗作  一 发情畅志和真诗在野的诗学思想   二 抑郁穷愁的坎坷宦情     第十二章 蒲松龄诗歌的多元风格  一 太平盛世的田园哀歌   二 孤介耿直的偃蹇情怀   三 苍劲古朴、 自然顺畅的诗歌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从文化批评的思维角度来看,清代的诗坛基本上是以星罗棋布的地域文学集团为单位构成的,地域诗群和流派的强大实力,一改传统的以思潮和时尚为主导的诗坛旧貌,出现了以地域性为主的诗坛格局。山左诗人群体作为清初文坛的一股强势力量,其诗歌创作在诗界一枝独秀,大放异彩,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的出现,是与明清之际文化的普及和地域文化的蓬勃发展分不开的。美国的人类文化学者C.恩伯曾说:“尽管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人们对一定环境的反应却有着严密的一致性,这是因为他们共同享有相同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这些便构成了文化。……文化可以定义为被一个集团所普遍享有的,通过学习得来的观念、价值观和行为。”o)“由于传播作用,经过一个时期,彼此相邻的社会的文化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之处。相邻或相近社会文化的趋同倾向造成某些地域中文化的相似性,称之为‘文化区’。”②罗伯特所说的“文化区”,亦即我们现在统称的地域文化,对它的自觉认识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中国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边远地区经济的开发,城镇商业的繁荣,使它们与中原发达地区的文化差距逐渐缩小。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多,人们在地域文化的比较中强化了地域文化的自觉体认。“地气风土异宜,人性亦因而迥异。以大概论之,天下分三道焉:北直、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为一道,通谓之北人;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广为一道,谓之东南人;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为一道,谓之西南人。北地多陆少水。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清初山左诗歌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