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7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蒂莫西·乔治[美] 页数:342 译者:王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重点讨论了四位主要的改教家路德、加尔文、茨温利、门诺的神学思想,并阐发了改教神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作者试图理解每一位改教家的思维模式及改教背景,以避免用现代的问题和标准来批评改教家的思想和动机的倾向。作者将重洗派神学家门诺作为主要的改教家之一来讨论,有助于读者理解对现代基督教影响深远的重洗派传统。
作者简介
蒂莫西·乔治(Timothy George),美国桑福德大学比森神学院建系系主任,教会史与历史神学教授、牧师,《今日基督教》杂志执行编辑。作者致力于宗教改革思想的研究,正在主编28卷的“宗教改革圣经注释”。著有《耶稣的标记》、《加拉太书注释》、《慕迪与福音派传统》等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原书序1 概论 宗教改革运动研究的主要观点 分期问题 从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解释宗教改革 教会史 宗教改革与宗教动机2 渴望上帝:中世纪后期的神学与灵性生活 一个焦虑的时代 寻求真正的教会 教廷主义 大公会议至上论 威克里夫与胡斯 法兰西斯属灵派 瓦尔多派 变化中的神学 经院主义 神秘主义 人文主义3 切慕恩典:马丁·路德 作为神学家的路德 在上帝面前 基督为我 焦虑 从“立刻”到“总是”:唯独因信称义 让上帝成为上帝:预定论 马槽里的基督:唯独圣经的含义 “对我来说她是亲爱而可敬的少女”:路德论教会 福音高于一切 圣言与圣礼 信徒皆祭司 “上帝的左手”:路德论国家 遗言与遗产4 勇敢为主:茨温利 改革之路 作为神学家的茨温利 创造者而非被造物 护理而非偶然 圣经而非人类传统 真宗教而非仪式上的虔诚 外在的国度而非私人的道德 作为教会事务的洗礼 加入仪式与认同意识 约的延续性 洗礼与信心 洗礼与社会秩序 圣餐的争端 中世纪背景 政治环境 诠释难题 基督论的分裂 神学的结果 茨温利的心脏5 荣耀归主:加尔文 改教神学的危机 神话背后的人 加尔文的准备 加尔文的归信 加尔文的事业 作为神学家的加尔文 加尔文的作品 加尔文的视角 行动的上帝 三位一体的上帝 创造 护理 救主基督 罪论:关于罪的教义 基督论:基督的位格 基督论:基督的事工 在圣灵中的生活 信心 祷告 预定论 获得恩典的外部途径 加尔文教会论的前提 加尔文两极的教会论 教会是母亲和学校 秩序和职分 改革宗的牧师 教会与世界 黑暗过后是光明!6 别无根基:门诺·西门 激进的宗教改革 门诺与重洗派 新生活 无谬的道 道成肉身的主 真教会 会众 洗礼 圣餐 开除教籍 血腥的剧院 重洗派的异象7 改教神学持久的有效性 上帝的主权与基督论 圣经与教会论 崇拜与灵修 伦理学与末世论缩略语表宗教改革神学词汇索引
章节摘录
1 概论 1518年荷兰学者伊拉斯谟(Desidrius Erasmus)51岁了,他已经感到死亡即将临到,他盼望再多活几年,“只因为这个原因,我相信个黄金时代不久就要来临了”。事后看来,伊拉斯谟好像对个人的结局过分悲观,因为他还有20年的寿命,而他对时代的看法却乐观过头了。他那和平与好学的“黄金时代”的令人陶醉的愿景,随着教皇与皇帝的重新开战、农民起义、东方土耳其人的进攻,尤其是影响深远的宗教危机的爆发而化为乌有。这次宗教危机,我们称之为宗教改革,它撼动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基石,并导致了教会的永久分裂。伊拉斯谟在1536年逝世前,称他的时代为“自耶稣基督以来最糟糕的一个世纪”。 然而负面的批评必然伴随着正面的赞美。苏格兰长老会神学家坎宁安(William Cunningham)做过大量宗教改革神学研究,从一开始他就曾坦率地称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自圣经正典完成以后所发生的最伟大的事件,或一组事件”。哲学家黑格尔,另一个意义上的新教徒,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称宗教改革是“中世纪末期破晓后的光芒万丈的太阳”。 ……
编辑推荐
有些书,读一本就是一本;有些书,读了很多本还不如听别人说上几句话;而有些书,读一本却胜似好几本。蒂莫西·乔治的《改教家的神学思想》就属于这最后的一种书。这本书是路德、茨温利、加尔文、门诺四位改教家的思想评传。每个人物的章节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因此,读这本书给人读四本书的感觉。而每个人物的章节标题也让人印象深刻,它们分别是“切慕恩典:马丁·路德”、“勇敢为主:茨温利”、“荣耀归主:加尔文”、“别无根基:门诺·西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