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吴晓 等主编 页数:376
Tag标签:无
前言
5年前,我们在云南大学“211工程”、“十五”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方案中提出设置“云南少数民族村寨跟踪调查与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基地”这一项目。这是一项综合性的项目,既涉及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研究,也涉及运用应用人类学“互动作业”方法及其他学科的方法以促进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应用性研究,以及引进智力、项目、资金等发展实践运作问题;此外,还涉及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其中,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中的一项具有探索性意义的工作便是:10个调查基地在当地各聘请若干名“村民日志”记录员,对本村每天发生的事情进行观察与记录,从中国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实际出发,把国际文化人类学界近20年来争论不休、模式各异的民族志书写问题在中国少数民族农村进行实验,让研究对象即文化持有者成为民族志的作者,运用“主位”(emic)方法,从“本文化”内部视角对自己民族和村寨的社会文化进行叙述与评论,以求在当代国际文化人类学的学术平台上进行中国民族志和文化人类学的“本土化”创新,促进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文化人类学建设。
内容概要
作为“新民族志实验丛书”之一,《圣歌里的芭蕉箐》是云南省芭蕉箐苗族村民用日志体方式将自己的生活点滴显现出来的文字表达。芭蕉箐这个地名,容易让人想当然地认为该地生长有很多芭蕉树,其实,在这里并没有很多芭蕉树,而最容易让人感觉到的是遍布于芭蕉箐每一处的基督教歌声。这歌声,不像流行歌曲那般的缠绵,也不像摇滚歌曲那样的恣肆;不像山野民歌那样的自在,也不像都市酒吧音乐那般的煽情。这是一种既能够看得见又能够听得着的歌声,更是一种需要用心灵去聆听和感受的倾诉。在芭蕉箐村民看来,他们的歌声就是他们的灵魂,歌声就是与上帝进行交流的绝好媒介。当歌声成为一种力量之源时,当唱歌被赋予一种仪式色彩时,芭蕉箐也披上了非凡的神圣面纱。怎样透过面纱一睹芭蕉箐的面容?也许,《圣歌里的芭蕉箐》就是一扇为我们打开的窗。 《圣歌里的芭蕉箐》不仅仅是一扇敞开的窗。在这里,芭蕉箐村民无拘无束“想说就说”,多则长说,少则短说,没有就不说。反正每天有那么一点点,将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记录下来,在他们看来,这每一点点都显得那样举足轻重。所以,我们总会看到他们不厌其烦、饶有兴趣地为我们讲述那些点点滴滴。他们讲述的故事,是芭蕉箐苗族村民发出的倾诉之声,是芭蕉箐苗族村民向云南大学学者对话和倾诉的刻录。从这个意义上而讲,《圣歌里的芭蕉箐》是一个声音集装箱。
书籍目录
“他者的倾诉”:还话语权予文化持有者 ——“新民族志实验丛书”总序 一 民族志:文化人类学知识生产的结晶和学术创新的核心 二 “更彻底地让研究对象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当代国际人类学界“文化书写”问题为平台的实验 三 用汉语叙述:基于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关系的本土化实验 四 对话:多维交复话语张力的实验前言村寨概况 一 区位、人口与历史 二 经济 三 生活方式与风俗 四 婚姻家庭 五 社会结构 六 社会交往 七 社区管理 八 禁忌与习惯法 九 宗教 十 语言、教育与信息传播张约瑟日志龙荣富日志张正文日志杨光英日志王汉哲日志后记
章节摘录
村寨概况 一、区位、人口与历史 1.区位芭蕉箐是一个苗族自然村寨。现在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东村乡石桥村委会。石桥村委会下辖7个自然村寨,它们分别是大石桥、平田、还记得、大木板、瓦窖田、杨嘎里和芭蕉箐。其中芭蕉箐处于石桥村最北部的半山腰上,海拔1800余米,是富民县、禄劝县和寻甸县三县的交接点,距离石桥村委会15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东村街18公里,距离昆明市82公里。芭蕉箐与大木板、平田、还记得、瓦窖田、杨嘎里村寨的距离大约分别是15公里、13公里、10公里、7公里、3公里。这7个自然村寨除了芭蕉箐是纯苗族村寨外,大石桥还有二十多户苗族群众,他们是解放初期从柿花箐等苗族村寨搬迁来的。除了杨嘎里与芭蕉箐相邻外,还有祖库村委会的麻栎树(苗、汉、彝族居住村)、柿花箐(苗族村寨)、水平子(苗族村寨)、万宝山(苗族村寨)。此外,与芭蕉箐邻近的村寨还有寻甸县的大丫口(苗族村寨)和禄劝县万宝山(苗、彝、汉族村寨)①,这些村寨环绕在芭蕉箐的周围。在周边的几个苗族村寨中,芭蕉箐的水田最多,也是距离平坝地区最近的苗族村寨。 2.人口 芭蕉箐现有人口131人,39户,其中男66人,女65人,民族成分皆为苗族。芭蕉箐绝大部分村民信仰基督教。在131人当中,包括在读的学生有初中学历的8人,绝大多数只读过小学三四年级,读过五六年级的人数都很少,除未达读书年龄的人外,没有上学读过书的有20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