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贾中福 页数:246
前言
贾中福的著作《中美商人团体与近代国民外交(1905——1927)》终于要出版了,可喜可贺。这本著作,是中福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修改而定稿的,其博士论文的原题是《中美商人外交活动研究( 1905——1927)》,是我于2002年申请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商人外交与近代中国的殖民地化与反殖民地化》的一部分。题目的改变,说明作者意欲以商人的外交活动观察国民外交。 在近代中国,商人外交对于国民外交来说,既是其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又是其中的一个主流部分。从外交活动的主体来说,商人外交以商人为主体,国民外交以国民为主体,商人包含在国民之中,因而商人外交也是国民外交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国民外交所涵盖的范围比商人外交宽大。从商人的外交活动人手研究国民外交,自然有利于丰富和深化国民外交研究的内容。
内容概要
本文选取商会、同业公会等商人团体为切入点,具体探讨中美商人团体与近代国民外交的关系。商人团体参与和开展的近代国民外交,本身就是近代国民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项研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近代国民外交研究,亦可反映出近代国民外交中各种社会力量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近代国民外交涉及中国近代史上的内政、经济和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本课题为我们展现近代商人团体参与政治外交、争取国家利权的多彩图景的同时,也反映出近代国家与社会、中外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和博弈,从不同的侧面构架完整的历史面貌。
作者简介
贾中福,男,1969年生,山东省莒县人。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史。在《史学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贵州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近代国民外交的内涵 1.近代国民外交及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近代国民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历史意义 3.近代国民外交与当今民间外交内涵之异同 二 商人团体与近代国民外交的关系 三 文献综述 四 本书的篇章结构第一章 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以近代国民外交为视角 第一节 国民外交的新理念及新式商人团体的组织作用 第二节 国民外交的状况和意义第二章 清末民初中美商会的互访与合作 第一节 中美商会互访概况 一 1910年美国实业团访华 二 1915年中国实业团访美 第二节 中美商会的合作 一 中美商会合作的提出及其内容 二 中美商会合作的结果 第三节 中美商会互访的影响 一 中美商会交往的进一步加强:以1917年罗司率实业团访华为中心 二 中美商会互访对中美商务的影响 三 中美商会互访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第三章 华盛顿会议时期中国商人团体的外交参与 第一节 近代国民外交的洪流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商人团体的活动及其主张 第三节 反对鲁案直接交涉和开展赎路运动 第四节 商人团体外交参与活动的评价第四章 华盛顿会议后中美商人团体与国民外交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太平洋商务会议:中国商人走向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重要一步 一 一次走出国门的直接国民外交 二 力图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三 太平洋商务会议的成效与影响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美商会的对华“国际共管”论 第三节 中美商人团体围绕1923年中国商标法开展的国民外交 一 1923年中国商标法颁布后的中外政府外交 二 外国商人团体反对中国新商标法及其作用 三 外国商人团体反对中国新商标法的实质 四 中国商人团体的抗争 第四节 关税特别会议前后中美商人团体的外交参与活动 一 20世纪20年代中外力争关余用途的斗争 二 关税特别会议前后中国商人力争关税自主的斗争第五章 中美商人团体参与近代国民外交的总体认识 一 中美商人团体参与近代国民外交概况 二 中美商入团体参与近代国民外交的时代特点 三 中美商人团体参与近代国民外交的作用和意义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绪论 一近代国民外交的内涵 1.近代国民外交及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国民外交”一词最早大约出现于20世纪初期。1910年美国太平洋沿岸商会代表团访华,并受到以中国商会为主的商政各界的欢迎,当时的报界称赞此次活动开“国民外交之纪元”。这是“国民外交”一词较早以文字形式出现。五四运动时期,关于国民外交的各种主张异彩纷呈,各种同民外交团体也纷纷成立,胡愈之将之称为“国民外交时期”,国民外交思想随之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华盛顿会议期间和五卅运动时期,以及此后的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期间,国民外交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呈现出社会化倾向。正如当时舆论所言,此时“‘国民外交’四字,几成今日之习惯名词”。 20世纪初期国民外交及其思想的严生有看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它既是“人民主权”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此时中国国内外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