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程恩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1出版)  作者:程恩富 著  页数:421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论文集。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问题。全书分六大部分: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和谐社会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与政治建设。从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列宁迂回过渡思想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解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

书籍目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代序一)和谐社会需要“四主型”经济制度(代序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关系析论(代序三)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从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性:科学发展的本质“以人为本”的人学再沉思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从当代中国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谈谈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论马克思视阈中的“和谐”列宁迂回过渡思想的启示和谐范畴的多维阐释和谐动机系统结构及特征阐论价值整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路和谐社会与经济建设论马克思的资本辩证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意义解析马克思的公平分配观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代价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资本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认识的发展与创新努力促进财富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论马克思劳动道德价值论中的和谐思想只有坚持公有经济为主体才能解决当前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论科学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和谐互进与共融发展——马克思资本生产理论的深层解读和谐社会与政治建设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政府治理探析关于“党内和谐”的时代内涵加强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共关于尊重党内不同意见与保障党员权利的探索历程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广东省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思考府际和谐: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对马克思民主理论的几点理解中苏两党处理阶级斗争的历史教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以法制建设推进政治建设——探索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共建和谐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社会主义新战略论建设和谐社会中的法制观问题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地位、作用与意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思想共识与社会和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路径思考——兼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谐文化的综合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论社会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研究论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制度保障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拓广工作视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流动构建和谐社会现代迷信星相学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后记

章节摘录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从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发展的科学方法,以他们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发展状态为参照,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科学预测和揭示。(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对于未来社会的意义1.未来社会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未来社会时,始终审慎地强调生产力高度而普遍的发展是未来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只有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彻底消除“旧社会痕迹”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会到来。2.在未来社会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与人的发展密切联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未来社会里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不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贪欲,而是为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论文集》可作为高职高专政治教育参考资料。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