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詹成付,王景新 编著 页数:292
Tag标签:无
前言
一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背景“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在我国不仅是一个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更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城乡基层丰富多彩的实践,呼唤社区服务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唤醒我们社会调查和理论研究的激情。我国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是从城市开始的。1986年,民政部首先倡导在城市基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服务主体的社区服务。此后,社区服务工作迅速在全国铺开。1991年,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概念。1998年的机构改革中,国务院赋予民政部“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进社区建设的职能”①。1999年初,民政部启动了“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试点工作,选择社区服务和城市基层工作基础比较好的26个城市为社区建设实验区,拉开了城市社区建设的帷幕。2000年11月,中央两办《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0]23号),社区建设工作受到进一步重视。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社区建设”写入了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7月2一14日,民政部在青岛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全面推开。2007年5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联合印发了《“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这是国家就城市社区服务制定的第一个发展规划。目前,我国新型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并初步构筑起以社会救助为基础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内容概要
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在我国不仅是一个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更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 本著是“全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特点,面临的形势和需求,阐明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其政策措施,为编制未来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提供前期成果。
书籍目录
前言上篇 研究报告 第一章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 第二节 农村社区服务和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节 农村公共品生产和公共服务供给 第二章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状况 第一节 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第二节 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第三节 农村社区互助服务、市场化服务现状 第四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区域特色 第一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区域差异 第二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地域模式 第四章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 第一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风险与防范 第五章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 第四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与基层管理体系的关系 第五节 农村社区服务组织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 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 第六章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及政策取向 第一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 第三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规划布局 第二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八章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 第一节 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工程 第二节 农村社区服务组织运转工程 第三节 农村社区服务网络工程 第四节 农村社区服务人才工程 第五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工程 第九章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 体制机制创新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二节 理顺关系,建立多层次的推进和参与机制 第三节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服务的制度体系 第四节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社区服务供给 第五节 扶持新型服务组织,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第六节 培育社区服务人才,构建农村社区服务梯队下篇 调查报告 第十章 山东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 第一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状况和特征 第二节 诸城市中心村社区或“多村一社区”模式 第三节 胶南市社区邻里中心 第四节 胶州市九龙镇“三层级服务网络” 第五节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的探索 第十一章 江西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 第一节 农村社区及服务体系建设的状况和特征 第二节 村落社区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和内容 第三节 村落社区及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 第四节 村落社区及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点 第五节 村落社区及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十二章 黑龙江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 第十三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 第十四章 山西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 第十五章 湖北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 第十六章 四川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 第十七章 浙江省舟山市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一、社区社区概念最早是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提出的。1887年,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将社区理解为建立在所谓“本质的意志”基础上的一种“自然社会”。滕尼斯所构想的社区概念实际上是一种生活共同体,包括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和血缘共同体,或者它们之间的结合形式。滕尼斯提出的共同体的外延主要是指传统的乡村社区,他认为农村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的载体,传统的农村村庄是共同体的代表。国外学者关于社区的定义很多。1955年,美国学者希莱里对已有的94个关于社区定义的比较研究发现,地域、共同的纽带以及社会交往是构成社区必不可少的三个共同要素。在我国,社区概念是燕京大学的一批青年学生最早提出来的。他们在翻译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学论文时,第一次将英文“community”译为“社区”。费孝通在《社区建设之思考》一文中曾经谈道:“‘社区’是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也就是1935年和燕京大学的几个同学在研究‘地缘组织的人类共同体’时提出的一个名词,我们把‘社’和‘区’两个字联系在一起。当时的社区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而现在,它的专门意思已经发展得很快,社区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工作的一部分了”。由于视角不同,社区的定义呈多样化态势,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尽管如此,人们对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还是有许多共识。一般说来,构成一个社区的必备要素,包括一定数量的社区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和自然环境条件,一定规模的社区设施,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一定类型的社区组织。这些基本要素在特定地域内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一个现实的社区。
后记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辛勤劳动和共同努力,“全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最终成果,终于交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中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书名正式出版。本书是课题组合作研究的成果。上篇《研究报告》由课题组总顾问詹成付司长提出研究总思路和框架,王景新教授、车裕斌教授、葛深渭副教授、鲁可云博士撰写初稿,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多次讨论,并经过顾问和评审专家认真审读、论证,在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基础上,最后由王景新修改定稿。下篇《调查报告》是执行负责人汤晋苏副司长和葛深渭副教授具体组织、课题组成员分工完成的:课题总负责人王景新担任西北调研组组长,除了对新疆进行调查外,还对华北的内蒙、华东的山东和浙江进行了调查,撰写《山东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和《浙江省舟山市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首席专家车裕斌负责东北调研组,撰写《黑龙江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葛深渭负责华北调研组,撰写《山西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何菊芳负责华东调研组,撰写《江西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姜新旺负责中南调研组,撰写《湖北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林燕负责西南调研组,撰写《四川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统稿和修改由葛深渭完成。课题组其他成员董富华副研究员、郭金喜博士、骆鹏副教授、马燕君副教授、尹作亮博士生,以及硕士研究生吕敏、薄成珍、朱跃东、柴欣、马佳佳、张崇安等分别参加了10省(区)实地调查。正如前言所述,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在我国不仅是一个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更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这是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所在,也是执行本课题的困难之一。另外,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实践刚刚展开,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未充分显露、也未充分展开讨论,这是执行本课题的又一个困难。更大的困难还在于如何正确处理个案和整体的关系,准确反映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面貌,并且根据初步的实践经验。
编辑推荐
《中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