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托马斯·威尔森 中国社科出版社 作者:托马斯·威尔森 页数:215
内容概要
《中国经济和金融:一个美国人的印象》主要探索了中国经济金融体制和美国经济金融体制之间的关系与异同,探索了国际竞争挑战及其副产品,即对中国的个人和机构来说没有好的投资组合可供选择。对美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延伸,也从个人风险和公共政策风险两个角度,给中国市场未来的道路及历经劫难的隐患予以启示。 这《中国经济和金融:一个美国人的印象》同时还给读者提供一些关于个人规划的,尤其是金融方面的有益建议。《中国经济和金融:一个美国人的印象》对术语定义给予了特别关注,这会增进读者经济学和金融知识。作者相信,读者将会在《中国经济和金融:一个美国人的印象》中找到读书的快乐,同时又能增长见识。 中国和美国同时繁荣并非巧合。对中国人和美国人来说,了解繁荣的基石,以及了解延续这种好运可能碰到的风险非常重要。 这《中国经济和金融:一个美国人的印象》的写作目的是想告诉中国读者,一个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美经济金融关系的。 这些篇章就是一个美国人的印象和观察,当你在一个充满骚动和意外机会的时代,驰骋于个人职业生涯和埋首于个人财务的时候,它们也许会给你提供一些信息,给你一些启示,助你理解更多。
作者简介
作者:(美)托马斯·威尔森托马斯·威尔森博士,美国资深投资经理和经济学家。在纽约第一银行期间,因管理的投资组合表现优异,多次被评为“投资之星”。他曾担任美国巴特勒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纽约联邦储备体系经济学家。 从2002年年到2007年间,威尔逊博士每年至少花半年时间在中国居留,并在深圳大学教授金融经济学。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绪言 中国经济印象介绍 中国经济和金融观察第一章 轰隆前行的火车头第二章 抓老鼠的猫第三章 天空总是多云——增长的局限第四章 基尼系数和依存度——马太定理第五章 有管理的变迁第六章 打方向盘,要撞车了!第七章 宏观经济稳定——熵第八章 传统智慧第九章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第十章 中国人民银行第十一章 美国贸易逆差第十二章 抱怨中国综合症第十三章 人民币币值重估第十四章 银行业与货币第十五章 银行业第十六章 非银行金融第十七章 机构基金第十八章 债券市场第十九章 债券组合投资管理第二十章 股市:定价参数第二十一章 策略:跟着趋势走第二十二章 “集体主义”第二十三章 个股选择后记关于本书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二章 抓老鼠的猫邓小平关于“抓老鼠的猫”的暗喻其实是一种务实的认识,认识到了市场导向的经济可以实现增长——华人在全球各地都成功实现而唯独在祖国未能实现的增长;认识到了中央计划让经济停滞不前,社会试验也带来了动荡不安;认识到了中国确实可以掀起一场历史性的、意识形态的复苏。也许只有一个参加过长征的人才能带来这样戏剧性的变化,就好像在美国,“尼克松访华”以不同寻常的可信度意味着告别激进政策。让我在讨论开始的时候加上一句,这场实现增长的改革也产生了一些严重的负面结果,比如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恶化。此外,传统价值观也正在全球化下接受考验。这些主题在接下来的篇章中都会得到阐述。不过,我们丝毫都不要怀疑中国的经济成就对中国和世界显然都是正面的影响。劳动力流动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长期以来就存在,只是当开始从中央计划经济转向市场导向经济的时候,就好比水龙头被打开一样,势不可挡。1978年12月,中国开始执行“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政策。目标是,逐步从中央计划经济转向具备有效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具备现代企业体系的、在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下的收入公平分配的市场导向经济。中国共产党1978年正式迈出了万里征程的第一步,尔后1979年十五届人大正式批准了这一转换经济体制决定。经济体制转换的同时还伴随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尤其是和农业的责任体系、企业管理者的授权、土地使用转换等事项相关的内容,还间接提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概念。(美国宪法也规范了政府组织和权利授予,但通常不会因为要讨论对重大政策变更授权而做修改。)最初的关键一步是用农业承包制取代了人民公社。结果,生产力显著提升了。而食品供给对提高生活水准和允许大量劳动力转移到产出更高的岗位又很关键。的确,对劳动力富余的经济体自由化来说,由于高储蓄率的缘故,资本快速积累是有可能的。不过,重点仍旧是在通过价格机制、投资流向和出口导向而实现的自由化上。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和金融:一个美国人的印象》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