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及体系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乐夫 等著  页数:304  

内容概要

在本书中,作者首先对公共管理基础理论的历史演进、内涵与特征、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公共管理的运行机制以及类型体系等作了详尽的阐述;接着对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国际公共管理作了专题研究。本书立足于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话语体系,出于对现时代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的考量,提出的以政府、国家、社会和国际四大版块的建构而形成的公共管理的四大体系,将以其来自现实、服务现实和指导现实的特征而显示出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历史演进    一  公共管理兴起的背景    二  公共管理的研究角度    三  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    四  公共管理的性质、贡献与缺陷      五  现代公共管理研究范式的确立  第二节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一  管理与行政    二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三  公共管理的含义及其演变    四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五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  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    一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的体系框架    二  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    一  传统公共管理的效率原则    二  公共管理的公平与正义原则    三  重建公共管理的规范性价值观  第五节 公共管理的运行机制    一  基于概念系统之上的公共管理过程    二  公共管理的输入机制    三  公共管理的加工整合机制    四  公共管理的输出机制  第六节 公共管理类型体系概述    一  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二  公共管理的类型及其内容    三  公共管理的横向(类型)体系第二章  国家公共管理  第一节 国家公共管理概述    一  国家公共管理的内涵    二  国家公共管理的特点    三  国家公共管理的功能目标  第二节 国家公共管理模式的历史演进    一  古代城邦的国家公共管理模式      二  西欧封建社会的国家公共管理模式      三  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公共管理模式      四  近代资本主义的国家公共管理模式      五  现代资本主义的国家公共管理模式    六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国家公共管理模式    第三节 国家公共管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国家公共管理的研究内容    二  国家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第三章  政府公共管理  第一节 政府公共管理概述    一  政府公共管理的主体    二  政府公共管理的对象    三  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基本含义      四  政府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政府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  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角色与责任    二  政府公共管理的资源基础      三  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    四  政府公共管理绩效评估  第三节 政府公共管理方法    一  政府公共管理的传统方法    二  政府公共管理新策略  第四节 政府公共管理发展趋势    一  政府管理的历史演变及创新    二  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选择第四章  社会公共管理  第一节 社会公共管理概述    一社会公共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二  社会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与有效实现途径    一  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及其定位    二  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实现的方法    三  社会公共管理的行为表现    四  当代社会公共管理的实践与前景  第三节 我国社会公共管理的发展    一  我国社会公共管理的发展现状    二  我国社会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  我国社会公共管理事业的完善与发展第五章  国际公共管理  第一节 国际公共管理的背景和动因    一  国际公共问题的缘起    二  全球问题的特性及危害  第二节 国际公共管理的角色定位    一  国际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二  国际公共管理的独特地位和角色定位  第三节 国际公共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制约因素    一  国际公共管理运行机制的形成原则和理想模式    二  国际公共管理实施和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第四节 全球治理:国际公共管理的新发展    一  国际公共管理的历程演进    二  国际公共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和全球治理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四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一)公共性研究的意义  在一般意义上,“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与公共部门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①。因此,公共性贯穿公共管理全过程,公共性是公共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本质特征之一。一方面,公共管理的兴起与发展,拓宽了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管理的视野,也从根本上转变了政府管理模式。然而,政府的本质的公共性是不可忽视的,“公共”两个字加在管理之前也并非装饰。在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演进的过程巾,“新理念的引入,使二者产生转生的变迁。本质上,国家机器的公共性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②。另一方面,随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公共部门管理范式在我国的研究渐趋深入,其“公共性”本质也应当越来越受到重视。原因有两个,一是“公共性”的缺失,二是“公共性”的觉醒。  首先,公共管理在本质上异于私人部门管理,它更多地体现“公共”的特性,然而目前存在的主流的公共部门的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有过分管理主义取向。对此,欧文·休斯认为,目前流行的管理主义有两大基础,一是经济学,二是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经济学对于私营部门的管理是有效的,但运用到公共部门则完全是一种拙劣的构想。而对于私营部门管理方法,尽管公共部门可以借鉴,但不是毫无保留地沿袭,因为“管理主义在某些方面违背了公共服务的传统,不利于提供服务,在某些方面是不民主的,甚至其理论依据也值得怀疑”。“公共管理并不是要广泛地、不加辨别地采用私营部门的方法。它所包含的内容是指需要发展一种独具特色的‘公共’管理”。

编辑推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丛书。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开放的学科,不是由其他学科“拼盘”而成的杂陈。近些年来,公共管理学以其与生俱来的包容情怀与回应公共管理实践的变革精神,逐渐赢得了自身的“合法性”地位。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及体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及体系*评分: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及体系*评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