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六大到十七大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新成 编  页数:300  字数:32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著作是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袁银传教授主持的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
(项目批准号[20071001)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最后结项成果,该研究成果于2009年12月4日被中共湖北省委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鉴定为“优秀”等级(证书号2009028)。该著作从历史、理论、现实三者统一的维度,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立论根据、思想资源、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从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发展理念与发展状态、发展目标与发展手段的对立统一中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及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袁银传,1965年12月25日生,湖北云梦人。1986年中南财经大学政治系本科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硕士毕业之后分配到武汉大学任教至今。1995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著名哲学家陶德麟教授。2000-2001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UIUC)政治系访问研究一年。现任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博士点负责人、政治理论系主任。系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政治哲学和农民意识等研究工作。出版《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中外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洛克》(译著)等学术著作8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国外社会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百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近五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六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三项。

书籍目录

导论
一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历史发展
 1.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历史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发展
二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科学依据
 1.宏观定位:适应时代潮流
 2.历史反思:总结正反经验
 3.价值导向:反映人民愿望
 4.现实需要:破解发展难题
三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历史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针
 3.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
第一篇 科学发展观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立论根据
  一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传统发展观的检讨和矫正
   1.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
   2.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经验的反思和总结
   1.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
   2.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三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理论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资源
  一 以人为本: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
   1.以人为本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以人为本是对西方人本主义的扬弃与超越
  二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针
   1.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
   2.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发展理论
  三 科学发展: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选择
   1.科学发展观是国际发展观演变的延续
   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发展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发展的意义
   2.发展的内涵
  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的历史考察
   2.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以人为本
   3.“人本”与“物本”是二律背反及其解决路径
  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2.科学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3.科学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四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统筹兼顾的历史考察
   2.统筹兼顾的实现途径
第二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际背景
   1.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与挑战
   2.拉美陷阱的警示
   3.苏东剧变的启迪
   4.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借鉴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内形势
   1.经济持续增长、贫富差距拉大
   ……
第三篇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评价一 加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阐释力度
评价二 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立论根据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为根据,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变化过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八个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的检讨和矫正,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反思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具有充分的理论和现实根据。一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传统发展观的检讨和矫正1.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近代以来,在“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理性至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理念的支配下,人类结束了依赖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农业时代,开始了征服自然、与自然抗争的工业化时代。在“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经济增长”的口号鼓动下,从17世纪后半期一直到20世纪前半期相当长的工业化历史时期里,发展和现代化一般都被视为经济增长,单纯的经济增长是传统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人们的主要价值目标,从而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这其中虽然有卢梭的道德浪漫主义的反叛和康德的怀疑主义的滥觞,但他们的声音过于微弱,以至被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喧哗和轰鸣所湮没。按照传统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发展即为经济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一切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发展成为社会历史进步的最高评价尺度。在这种以追求经济增长为核心价值目标的单向度发展观的指引下,工业化国家在物质财富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的主体性空前增强。这是不可否认的世界性的伟大成绩。但是,与此同时,在这种片面的发展观导向下,工业文明的发展已经使人类陷入了种种不能自拔的危机之中,出现了空前的全球问题、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价值目标的工业技术文明的片面发展,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灾害频繁、人口爆炸、城市病态、交通紊乱、核弹威胁等一系列问题,它们意味着当代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对立和不和谐。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价值目标的工业技术文明的片面发展,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同时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出现了社会系统紊乱、贫富两极分化、人际矛盾加剧、人情荒疏冷漠、竞争残酷无情等社会问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对立和不和谐,必然渗入人性内部,造成人性的异化和扭曲,人的身心的对立和不和谐,产生种种人性问题,如人格分裂、精神空虚、心理失衡、家园失落、生活无目标无意义,其具体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泛滥和膨胀。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所指出的:“当前西方社会,尽管在物质、理智与政治上有所进展,却日益不利于精神的健康;同时倾向于毁损个人内心安全、快乐、理性与爱的能力之基础;社会倾向于将人们变为自动机械,而日增的精神病患者则为人类失败的代价;在狂热追求工作与所谓欢快的刺激下隐藏了绝望。”“我警告的是,除非历史的道路改换了进向,人类将丧失其为人的品质,成为有灵魂的机器人。”因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单纯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更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相反,在人类物质财富显著增加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的身心之间越来越不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人与人的关系日益功利化、商品化、庸俗化,人自身也变得越来越不完整,越来越工具化、片面化、表面化、边缘化,人生的全部意义和价值湮没在对物欲的恶劣追求之中。这些问题的空前凸显和加剧,已经将人类逼入发展的“困境”,以至于在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出现了“高增长,低发展”或者“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这种“无发展的增长”实际上是“恶的增长”、“畸形的发展”。其结果是经济的发展难以持续,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政治腐败、文化失落、社会动荡的恶性循环和发展“怪圈”。2.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带来的全球问题和人性问题,面对以“天祸”形式反映出来的“人灾”,人类开始反思和检讨自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博士所指出的:“我们唯一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在反思和检讨“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以人为本”综合发展观,将综合发展理解为经济增长加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实现了发展观在价值向度上的重要转变。发展观价值向度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将“发展”与“增长”两个概念严格区别开来。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梅多斯等人完成的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该报告认为,如果世界在人口、工业、粮食生产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按照当时的速度增长下去,那么,未来地球上的经济增长将达到极限,随之将出现经济大衰退。因此,避免这种局面出现的最好办法是限制增长,甚至“零增长”。此书一出,立即引起了世界经济界、思想界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强烈震动。虽然该书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的批判带有悲观主义色彩,但开创了综合发展观的先河。1983年法国社会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发表了《新发展观》。该书检讨了将经济增长作为发展核心的传统发展观,纠正了传统发展观中的价值偏失,指出了“为什么而发展”、“应当如何发展”以及“在什么条件下经济增长才是有益的”这个目的性、价值性、前提性的问题。弗朗索瓦·佩鲁认为,新的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经济只是发展的手段,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不仅仅是物质需要,还包括与各民族的价值以及传统相一致的社会、文化和精神需要。第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组织编辑和出版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一书,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要唤醒人们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关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经典的定义,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两个国际性文件,正式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付诸行动。1995年3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发展首脑会议通过的《发展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则明确提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社会发展与其发生的文化、“眭态、政治和精神环境不可分割”。此后,国际上还召开了一系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会议,并且越来越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中心是人。可持续发展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增长、环境保护与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相协调的问题,说明了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问题,明确了发展的价值目的是维持、延续和发展人类自身。它体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统一的内在要求,表达了人类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和探索之后所追求到的真正科学而合理的发展观,即发展内容上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发展价值目标上的以人为本。

编辑推荐

《从十六大到十七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十六大到十七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