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文 主编 页数:42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教材共有五个部分,既对亚洲整体政治的概貌进行概括与分析,又分别对各个次区域的政治发展状况逐一加以研讨,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逻辑缜密的框架结构。 绪论主要是界定亚洲的地理范围,强调这一地区在政治发展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论证研究亚洲政治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第一部分为亚洲政治综论,侧重对地区政治的整体研究。第二部分“东北亚政治概论”、第三部分“东南亚政治概论”和第四部分“南亚政治概论”重点研讨亚洲各个次区域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与政治发展进程。
作者简介
李文,男,1957年生,内蒙古赤峰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多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政治研究室主任。近期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武士阶级与日本的近代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东亚社会变革》(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东亚:宪政与民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东亚社会的结构与变革》(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东南亚: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东亚:政党政治与政治参与》(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亚洲的地理范围 第二节 当代亚洲政治的区域特征 第三节 研究亚洲政治的意义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第一编 亚洲政治综论 第二章 二战前亚洲政治发展概况 第一节 亚洲的古代国家与政治制度 第二节 亚洲区域内文化传播 第三节 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第四节 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运动 第三章 二战后亚洲的政治发展与转型 第一节 东亚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政治的建立与政治体制改革 第二节 二战后日本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三节 东亚新兴国家的现代政治的产生与转型 第四节 二战后南亚政治的发展 第四章 影响和制约二战后亚洲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传统 第二节 殖民主义遗产 第三节 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 第四节 外部国际势力 第五章 地区组织、经济合作与政治发展 第一节 亚洲地区的国际组织 第二节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第三节 东亚共同体的发展前景第二编 东北亚政治概论 第六章 东北亚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第一节 东北亚现代政治的形成 第二节 改革与转型前东北亚地区政治的特点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政治的发展与转型 第七章 东北亚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 第一节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二节 韩国的总统制 第三节 日本的内阁制 第八章 东北亚国家的政党制度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东北亚国家的政党制度 第二节 东北亚国家的选举制度 第三节 利益集团与政治参与 第九章 东北亚国家的政府与行政 第一节 行政机构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与地方自治 第三节 决策过程第三编 东南亚政治概论 第十章 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第一节 二战结束初期的东南亚政治 第二节 威权主义时期的东南亚政治 第三节 东南亚国家的政治转型与政治革新 第十一章 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 第一节 君主立宪制和绝对君主制 第二节 总统制共和制 第三节 议会制共和制 第四节 人民代表制 第五节 军政权 第十二章 东南亚国家的政党制度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东南亚国家的政党制度 第二节 东南亚国家的选举制度 第三节 利益集团与政治参与 第十三章 东南亚国家的政府与行政 第一节 行政机构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 第三节 决策过程第四编 南亚政治概论 第十四章 南亚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第一节 南亚地区现代政治的形成 第二节 南亚地区政治的特点 第三节 南亚地区政治的发展与转型 第十五章 南亚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 第一节 议会民主制 第二节 总统制 第三节 君主制 第十六章 南亚国家的政党制度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南亚政党和政党活动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南亚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第三节 南亚国家的选举制度 第四节 南亚地区的政治参与和特殊政治集团 第十七章 南亚国家的政府与行政 第一节 中央政府与行政机构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与地方自治 第三节 决策过程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编 亚洲政治综论第二章 二战前亚洲政治发展概况第一节 亚洲的古代国家与政治制度一 东北亚古代国家除了蒙古之外,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国家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国最早的国家大约产生在5000年前,是亚洲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据中国《汉书》记载,日本最早的国家约产生在公元2世纪甚至更早。公元239年和243年,曾派遣使节到中国的邪马台国已是初期奴隶制国家。到公元5世纪中叶,日本已经建立了统一国家。“朝鲜”一词早在公元前7世纪就出现在中国史书中。据《三国志》记载,公元前4世纪,古朝鲜统治者曾企图“逆击燕”。当时古朝鲜的统治者称为“王”,有自己的官僚机构和数目可观的军事力量。据此推定,约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朝鲜已建立了国家机构。古代日本和朝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公元8,世纪左右,由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构成的东亚文化圈已经基本形成。汉字文化、儒教、律令制和佛教构成东亚文化圈的基本文化元素。东亚文化圈的形成系以中国王朝的政治性结构为媒体。与中国具有文化同构性的国家,均与中国直接或间接地形成了从属关系,其具体表现为册封体制:从属国向中国王朝朝贡,中国王朝则授以官爵,建立册封关系。册封体制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存在差异。如唐王朝对高句丽、百济、新罗、渤海等国,实行朝贡一册封制,但对日本则采用朝贡不册封的办法。唐代时期的日本,在文化方面积极地吸收中国文化,而在政治方面采取事大主义与自我中心主义双重国策。因此,在以唐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中,日本是不受册封而又行朝贡的“化外慕礼的外臣”。东北亚古代社会存在较高的协调力和组织力。这种能力根源于这一地区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深厚的历史传统。东北亚主要民族长期生活在高度密集型的社会中,积累了丰富的群体生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政治与社会生活方面的高超技巧。古代日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天皇制长期得以延续。公元592年,日本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即位,由圣德太子摄政。为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圣德太子于公元603年制定冠位十二阶以整顿官制、选拔人才,改变了氏姓世袭制度。公元604年颁十七条宪法以确立天皇的专制权威。此后,尽管皇室在许多时候并不掌握实权,但天皇制直到今天依旧得以维持。存在公武两元结构是日本古代政治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日本自10世纪后半期开始,随着律令体制的崩溃,中央朝廷统治力减弱,地方形势动荡,庄园主之间的纷争日益激烈。他们为维持庄园秩序,保护自身利益,防止他人侵犯,开始组织私人武装,是为武士的起源。有些中央贵族招纳大批武士为警卫,地方官则集结大批武士形成武士团。其中平氏和源氏势力最大。1167年,平氏首领平清盛任太政大臣,武士开始掌握实权。同时,天皇依旧保留名誉上的最高地位。此后,日本经历了镰仓幕府(1185—1333)、室町幕府(1336—1573),到德川幕府(1603—1876)时期,形成了所谓的“幕藩体制”:幕府将军分封领地给各藩大名,大名再分封土地或授俸禄于武士,德川幕府对各藩加以控制。幕藩体制是一种严格的封建等级身份制度,其等级顺序为天皇一将军一各藩大名一武士一农工商一贱民(秽多、非人)。“士农工商”既是一种从高到低排列的阶层秩序,更是一种界限严明的阶级划分。各个阶级之间相互排斥,没有社会流动。政治领域为武士阶级所独占,而这一阶级又基本上脱离了经济领域。朝鲜半岛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没有完全照搬中国模式。1392年,李成桂建立了新王朝,翌年宣布国号为朝鲜,不久由开京迁都至汉阳(今首尔),史称李氏朝鲜。李朝建立后,进一步加强以国王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统治,并确立了儒家学说在治国方略中的指导地位,形成了“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但李朝的朝鲜只有居于统治地位的官僚地主阶级,即以功臣、贵戚等贵族为核心的文武官吏构成的“两班”子弟才拥有考试资格。李朝中期,两班中靠科举成为官僚的“士林派”与功臣贵族组成的“勋旧派”为争夺官爵,党争迭起,彼此诛戮。所谓“士祸”就是这种争斗的反映。16世纪后半叶以后,士林派完全掌握权力,此后不仅“两班”的内容有所改变,范围也广为扩大。李朝后期两班渐趋衰落,1894年甲午改革宣布废除两班特权,但无实效,两班继续存在至李朝末年。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亚洲政治概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